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2016-12-16 07:28
护理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烟雾手术室危害

李 慧

(北京积水潭医院 手术室,北京 100035)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李 慧

(北京积水潭医院 手术室,北京 100035)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的体验及应对方式,为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5名手术室护士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共总结出4个主题:身体不适症状多样;手术烟雾防护措施多样;心理负担过重;对手术烟雾认知欠缺、重视不够。结论重视手术烟雾危害,及时评估手术室护士身体不适症状,帮助手术室护士减轻心理压力,加强其手术烟雾防护知识培训,鼓励手术室护士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应对手术烟雾,减少手术烟雾带给护士的潜在危害。

护士;手术烟雾;体验;应对方式;质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越来越多电设备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医学更加便捷有效,但同时也给手术医务人员带来新的健康危险,手术烟雾就是其中之一。手术烟雾是指使用电外科设备、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时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其细微的颗粒悬浮在空中[1]。它已成为手术室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医务人员长时间重复暴露在烟雾中,导致的潜在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已证实手术烟雾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带来急性与慢性刺激、致癌致畸、呼吸道感染和心理行为不良影响[2]。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管理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和国际手术室协会 (Association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AORN)等机构均已对手术烟雾的成分及危害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操作规范[3]。手术烟雾问题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危害性及防护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国内还处在研究的起步阶段,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旨在了解手术室护士在面对手术烟雾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为临床制定具体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3月选择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获得国家护士执业证书;(2)手术室工作年限>3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不参与手术巡回、洗手工作的辅助岗护士。遵循信息饱和原则[4],样本量以研究对象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出现新的主题为标准。本研究最终共纳入手术室护士15名,女14名,男1名;年龄27~47岁;手术室工作年限为1~28年;学历:本科6名,大专9名;职称:护士3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4名,其中3名主管护师为手术室专科护士。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 15名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前,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检索结果设定访谈提纲初稿,请3位手术室护理专家给予指导与建议,3位专家分别为护理部主任1名,手术室护士长2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初稿,对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初步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再次修改访谈提纲。最终拟定的访谈提纲为:(1)请你谈谈对手术烟雾的感受。(2)请你谈谈对手术烟雾的认识。(3)在参与手术过程中,产生手术烟雾时,你会怎么做?(4)在手术烟雾的问题上,你有哪些疑惑?访谈前研究者与受访者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取得其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受访者手术结束后的空闲时间进行访谈,地点为空置手术间内,每位受访者访谈约为30 min。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鼓励受访者自主描述关于主题的真实想法、感受和体会,访谈者要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言行举止和表情变化,现场录音并用纸笔客观记录。

1.2.2 资料分析方法 每次访谈结束后24 h内,研究者将访谈对象的录音资料及现场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4],(1)仔细阅读所有资料;(2)析取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形成主题概念;(7)返回访谈对象处求证。

1.2.3 质量控制 访谈前,广泛查阅文献设计访谈提纲,请手术室护理专家对访谈提纲初稿给予指导,并进行预访谈;研究者接受过质性研究和访谈技巧的培训;访谈选择在没有干扰、安静的环境中进行[5]。访谈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减少受访者产生疲惫、焦虑的情绪。访谈后24 h内及时整理访谈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资料分析过程中,连续反复分析,不断对照结果与原结果,必要时与访谈对象确认是否与其意愿相符。最后检验资料的可信度,归纳总结出合理的解释,完成报告分析。

2 结果

2.1 主题1:身体不适症状多样

2.1.1 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嗜睡、烦躁、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一氧化碳、丙烯腈、氢化腈及苯,是手术烟雾中最主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长时间暴露于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手术烟雾中,可引起眼睛刺痛或流泪、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6]。N8:“一天手术之后,我经常头晕、头痛。”N9:“每次下班回到家,都觉得很累,不想动,其实有时候手术并不多。”

