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深化科技生态教育办学特色

2016-05-30 10:48江玉妹
师道·教研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学家特色科技

江玉妹

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铁路第五小学(下文简称广铁五小)于2011年3月,成为广州市第二批次的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近几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准备、得到认可、特色深化的办学之路。在不断深化科技生态教育特色探索的道路上,学校以“面向全体、普及提高、促进发展”为导向,以科技生态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打造科技生态特色的学校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构建科技风景线——让校园科技文化深入人心

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在说科技,形成强大的科技视觉冲击是我校对校园外部科技风景线构建的总体要求。

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文化长廊。学校墙体上以图片的方式精选人类科技发展长廊,命名为“科技文化长廊”。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在长廊前驻足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从愚昧到进步的意义。

教室外部墙面布置尽显科技特色。教室外的布置中外科学家的名人名言,布置了诸如科学家肖像、科学家生平事迹、科学家作品、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等内容,供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学生平日从旁边走过浏览一番久而久之必有收获。

二、以师生发展为本,创新激励机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把学校发展定位在科技生态教育特色品牌的创建上,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工作目标,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建设一支全员参与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的绩效奖励工资方案,把参与特色创建实绩与绩效奖励工资挂钩,形成激励保障机制。同时,我们创建了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室,以工作室主持人的方式培养带头人,并组建工作室骨干团队,通过同伴互助和每年参加省、市、区的科技培训工作等方式,稳步提升专业水平。辅导员队伍从2007年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其中8人次获省、市、区奖励。

在实施科技生态教育过程中,我们建立科普、学习、合作、文明等多个每周之星评比制度和采取明星晋级评比和展示措施,打造星光熠熠的校园,激励进步,培养能力。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为切入口,争当阅读之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读课外书习惯。我校先后已有3个中队和两个小队分别被评为少先队广东省特色中队和广州市特色中队。

三、整合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品质和能力

我校积极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实施行之有效的科技生态教育。整合了中大及华南农大生命学院的高校资源、区少年宫、社区、环保行家资源,野外大自然等各种资源,与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馆开展“馆校共建”活动等,把这些资源充分用于每年开展专题性的科技生态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新颖的方式和浓厚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展示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把科技生态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走出了一条“兴趣中学习、观察中发问、解疑中提升、实践中交往、过程中养德”的生态教育之路。

学校先后承办了省、市、区级的 “绿色奥运  生态白云” 大型科技教育活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技教育体验活动。开 “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选择低碳生活”专题讲座,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环保灯笼制作评比活动。

四、课题引领创建校本特色课程,科技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积淀素养

我校在创建科技生态教育特色工作过程中,结合新课程改革需要,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以科技生态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活动互相渗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特色创建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一是环境与潜在课程,即环境文化建设熏陶、学生行为举止渲染;二是活动课程,即校内外的科技和人文教育活动、全校性的大阅读活动;三是自主实践课程,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与,并进行实践或探索,有学习吸收也有成果产出。我们设计了科技与创新、科技与环境、科技与健康、技术应用、科技与制(创)作、现象观察与思考、科技与艺术等七个系列的不同兴趣课型,每周固定一节课,供学生自主选择。重要的学习成果在每年五月举行全校性的大型科技节上进行展示。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科学家特色科技
特色种植促增收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中医的特色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美的特色党建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与科学家面对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