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6-10-21 06:13李本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李本东

摘 要: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摸索中,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做法:少教多学,放飞思想;明确目标,充分备课;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创新设计,活用方法;搭建平台,平等对话;小结归纳,有效提升;终身学习,提高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果课堂 教学

一、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理想”?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去尝试让学生都不同程度达到教学目标,也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感觉还是收获甚微,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简单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讨。文言文教学对于我这个班级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降低难度,改变教学策略,以“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力争读出语气”为底线目标,以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和背诵名句为主要目标,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提升目标,只点到为止。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急切呼唤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备受人们关注,可是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仍存在诸多问题,语文课通常被学生当做休闲课、放松课。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高考命题的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只要背诵题是课内的,一些学生质疑:学了也不考,学了有什么用?我们所有的目的就是提高高考语文那张卷子的分数。语文的人文性内涵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课堂上为了追赶所谓的进度,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提问,也是只能关注到少部分同学,不能关注全体。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不再是充满灵性的美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是变成了面目可憎的说教,无边无际的试题。

在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考制度决定了学生过多地被功利思想支配,希望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课后学生不会花过多时间学习语文,我们能够抓住的只有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这四十分钟我们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现状,打造高效率、高效益、好效果的课堂?这成为一线语文老师急需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二、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反思。

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反思。

1.教师要潜下心来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学无止境,教师这个职业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来得艰难,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但是,读书对老师来讲是一种奢侈。成天是作业、试卷、琐碎的班务工作,繁重的工作把人碾压得佝偻苍白,读书这个必修之课成了奢侈的梦。

读书应该是教师的常态生活,语文教师更应如此。语文教师不读书,必定难致远处,课堂枯燥,解读低弱,语言乏味,了无生气,教学只能是压灭火花,扼杀灵性,捆绑灵魂,造就浅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从来不爱文学、不看“闲书”、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读的语文老师,能够让他的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读书。

所以,要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目标,语文教师必须潜下心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

2.因材而设,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腦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

3.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肯学、想学、会学”,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这样,便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到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精心设计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北大钱志亮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能够触及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于艺术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树立着思维导向目标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学生思维时空的问题,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问题。”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师生关系就会呈现出和谐之美,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课堂因而变得高效。

5.“闲言碎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这些“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而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高效。

总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研究课题,涉及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诸多方面。只要我们在研读教材时,在教学设计时,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站在学生的立场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一想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课堂就能真正实现高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