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资产规模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因素

2016-07-13 08:13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徐文康
中国商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影响因素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文康



不同资产规模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影响因素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徐文康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样的发展 背景之下,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并已经由地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逐步向别的城市发展,实施跨区域经营的战略。本文就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SPSS软件处理,最终得出了这些影响因素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影响因素 资产规模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起步较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然而,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数量已经发展至2015年的134家,而这134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规模就达到了20.25万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市场经济当中占据了较大的资产规模,拥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

在市场经济不断开放以及资金、信息等交流方式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不断向非本地城市发展,以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并进一步转移和降低经营风险。

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理论研究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很多研究人员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城市商业银行是否适合跨区域经营战略以及其跨区域经营战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基本上没有针对城市商业银行不同资产规模下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就对不同资产规模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战略当中的异地分行距总行的距离、异地分行的数量以及异地分行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这些影响因素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加宝贵的借鉴经验。

1 理论分析与实验设计

1.1 理论分析

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分析当中,跨区域战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些研究表明,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收益能力;第二,将城市商业银行的付款风险向别的分行分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第三,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品牌宣传效应。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增加分行的各种运营成本;第二,加长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链条,产生了一定的内部运营风险;第三,更多的异地分行会产生更多的异地市场风险。

但是,这些研究是对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进行的,而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当中,会因为规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城市商业银行不同的资产规模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不同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有着较大的差异,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以交易型的业务为主;第二,不同城市商业银行因资产规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非利息收入,规模越大,非利息的收入也越大;第三,规模越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能力、风控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谈判等能力越大,反之则越小。在这些不同的资产规模影响下,跨区域经营战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关系,正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实验设计

1.2.1 指标选取

(1)因变量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跨区域经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影响的问题。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估的指标来说,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主要分为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指标比较多,且城市商业银行大多都没有上市,多数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就选取数据较为容易获得的资产收益率(ROA)以及不良贷款率(NLR)这两个指标分别来衡量收益和风险,进而研究跨区域经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关系。

(2)自变量

本文所选取的自变量主要包括三个:异地的分行数量(QUA)、分行与总行之间的距离(DIS)以及异地分行所在地的人均GDP (BGDP)。

(3)控制变量

除此之外,能够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影响的变量还有很多,统称为控制变量,而这些控制变量的项目主要有:总行所在地人均GDP(HGDP)、贷款集中程度(LC)、贷款总规模(TL)以及包括资产规模(TA)等。

1.2.2 模型设定

在上述银行规模分类的标准之下,对搜集到的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使用SPSS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果。

2 数据统计结果

在不同的资产规模下,跨区域经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表1和表2的数据统计结果就可以看出,大型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均值要小于小型银行,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要小于小型银行的,因此就可以看出,一些资产规模在600亿元以下的小型银行的总体经营绩效要优于1500亿元资产规模的大型银行。同时,大型银行的异地分行一般数量都要多于小型银行,且其异地分行的所在地人均GDP也相对较高。

3 统计结果分析

在获得上述数据之后,将这些数据使用SPSS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得出的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异地分行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异地行距总行距离以及异地分行的数量这几个影响因素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效果有差异(见表3)。

3.1 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通过表3就可以看出,异地分行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小型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而异地分行同总行之间的距离以及异地行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对小型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影响非常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情况就表明,小型银行要想获得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就需要将异地分行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保证其资产收益率满足发展的需求。

同样,从表3当中可以看出,异地分行的数量对于大型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影响较小,异地分行同总行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资产收益率越大。但是,异地分行所在地的经济水平越高,其资产收益率反而越低。这些情况就说明了大型银行要想真正提升资产收益率,就必须要适当扩大异地分行同总行之间的距离,并尽量控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异地分行数量。这是因为在经济发达地区,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难以发挥。

3.2 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从表3当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异地分行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小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加小型银行的整体经营风险。而异地分行数量的增加,却降低了大型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对小型银行而言,大型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率的管控能力要更强。异地分行同总行之间的距离对于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随着距离的增加,其不良贷款率也会增加。异地分行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低,而小型银行则越高。这是由于小型银行在发达地区的竞争能力低下,只有通过不断增加风险项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源。

参考文献

[1] 罗蓉,郑钧文.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25).

[2] 王威,郭秀娟.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风险评价研究[J].浙江金融,2015(2).

[3] 刘毅,王颖.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2(9).

[4] 刘惠好,杨扬,金蕾.跨区域经营对城市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4(2).

[5] 刘惠好,黎志刚,叶秀丽.跨区域经营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2007~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术论坛,2014(8).

表1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表2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表3 相关因子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b)-073-02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影响因素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改革
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