2.1.2 呼吸系统症状:咽干、呛咳 手术烟雾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不可见小颗粒、有活性病原菌与病毒、有活性癌变细胞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7-8]。不可见小颗粒能在空气中进行长距离飘移,进而被手术人员吸入,造成咽干、呛咳等呼吸系统症状[6]。N11:“有时医生用电刀切割组织时烟雾很大,我就觉得嗓子难受,干痒。”N2:“手术烟雾很大时,觉得特别呛,想咳嗽。”

2.1.3 眼结膜不良反应:流泪、畏光、结膜充血 手术烟雾可以直接刺激接触人员的眼结膜,造成一定的危害。N15:“我觉得手术烟雾呛眼睛,台上得经常眨眼睛。”N14:“有时候手术烟雾大一点,我的眼睛就难受,想流泪。”

2.2 主题2:手术烟雾防护措施多样

2.2.1 负压吸引装置 良好的负压吸引装置可以有效吸除手术烟雾。Garden等研究发现,当负压吸引管离手术部位1 cm时,它的抽吸效率高达98%[9]。但由于护士防护意识薄弱,并未时刻提醒医生正确使用负压吸引管。N13:“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手术烟雾大的时候,我一般就会告诉医生,用吸引器吸一吸。”N11:“产生手术烟雾时,我会让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吸烟(手术烟雾),好像有效果。”N6:“每次有手术烟雾了,还不等它扩散就被负压吸没了,到不了我这。”

2.2.2 个人防护 外科口罩是用来预防外科感染的,很多护士认为口罩可以过滤手术烟雾。N15:“我一上手术就会带2个口罩,而且是特别标准的戴好。我觉得那样的话,吸到的手术烟雾少。”N5:“我觉得把口罩紧密的贴合在脸上,可以减少烟雾吸收。”葛经武等认为产生手术烟雾时,简单的防护方法是转头避开[10]。N6:“不知道有没有危害,反正每次闻到味儿,我就把头转过去。”

2.2.3 层流手术间 手术室有良好的空气净化装置(层流),能有效减少手术烟雾吸收。N6:“应该没有什么吧,我们是层流手术间,一出现手术烟雾,就被层流空气代替了。”手术烟雾一般不会引起中毒症状,所以不容易引起重视。

2.3 主题3:心理负担过重

2.3.1 焦虑与担心 医务人员中大于30%的人对手术烟雾产生心理顾虑,认为长期接触会诱发细胞突变、致畸、致癌,同时长期反复接触具有毒性累积效应[11-13]。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护士,存在担心和顾虑。N2:“我现在正在备孕,很怕手术烟雾会致畸流产。”N7:“手术烟雾对胎儿没有影响吧?有时候做梦孩子是6个手指。”

2.3.2 害怕与恐惧 Hallmo等研究认为病原菌是有可能通过手术烟雾扩散进行传播的[14]。长期暴露在手术烟雾中,有感染各种病毒的风险。2名护士表现出害怕、恐惧的心理。N4:“给感染化验异常患者做手术我就害怕,不会染上传染病吧”。N10:“因为有人说手术烟雾能传播疾病,所以手术过程中一有烟雾我就害怕”。

2.4 主题4:对手术烟雾认知欠缺、重视不够 当产生可见手术烟雾时,护士能够意识到其危害。N6:“每次烟雾大的时候,我就不呼吸,等烟雾散了再吸气。”N13:“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手术烟雾特别大的时候,一般我就会告诉医生,用吸引器吸一吸。”但产生不可见烟雾或烟雾距离较远时,护士就放松了对手术烟雾的防护。N12:“我和手术台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手术烟雾离我也很远,威胁不到我。”N9:“手术医生在手术烟雾中做手术都不说什么,我离那么远,更不能说了。”N7:“有时候使用电设备没有手术烟雾,我就不用防护了。”而手术室专科护士对手术烟雾认识相对较好。N1:“手术烟雾危害特别多,只是没有急性临床表现而已。”N3:“吸引器和口罩对手术烟雾防护都有意义,我每次都认真使用。”

