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评述

2016-05-30 21:00李晓军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班主任

摘 要:高职院校班主任的选配随意性较大,影响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要建立班主任准入机制,强化班主任选配程序;要立足于高职院校校情,细化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班主任考核透明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

班主任是高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对高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这无疑加大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强化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建设,切实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效率。

一、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是开展班主任管理制度研究的起点,只有准确把握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

1.班主任的选配随意性较大

高职院校班主任选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准入机制,对班主任岗位的聘任方法、聘任条件、解聘办法等缺乏明确的规定。高职院校班主任选配的随意性,直接导致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弱化,当前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班主任准入机制,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班主任工作职责制订缺乏特色

班主任工作职责对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是班主任工作实施的总纲。然而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职责的制订出现同质化现象,不少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职责的制订方式主要是互相借鉴,这也导致班主任工作职责的制订缺乏特色,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需求。班主任工作个性化特点不强,工作职责的制订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大大影响了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提升。

3.对班主任的考核缺乏可操作性

考核对推动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可操作的班主任考核机制,才能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目前高职院校班主任考核细则不细,尤其是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班主任工作岗位职责,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量化。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更好地发挥考核机制对班主任工作的促进作用。

4.对班级的考核针对性不强

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班级展开的,如何规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班级工作考核细则,细化班级的管理。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考核内容针对性不强,主要体现在考核事项分类不合理等方面。考核指标要根据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现实需要与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细化,以提升高职院校班级考核的针对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

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弱化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基于班主任管理工作制度的现状,新时期必须积极探索适合班主任管理制度建设的新途径。

1.建立班主任准入机制,细化班主任选配程序

(1)建立严格的班主任准入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严格的班主任准入机制,选拔条件过硬的人员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目标与学校定位,建立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班主任准入机制。

高职院校班主任不仅要具备身体素质过硬、心理健康等基本条件,还要具有丰富的管理专业知识,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此外,在思想道德方面,班主任应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心,乐于奉献,能积极投身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之中。

(2)明确班主任聘任与解聘机制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班主任聘任方法与解聘方法,建立能上能下的班主任聘任与解聘机制。高职院校要完善领导组织机构,校领导牵头成立班主任招聘小组,并直接参与招聘工作,聘任小组要具有话语权。班主任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择优录取,聘任程序合法依规。要打破传统班主任聘任方法,对于不胜任班主任工作岗位的教师,要按照解聘程序实施解聘。此外,还要建立班主任预警制度,对不胜任工作或者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班主任提出预警,对违反班主任基本要求的按照程序实施解聘。只有形成良好的班主任选拔机制,才能优化班主任队伍素质。

2.立足于高职院校校情,细化班主任工作职责

(1)加强高职院校校情调研

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职责的制订,既要参考同类学校的做法,又要加强对于本校校情的调研。班主任工作职责的校情调研,主要从三个层面实施: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层面,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立班主任队伍;二是班主任层面,要根据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现状,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使工作职责切合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三是学生层面,要根据高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班主任工作职责。

(2)与时俱进,优化工作

高职院校还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完善与优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根据学生特点加以完善。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的重点与着力点,重点突出班主任在推动学生学习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职能。

3.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班主任考核的透明度

(1)实现班主任工作考核量化

班主任考核要落到实处,发挥考核评价的监督激励作用,必须要实现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量化。高职院校要根据班主任工作职责,建立配套的班主任考核机制,細化班主任具体的工作量,包括班主任到班、参加例会、组织班会课、召开班委会、早中晚执勤等情况,便于形成详实的考核资料。

(2)规范班主任考核程序

班主任考核必须要进一步规范考核程序,建立班主任考评领导小组,直接负责班主任考核。考核小组人员涉及面要广,尤其要选拔一线管理人员,他们对班主任履职情况非常熟悉,能形成客观评价。要积极推动开展自评、他评、领导小组评等多元评价形式。考核程序要公开、透明、规范,以便对班主任履职情况做出客观评价。

4.推动差异考核制,彰显考核特色

高职院校班级考核要实现新突破,打破现有的班级考核模式,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模式。

(1)因班级而异

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已经进入精细化阶段,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班级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班级要有不同的针对性评价。首先,高职院校要站在全校的高度,制订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班级考核机制,对全校各班级进行平行考核;其次,高职院校还要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形成个性化考核方式,使之成为平行考核的有机补充,提升班级考核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2)因专业而异

不同专业的班级有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要基于专业特点,建立专业差异化评价机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从思想、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提出要求,做到因专业而异,推动高職院校精细化管理,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效率。

总之,新的时代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班主任管理制度的建设,消除影响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晚花.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四个注重[J].才智,2014(29):78.

[2]王晓莺.关于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80):34-35.

[3]马爱兵.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体会[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5):20.

作者简介:李晓军(1979—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理论、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夸夸我的班主任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班主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