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检测新手段——血管内皮功能

2016-11-17 07:22范晓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肝博士 2016年3期
关键词:脂肪肝内皮功能障碍

文· 范晓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脂肪肝患者的疾病检测新手段——血管内皮功能

文·范晓棠(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不良后果首先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肿瘤,再次就是肝硬化及肝癌。脂肪肝出现之后的5年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患高危因素开始出现。因此,在脂肪肝阶段的干预,对有效阻断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都具有现实的意义。然而,准确的检测到脂肪肝阶段的干预结点,目前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临床医学家们的探索。而内皮功能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则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节段筛检高危动脉粥样硬化人群提供了一条途径。

人体循环系统是一个整体,无论心血管疾病还是外周血管疾病,共同特征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等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恶化通路,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已被证明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疾病的早期均有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表现。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是动脉硬化向严重心血管终点事件进展的重要推手。有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发作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差,而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关系密切。尸检证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并非与粥样斑块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成正相关。而斑块的不稳定性又取决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血管内皮细胞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内皮功能的检测也显得尤为重要。

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构成,血管内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功能器官之一,一名成年男性的血管内皮总面积高达近100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

1886年首次提出血管内皮的概念,现已证明血管内皮是十分活跃的多功能内分泌器官,其合成分泌多种舒缩血管因子、生长因子、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参与血管舒张收缩、生长、凝血与纤溶、炎症与免疫反应、骨骼造血等多种功能调节。

多种理化因素,如尼古丁、各种运动兴奋剂、甚至神经异常调控信号均可使内皮功能受损发生障碍,达到一定程度可致急性内皮功能损伤,甚至引发内皮功能休克而猝死。另一方面,若同型半胱氨酸、自由基、糖基化终产物等物质水平长期异常,可致慢性内皮功能障碍而引发多种重要疾病,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并全程参与其后续的斑块破裂、脱落、血栓形成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目前已被证明与诸多疾病或其诊断标志物存在着多种密切的联系: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重要标记蛋白,已有文献指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关,显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征等CRP水平异常疾病的过程;2008年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研究结果指出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2010年的一项多变量分析发现内皮功能障碍是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011年在“Hypertension”发表的结果也指出RHI指数异常与糖尿病、吸烟和降脂药物存在关联等。

目前,国际上包括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心及Mayo诊所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早已开始广泛应用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对众多疾病进行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的诊疗及研究工作,所涉及领域涵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非传染性肝病等多学科、多病种。上述结论均有力地证明了内皮功能检测已在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但在我国,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认知及检测应用已远落后于国际步伐,这可能与我国医疗行业内对于“血管内皮功能”概念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以及受传统检测方法局限性的影响有关。随着医学领域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转变并更新我们对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手段的认知十分必要。本共识参考国际上应用Endo-PAT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来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就血管内皮功能的概念、Endo-PAT检测仪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充分重视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筛查和干预,推动对内皮功能检测的规范化管理,以降低高危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心血管预后。

因此,预防和干预血管内皮相关的严重后果应先从准确检测、及时纠正血管内皮的功能入手,筛检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人群,高效准确识别潜在高危个体。这是降低各种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根本措施。

以往检测内皮功能的“金标准”——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造影的方法虽准确直观,但有创、成本高、技术繁琐,不适宜作为临床检测的常规手段。澳德亨无创血管内皮诊断技术系统是当下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检测手段,Mayo诊所曾对澳德亨EndoPAT与冠状动脉乙酰胆碱注入造影两种方法进行专项研究,结果证实其检测结果准确可靠。2011年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使用该套系统进行多项研究,如健康慢性吸烟者吸烟后血管内皮功能急性改变,研究选定50名长期吸烟健康男性,吸完烟数分钟后立即检测内皮功能,发现RHI显著下降,提示内皮功能急性受损,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符。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该检测设备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检测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且费用不高,适宜临床作为常规检测。

综上所述,鉴于传统高危因素对临床诊断、预测作用的局限性,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通过干预内皮功能治疗疾病以及通过分析群体血管内皮水平认识疾病,是当前我国临床及科研机构应大力发展和开拓的领域。

猜你喜欢
脂肪肝内皮功能障碍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