3 讨论

3.1 及时评估手术烟雾引起不良反应 本研究发现,所有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有研究证明,手术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丙烯腈、氰化物、苯、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有毒物质。丙烯腈和氰化物均为无色气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入致人体,短期可造成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等[6]。短时间暴露在含苯的空气中,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15]。一氧化碳是毒性较大的无色无味气体,过量暴露使其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当碳氧血红蛋白过多使得机体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就会出现头痛、疲劳、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进一步影响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16]。手术烟雾中大部分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31 μm,是最容易在下呼吸道沉寂的微粒尺寸[3]。另外有研究者证实烟雾中的脂肪酸可直接吸收入血,从而增加暴露护士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手术烟雾的暴露浓度低但暴露时间长,且暴露时间、浓度与个体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每位护士会出现不同的身体不良反应。及时评估护士的不良反应症状,考虑护士的主观感受,必要时建议护士做血常规、生化检查,进一步确定手术烟雾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从而早期筛查出高危职业病护士。

3.2 鼓励护士采取积极有效地防护措施 在手术中产生手术烟雾时,有11名护士采取了吸引器、移动头部、适当调节电设备功率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减少一部分手术烟雾的吸入。近年来,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国际手术室协会均提到了对手术室烟雾的防护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需根据相应措施减少烟雾的吸收。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建议吸引器抽吸力要保持100~150 m/min,吸引器头必须放置于电刀头5.08 cm处,如果放得太远,会降低它的抽吸率。在吸引烟雾,降低污染的同时,还要避免干扰医生的手术活动及视线。目前市场上已有烟雾捕获器、带吸烟器的手术电刀,并在国外进入临床手术使用,国内也有相应专利产品[17],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多见。手术烟雾颗粒的直径为0.1~0.5 μm,而普通外科口罩能滤过的烟雾颗粒直径为5 μm或更大。因此普通外科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滤过手术烟雾。另外,在临床使用中大多数口罩不能紧密贴合脸型,手术烟雾从宽松部位进入鼻腔或口腔,这也是不能依靠口罩的另一个原因[18]。王玲等[6]研究认为可以使用呼吸器防护烟雾,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呼吸器外再加上外科口罩。葛经武等认为产生手术烟雾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转头避开[10]。周青[3]也提到可以通过移动身体或头部远离大型羽状烟雾,减少手术烟雾吸入。

在实际中由于目前临床上仍对手术烟雾的危害和防范认识不足,也存在着管理者不愿增加开销购买烟雾捕捉器的问题,手术烟雾还是存在[3]。建议手术护士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与产生手术烟雾的手术部位保持距离,遇到大型羽状烟雾时,可适度移动身体或头部。向管班者建议适量购买烟雾捕捉器。手术间净化系统出风口设在手术床正上方,气流垂直,回风口在墙面下方,确保空气排放效果,确保气流从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低的区域,并带走气流中的尘埃、颗粒。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手术间净化管理,降低尘埃微粒及细菌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空气中手术烟雾的吸收。

3.3 减轻护士心理压力 本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期间承受着对手术烟雾的担心、害怕甚至恐惧,出现焦虑情绪。究其原因,可能是手术室护士多为女性,又处于适孕年龄,认识到手术烟雾危害后,害怕导致不孕、畸胎、流产,此外职业紧张也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心理负担。因此,管理者需重视对护士的心理支持,为她们讲解手术烟雾及防护的相关知识。对怀孕的手术室护士,可暂时调离巡回、洗手岗位,承担手术室其他辅助岗位工作,不参与临床手术。

