浅谈如何提高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5-30 15:57汪小琴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汪小琴

摘 要: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职业通用能力必修课。本文立足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参与度等方面入手,提出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力求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学习,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文化基础课程,但并不是专业课程,因而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学生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部分学生认为以前学过语文,现在来学校就是学技术,语文课的学习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这一认识导致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动力,教师讲解时也觉得索然无味。笔者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感人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以其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使学生聆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融入感人肺腑的情境。这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其学习动机,拓展了学习空间。

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时,教师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進贾府”的片段,使学生熟悉封建社会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

又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别离的哀愁,教师把邓丽君演唱的《雨霖铃》引入课堂,其旋律低回婉转、一唱三叹,离愁别恨、缠绵哀怨的感情从词中幽幽而泻。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陶冶情操。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只有多变、灵活,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去求知、探究、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如《荷花淀》,五个妇女在水生家里相约探夫。对于五个妇女的五句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反复朗读五个语句,揣摩语言背后的含义,解读人物的个性。

再如讲解自荐信、应聘信、个人简历等应用文后,教师可以结合之前学生所学的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课后搜集素材编成小品,分角色扮演招聘人和应聘人,进行现场模拟训练。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熟悉了求职环节的要点、注意事项,掌握了求职应聘的技巧。这样语文知识与生活有机融合,学生感到语文学习中处处有生活。这类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求职就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语文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文本都应为学生服务。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设置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语文素养。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夯实基础,而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实训基地。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友好、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独立分析,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如在分析、鉴赏《项链》的结局时,教师不妨提出:瑪蒂尔德听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惊叹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教师抛砖引玉,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自由交流,畅所欲言,体会空白艺术的应用。此时,教师可以拓展、引申,继续提问:你能从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找出运用空白艺术的一例吗?教师稍加提示:中国山水画中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通过空白展示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千万倍的意境,虽虚而实,虽少而多。这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回味悠长。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也实现了思想碰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情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