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2011年
—2014年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分析

2016-06-22 07:59李卫东聂秀琴陈永枫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

李卫东,聂秀琴,陈永枫



某院2011年
—2014年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分析

李卫东,聂秀琴,陈永枫

[关键词]住院患者;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

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业务管理水平、科室间协作和抢救危重患者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2]。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也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医院对危重患者的责任能力等,然而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一直低于目标值(84.5%)。有文献表明病历有抢救记录,但首页未填写的情况也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3]。所以分析影响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因素,为医院提高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抢救成功是指对危重患者医师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救治,使其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在24h以上定为成功,如果有的患者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则前几次抢救记为抢救成功,最后一次记为抢救失败[4]。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 年12月出院例次、抢救例次、抢救成功例次,数据来源于“军卫一号”工程数据库,见表1。

表1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出院例次及抢救例次

医生在该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了抢救,病情也有了好转,且该患者最终正常出院,但医生录入的病案首页中抢救次数与抢救成功次数不相等。抢救成功次数小于抢救次数,则说明至少有一次抢救失败,这样按理论患者应该是死亡了,但其实患者正常出院。调取出院方式为正常,并且在住院期间接受抢救且病案首页填写错误的患者信息,见表2。该数据来源于一号工程数据库病案首页,数据真实可靠。

表2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正常出院而抢救次数与抢救成功次数不相等患者信息

对于表2中,出现抢救成功次数与抢救次数不相等的原因,分析具体出现首页填写错误的科室,详见表3。

表3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正常出院且在住院期间抢救成功次数不等于抢救次数的科室

对于表3中的科室,从数据库中调取2011年—2014年各科室所有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计算相关抢救成功率,各科室及全院抢救患者情况见表4。

调取数据库中有抢救相关医嘱的患者,但病案首页中并没有填写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这类漏报的数据见表5。

表4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正常出院且抢救成功次数不等于抢救次数的科室抢救成功率

表5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病案首页漏填抢救次数的患者次

1.2方法首先,正常出院患者,但病案首页抢救次数与抢救成功次数不相等,对这类误填的数据进行修正,比较修正后科室的抢救成功率和全院住院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分析成功率的变化。其次,对于下有抢救相关的医嘱,但病案首页中未填写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漏报的科室进行重点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结果首先,对于抢救成功次数和抢救次数明显填错的科室进行修正,将修正后各科室抢救成功率和全院抢救成功率与原来数据库中记录的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见表6。

由表6可见,将人为错误填写病案首页的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修正后,2011年—2014年度全院抢救成功率均比原记录的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尤其对单个科室影响较大。例如2013年,调取眼科一病区和耳鼻喉口腔科抢救成功率,发现均为0.00%,而实际上两个科室抢救成功率均为100%,因为填写错误造成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实际值。所以需要增加关于正常出院患者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的核查条件,避免因人为填写错误而造成抢救成功率低。

在表6修正误记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的基础上,把漏填写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补充完整后,最终抢救成功率见表7。

2.2分析很多临床医师对认真填写出院患者病案首页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填写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时出现明显的错误。在整理原始数据过程中发现,正常出院患者的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不相等,直接拉低该科室的抢救成功率和全院的抢救成功率,使得数据库中记录的抢救成功率不能准确体现医院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

由表7可见,从2011年—2014年,医院实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9.12、83.06、78.07、80.06,明显比原记录的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而这些错误均为人为操作造成的,尤其2012年—2014年误差最大,所以重视病案首页的填写非常重要。

3 讨论

首先,对于正常出院但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填写不相等的病案首页,并没有相应的核查病案首页数据错误的条件。为了方便病案编目人员和病案统计人员每月核查数据时及时发现病案首页的错误并通知相关经治医师及时修改,需添加相关的核查条件,防止因医师填写错误而导致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低的发生,使得统计得到的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更能准确反映医院医疗水平。

表6 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医院修正后各科室及抢救成功率比较(%)

表7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最终全院抢救成功率

其次,提高医院医师的认识,明确抢救成功的概念。抢救成功率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医院评审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加强医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强调病案首页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的填写也至关重要,因填写失误造成的住院患者抢救成功率低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工作。

最后,加强对病历的质控。对于医嘱中出现抢救的患者,检查医师是否书写抢救记录以及病案首页抢救次数和抢救成功次数是否正确填写,把抢救成功率不达标的科室与绩效考核等挂钩,这样可以在保证全院抢救成功率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关东威,林亚新,董艳红.用抢救成活率替代抢救成功率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病案,2005,6(3):37-38.

[2]林福兰.谈我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标的措施[J].临床医学,2008,10(21):1858-1860.

[3]刘克新,梁爱萍,高艳华.抢救成功率不达标的住院病案调查[J].中国病案,2001,2(3):31-33.

[4]龙福德,钟群.抢救记录的规范书写及抢救成功率的正确统计[J].中国病案,2009,10(6):16.

[2015-11-27收稿,2015-12-24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卫生事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5.036

[作者单位]450052河南郑州,解放军153医院信息科(李卫东,聂秀琴,陈永枫)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
2011—2015年住院前十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浅谈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浅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