3.4 增加手术烟雾防护知识培训,加强护士认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证实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2,6,10,19]。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她们对手术烟雾的产生及危害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参差不齐。手术室护士关于手术烟雾对身体影响的认识集中在嗅觉上,或者认为手术烟雾对人体没有影响,这会造成护士对手术烟雾问题重视不足。另外手术烟雾的影响不能迅速表现严重不良反应,也会使其危害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9]。因此,需加强护士对手术室烟雾防范知识和信息再教育,让护士认识到手术烟雾的危害性十分必要。由于手术烟雾的产生过程及主要成分等方面的知识过于专业,护理人员对这类知识平时接触较少,但知道其产生原理及成分是理解烟雾危害和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前提,所以科室开展关于手术室烟雾知识培训极其重要,可以从手术烟雾的基础知识、对健康的危害、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时了解护士面对手术烟雾时防护措施,分清楚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了解护士对各种防护措施的态度,有无使用无效措施;了解护士对手术烟雾管理的期望值,护士关于手术烟雾的管理有哪些希望或要求。通过培训、考核,使每位护士认识到手术烟雾对人体具体危害,重视手术烟雾问题,做到有效防护手术烟雾。

[1]Alp E,Bijl D,Bleichrodt R P.et al.Surgical Smoke and Infectioncontrol[J].J Hosp Infect,2006,62(1):1-5.DOI:http://dx.doi.org/10.1016/j.jhin.2005.01.014.

[2]薛 静,姜 云.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32(6):534-535.DOI:10.3969/j.issn1674-7887.2012.06.032.

[3]周 青.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80-1082.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12.008.

[4]刘 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60.

[5]李凤萍,张美琴,叶文琴.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19-1420.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12.019.

[6]王 玲,周素玲,鲁桂兰,等.手术烟雾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4A):17-21.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3.07.008.

[7]Fan J K M,Chan F S Y,Chu K M.Surgical Smoke[J].A-sain J Surg,2009,32(4):253-257.

[8]Carbajo-Rodriguez H,Aguayo-Albasini J L,Soria-Aledo V,et al.Surgical Smoke: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Cir Esp,2009,85(5):274-279.

[9]Garden J M,O.Banion M K,Shelnitz L S,et al.Papillomavirus in the Vapor of Carbon Dioxide Laser-treated Verrucae[J].JAMA,1988,259(8):1199-1202.

[10]葛经武,杨美玲,茆文革.手术烟雾危害与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1B):2977-2978.

[11]Varghese G M,Abraham O C,Mathai D.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for Blood Brone Viral Infections in Healthcare Wokers[J].Postgrad Med J,2013,79(932):324-328.

[12]Pruss-ustun A,Rapiti E,Hutin Y.Estimation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Contaminated Sharps Injures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J].Am J Ind Med,2015,48(6):482-490.

[13]Geberich S G,Church T R,McGovern D M,et al.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the Magnitude and Consequences of Work Related Violence:The Minnesota Nurses study[J].Occup Environ Med,2014,61(8):649-650.

[14]Hallmo P,Naess O.Laryngeal Papillomatosis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 Contracted by a Laser Surgeon[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1,248(7):425-427.

[15]Weld K J,Dryer S,Ames C D,et al.Analysis of Surgical Smoke Produced by Various Energy-based Instruments and Effect on Laparoscopic Visibility[J].J Endourol,2007,21(3):347-351.

[16]Barrett W L,Carber S M.Surgical Smok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s This Just a Lot of Hot Air?[J].Surg Endosc,2003,17(6):979-987.

[17]李怡哲.一种医用手术可调电刀吸烟装置[P/OL].(2012-08-01)[2012-08-02].http:zhuanli.baidu.com/pages/sipo/20111045/96/812f5b7afeeed8c701b32a91c50e684e_0.html.

[18]Brenda C U.The Hazards of Surgical Smoke[J].Aorn Journal,2008,87(4):721-738.

[19]潘 静,李亚洁.手术烟雾对职业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5A):5-8.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09.002.

R472.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2.064

2016-04-15

李 慧(1986-),女,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手术室护士。

周春兰 谢文鸿]

猜你喜欢
烟雾手术室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药+酒 危害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酗酒的危害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