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相学习使框架明确化
——浅析细川太辅《通过学生互相学习使框架明确化——面向以共同学习为主的教育实习》

2016-11-21 02:25刘海燕
人生十六七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互相学习实习生框架

刘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16)

通过互相学习使框架明确化
——浅析细川太辅《通过学生互相学习使框架明确化——面向以共同学习为主的教育实习》

刘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青海西宁810016)

本文通过“交谈”“教师个性的确立”“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老教师的参与”四个方面进一步解读细川(2013)论文中提到的“相互学习”如何使学习框架明确化,以及实际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旨在通过详细的研读将“相互学习”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并指导学生摆脱传统的实习理念,在学校实习过程中利用“相互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并且成长为一名有个性的教师。

互相学习;框架;对谈

金子守在《从教育一线看教育问题》中指出,迄今为止的教育实习容易偏向于传统的教育实习理念。也就是说教育实习只需要在实习学校好好上课,并以培养未来教育之星为目的。而细川则在《通过学生互相学习使框架明确化--面向以共同学习为主的教育实习》中补充到,实习生在掌握基本的指导学生技术的同时,自己主动的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实习理念更加必要,并将共同学习这一行为研究用在实际的学生指导过程中。通过和同行教师的交谈,建立协同关系的同时也将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就相互学习是否对两个学生之前的学习框架产生影响,细川通过实际授课考察,在2012年发表的《新人教师的框架变容》中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论文中提到通过实际授课考察,结果确实显示相互学习而引起的变容,同时也阐述了促使这种变容产生的背景。但是笔者认为即便此类教学试验继续开展,但也不能断言一定会对教师以及来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产生影响。以下笔者就四个方面进一步细川谈到的“相互学习”,力求准确的理解其对教育实习生以及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交谈、对谈

比起共同学习对实践者框架产生的变容,细川在本论文中更加强调的是“交谈”。也就是说把共同学习这一行为研究和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交谈将其渗透到教师中,并内化之。通过这种环节的反复,教师自身的教学生涯也将不断的更新。

另外,实习生和教师之前通过协作学习和交谈,最终可交换各种情报并共有其,从而真正的运用到教学环节中。不单局限在自己的班级,通过交谈可以找出新的教育方法,同时也会让教育实践有质的飞跃。当然,教师本身也将得到成长和发展。笔者认为除了教育实习以外,细川更希望在教育一线交流授课及课堂情况等等。当然并非所有的教育实习生和在校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交谈,所以这里也应该将“如何开展没有隔阂的谈话”放入视野当中。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实习生可以主动的向实习班级的任课教师取经或者实习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方便教育实习生以及新任教师和老教师的交谈,从而达到真正的情报互换和共有。

二、教师个性的确立

对于新上任的教师而言,迄今为止的“教师印象”以及实践过程中接触到的对象尤为重要。通常新任教师都以这两种概念为模板开始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随着反省迄今为止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新任教师将确立自己的实践课题和个性。这可以看做是从入职至今现有基础上独立性的强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补和转换。山崎准二在《教师生涯研究》中指出,造就教师个性有各种各样的要素,其中教师本身的生活样式和日常行为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同行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及吸取老教师经验等等,都可以说是支撑教学活动的动力。从这些方面可见,要想真正确立教师的个性细川所提到的“交谈”是必不或缺的。

三、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细川在《国语教师的相互学习中对实践力量产生的研究》一书的最后一章中指出,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这一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变容,最终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的效果。同时还指出“共同学习这一行为引发了种种相互学习的形式,不光是教师,作为深化学生学习的方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学习-变容-学习-变容”这一循环过程,框架变容产生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也一并展开,最终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衔接起来。

四、共同学习中老教师的参与

细川的论文中,以大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的两人毕业后也已经从事了教师职业。通过研究对象的各种时期,也能看到相互学习对其的影响。只是细川指出不论实习学生和新任教师,对于“框架(frame)”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有定论,而且实习学生通过学习经验应该可以使框架明确化。但是这里笔者认为仅凭教育实习以及自己的内部处理很难将所谓的“框架(frame)”明确化,所以实习过程如若有老教师的参与以及帮助,那么对于框架的认识以及确立会起到积极的帮助。这一想法仅限笔者的推测,还有望通过日后的实践证实其。

尽管通过细川的论文可以明确相互学习确实促进了实践者框架的变容,但是也如细川所指出的“根深蒂固的框架更难变化”,如此一来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反复的进行,在具体的时间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使框架产生变化,让实习生发现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有个性的教师。

注释:

①「教育現場から見た教師教育の問題」(『国語科教師教育の課題』全国大学国語教育学会,明治図書,1997.11).

②这里的“框架frame”是作者翻译。“frame”是美国哲学家DonaldAlanSchon提出的概念,“框架分析”具体指实践者如何圈定问题和作用的研究。笔者认为“框架分析”可以看做是具体实践中进行的一系列判断.

③「学生の学び合いにょゐフレームの明確化―協働学習ァクシヨン?リサーチの教育実習に向けて―」ひつじ書房2013.5

④「初任期教員のフレームの変容」『国語科教育』72集,全国大学国語教育学会.

⑤『教師のライフコース研究』,創風社,2002.3,

[1]秋田喜代美.教育研究のメソドロジー[M].東京大学出版会, 2005.

[2]佐藤学.教育方法学[M].岩波書店,1996.

刘海燕(1984-),女,汉族,青海西宁人,硕士,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

猜你喜欢
互相学习实习生框架
框架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周雪平
在互相学习中成就专家型班主任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究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