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晚期宫颈癌放射疗效分析

2016-11-03 14:06曹小飞刘国龙陈小君关明媚吕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宫颈癌

曹小飞+刘国龙+陈小君+关明媚+吕琳+方喜生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50例行放射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期50例非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其子宫颈进行横断面DWI(b=700 s/mm2), 检测两组宫颈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 并于观察组化疗后再次对其宫颈组织与正常组织(臀大肌组织)进行DWI检测, 并对各组的ADC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放疗前, 观察组的ADC水平为(0.82±0.31)×10-3 mm2/s,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12)×10-3 mm2/s(P<0.05)。放疗后, 观察组的ADC水平为(1.62±0.34)×10-3 mm2/s, 与放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以及正常组织ADC比较仍较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技术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监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可以为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宫颈癌;放射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051

近年来, 随着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的应用和核磁共振设备的发展, 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反映的是组织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状态, 可以部分提供组织的结构信息, 在肿瘤治疗效果监测中的应用得到较快发展[1]。本文中将探讨DWI技术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今收治的50例行放射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 同时选取此期间50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7~71岁, 平均年龄(43.06±9.35)岁;其中鳞癌29例, 腺癌21例。对照组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44.37±8.53)岁;其中鳞癌28例, 腺癌22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超声、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临床资料, 且符合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放疗 观察组采用体外放射治疗与腔内后装治疗, 放疗剂量:A点(位于宫口水平上方2 cm, 子宫中轴外侧2 cm) >8000 cGY。全盆前后照射剂量32 GY/16 f, 宫旁追加至DT:46~50 GY, 2 GY/次, 5~6次/周。

1. 2. 2 DWI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1.5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其子宫颈进行横断面DWI(b=700 s/mm2), 检测两组宫颈组织的ADC, 并于观察组化疗后再次对其宫颈组织与正常组织(臀大肌组织)进行DWI检测;在由相应层面DWI图像通过西门子1.5T ESSENZA 成像系统处理自动拟合而成的ADC 图上, 与T2WI融合后图像进行ADC值测量, 取病灶直径最大的层面上实性部分测ADC值, 随机选取五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2], 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测量组织的ADC值, 取其平均值。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放疗前, 观察组的ADC水平为(0.82±0.31)×10-3 mm2/s,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12)×10-3 mm2/s(P<0.05)。放疗后, 观察组的ADC水平为(1.62±0.34)×10-3 mm2/s, 与放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以及正常组织ADC比较仍较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DWI是功能性MRI的一种, 其利用组织间弥散系数不同产生的组织对比进行成像, 是唯一能够观察活体组织内部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成像技术[3], 主要用于研究组织空间组成和组织成分间水交换的功能状态。DWI的应用基础是分子的不规则弥散运动, 生物体内水分子的弥散属于受限制弥散, 其运动受限程度主要取决于组织细胞密度及细胞膜的完整性。DWI通过对水分子微观运动的研究, 可以反映组织结构、细胞密度等信息[4], 病理情况下, 细胞结构遭到破坏, 致使水分子弥散速度改变, 形成DWI上信号异常, 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本组研究中, 放疗前, 观察组的AD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 观察组的ADC与放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以及正常组织ADC比较仍较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DWI技术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监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可以为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米玉成, 龚向阳, 王浩初, 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正常宫颈与宫颈癌表现弥散系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11): 1742-1744.

[2] Bradly DP, Reddy V, Prinz RA, et al. Incidental papillary carcinoma in patients treated surgically for benign thyroid diseases. Surgery, 2009, 146(6):1099-1104.

[3] 叶自青, 张小安, 赵鑫, 等. MRI常规平扫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6(3): 464-466.

[4] 刘颖, 白人驹. DWU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病理相关性. 临床放射杂志, 2009, 28(2):225-229.

[收稿日期:2016-04-29]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时代
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的三精时代
说说肿瘤的放射治疗
系列性科普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放疗
宫颈癌疫苗作用有多大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