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选读课文教学策略分析构建

2016-10-21 00:39刘健健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刘健健

摘 要:小学语文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其综合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生,要把握教材的体系,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选读课文 教学策略

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学习新理念,认识到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引导小学生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与运用,传承优秀文化,体悟人文情怀,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它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读课文教学现状分析

1.选读课文成为“摆设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读课文被置于课文的最后几页,它既没有生字词的教学要求,也没有阅读要求的提示,加上又不列入考试范围,渐渐地,这些精美的课文淡出了多数教师的视线。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认为这些文章不需要学。据调查表明,多数教师对选读课文都放任不管,农村小学尤为明显。久而久之,选读课文就成为了教科书中的一种摆设。

2.选读课文成为“插空课文”

由于选读课文在教科书中作用的特殊性不被教师理解与认可,于是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一些疑问:选读课文该怎么上,若像精读课文那样精雕细琢,时间不够;像略读课文那样精略有致,程度又该如何把握;或者采取一种另类教法,又该以什么为标准?一部分比较负责的教师不忍丢弃教科书中的内容,但又很少有这方面的指导,于是选择了“插空”的办法处理,即当教学中有空余时,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种没计划、没要求的任凭学生漫无目标的自读自悟,难免收效甚微。

3.选读课文成为“课外读物”

因为受语文课的课时限制与当前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多数教师喜欢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题,而“不舍得”花时间上与考试无关的选读课文。于是,多数教师对选读课文作简单处理,布置学生课余时间读一读课文,选读课文就成了学生的“课外读物”。通常这类课文不如一些课外读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应付,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学语文课程设置

1.小学语文课程分为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两部分

其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小学语文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小学语文准备。选学课文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获得较高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2.设置了小学语文导语、课例、小学语文园地等文化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了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笔下动物、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故事、科技成就等小学语文文化内容是贯穿了整个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单元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模块的逻辑顺序

单元课程是以精读课文为基础,教师应在保证精读课文课程,选读课文的基础上,尽量让其学习文后的选读课文,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并积极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三、小学语文内容标准

小学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基础知识整合、智能展台、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课课练、同步作文等内容练习。

四、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语文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小学学习功能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小学语文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小学语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充分运用好“班班通”或多媒体及课件的辅助教学手段,是获取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落实,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策略: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小学语文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小学语文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小学语文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小学语文教师 而努力奋斗。

结语

选读课文的教学,教科书和教师用书都未作提示,也无统一要求。”这是教科书编者的良苦用心,是体现课程理念的重大创举,需要教师确切领会和科学使用。选读课文既然是“选读”,就意味着教师在处理此类课文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只要符合学生学情需要的都是合理的,至于教学时间还在于教师的灵活掌握。至于有人“一概反对选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来教”,那是欠冷静和理智的。使用选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教科书给教师很大的创新空间,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不拘一格地使用好教科书,选读课文一定会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块坚实的铺路石。

参考文献

[1]林潇.让选读课文不再寂寞——浅谈选读课文对阅读教学的帮助[J].新课程(中),2016(09).

[2]徐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5).

[3]高克贵.试论微课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亚太教育,2016(33).

[4]张恋.小学语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亚太教育,2016(33).

[5]胡榮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