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治疗鼾症经验浅谈

2017-01-12 21:34张佳颖杨珺超潘俊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鼾症郁金行气

张佳颖 杨珺超 潘俊杰 朱 磊

·名老中医经验·

宋康治疗鼾症经验浅谈

张佳颖1杨珺超2潘俊杰1朱 磊1

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宋康

鼾症是一种发生于睡眠过程中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睡时张口呼吸,鼾声阵作,呼吸表浅甚至时有暂停,晨起头晕昏沉、咽干及异物感,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嗜睡。该病相当于西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2%~4%[1],好发于肥胖人群,是高血脂、心力衰竭等多种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宋康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载,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随宋康教授门诊学习,现将宋老师治疗鼾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打鼾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多数患者认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未予重视治疗。但古代医家很早便认为伴有自汗、身重、多眠睡等异常症候的打鼾是一种病理现象[2]。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中提到:“太阳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并认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是一个外感后卫气不利而出现的症候[3]。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鼾症的概念:“鼾症者,眠里咽喉间有声也。入喉咙,气上下也。气血若调,虽痞寐不妨宣畅,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而作声也。其有肥人眠作声者,但肥人气血沉厚,追隘喉间,涩而不利亦作声。”说明此时已对鼾症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好发人群有着深入的认识,并认为“气有不和”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明朝《景岳全书》亦提到:“气体素弱,不耐劳倦,而伤胃气者。凡中气内虚、疼痛外逼,多致元阳飞越,……以致声如鼾睡,痰如拽锯者。”提出脾胃虚弱、聚湿成痰也会引起鼾症[4]。宋老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鼾症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异常、后天调摄不当有关,病位在咽喉,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1.1 先天禀赋异常根据现代医学观点,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或是神经肌肉异常、甚至先天肥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都会引起咽部气道塌陷,管腔狭窄,最终通气不畅,呼吸不利。

1.2 后天调摄不当

1.2.1 饮食不当后天饮食不节,过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液,脾气健运,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受损,则三焦不通,无力转运水谷精微,水湿停聚,炼液成痰,溢于肌肤,故形体肥胖。《脾胃论》云:“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脾气虚弱,化源匮乏,无以濡养四肢,肌肉萎弱无力,悬壅垂和咽部肌肉松弛不收[5],阻塞气道,导致气道狭窄,肺气不利,清气出入受阻,入夜益甚,发为寤寐鼾声如雷,甚至呼吸暂停;全身则表现为胫酸乏力,懈怠安卧。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共居中焦,相辅相成,升清降浊,为气机升降之枢。若脾胃受损,清气不升,浊气上行头面,蒙蔽清窍,髓海失养,出现嗜睡、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候。

1.2.2 体虚失养肾乃五脏六腑阳气之根本,调节脾肺等脏器共同参与津液代谢。劳倦内伤,素体虚弱,年老体衰,或产后、久病之后,脏腑虚损,易发为该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气虚弱则失肃降敛气;肾气虚弱则摄纳无权,肺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壅塞咽喉气道,因而出现呼吸浅快、鼾声阵作甚至呼吸暂停、反复憋醒的症状。若肾元阳不足,命门火衰,开阖不利,气化不全,水湿四泛,则形体肥胖。肾脏阴阳失衡,五脏六腑机能失常,脾阳虚弱,水谷不化,聚而成痰,阻于气道,日久导致气滞血瘀,病情迁延难愈。且痰湿本为阴寒之物,久病损及阳气,阳虚则水湿愈发不化。

1.2.3 长期嗜烟邪火熏蒸气道,炼液成痰,黏附咽喉,阻滞气机;痰气交阻,日久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瘀相互搏结而作鼾,余症可见咽部不爽,异物感。

综上所述,鼾症的病位在咽喉。疾病早期,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痰湿内阻;继而痰阻气滞血瘀,疾病进展;久病则累及肾脏,脾肾两虚。病性为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

2 治疗经验

宋老师针对鼾症发展过程的病因病机,早期以健脾化痰为主,中期兼顾活血祛瘀,后期则着重并补脾肾。

2.1 健脾化湿化痰开窍朱丹溪云:“百病皆由痰作祟”,无论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在疾病初期,痰湿聚于体内,随气机升降而遍布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至四肢百骸,在喉则壅塞气道,引起该病。《医宗必读》云:“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景岳全书》也提到:“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脾胃为生痰之源和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对于脾虚湿盛者,症见夜间鼾声阵作如雷,呼吸时有暂停,白日嗜睡,睡不解乏,健忘,四肢疲倦,舌淡苔白腻,脉濡缓等。宋老师喜从脾胃入手,益气健脾,药物以四君子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白术、茯苓、炙甘草、米仁等,诸药合用,甘温和缓,健补脾胃之气,又司利湿之职,以绝生痰之源;化痰湿则擅用二陈汤加石菖蒲、郁金。二陈汤中陈皮理气行滞,半夏燥湿化痰,为治痰之基础方。石菖蒲和郁金出自“菖蒲郁金汤”,乃宋老师常用药对之一,石菖蒲辛温,开窍豁痰,醒神健脑,化浊开胃;郁金苦寒,凉血清心,行气解郁,祛瘀止痛。二药伍用,一气一血,一温一寒,豁痰行气,开窍醒脑,相得益彰[3]。

2.2 行气化痰活血祛瘀随疾病进展,痰气交阻,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血瘀,瘀血又可加重痰湿,二者互相影响,导致鼾症迁延不愈。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鼾声阵作,夜间憋闷而醒,晨起咽中不爽,唇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底络脉曲张,脉结涩等症状。基于此,宋老师治疗过程中通常在二陈汤的基础上,辅以行气化痰、活血祛瘀之品,使气道通畅。常用药对有桔梗和威灵仙、川芎和丹参。前一药对中,桔梗辛散苦泄,开肺气而祛痰利咽,威灵仙辛咸软坚,化骨鲠而消痰利咽,两药配伍,共奏行气利咽之功,对于咽干、咽中异物感者,力强效速。后一药对中,川芎性温味辛,活血祛瘀,行气通滞,并引诸药上行;丹参性寒味苦,破宿血,补新血,兼调理经水,两者共用,辛开苦降,调理全身气血,共奏行气活血之效,对月经不调者,此法疗效尤佳。

2.3 健脾温肾益气助阳痰湿为阴邪,阻遏阳气,日久阳气虚损;而脾肾阳虚,更致水湿难化,两者互为因果,致病程缠绵难愈。《金匮要略》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对于肾阳不足,脾阳不振者,表现为睡眠时呼吸浅表、鼾声音轻,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者,当健脾与温肾并用。而肾主一身之元阳,故宋老师重在温补肾阳,临床多取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仙灵脾等药。菟丝子和补骨脂同入肾、脾二经,菟丝子尚补精益阴,补骨脂兼纳气平喘,合用温补而不伤阴,长于温肾健脾纳气。肉苁蓉味甘,仙灵脾味辛,辛甘化阳,共奏温肾祛湿之效。酌情选用一二,温肾而不燥,补精而不腻,作用缓和。对于年老者、久病者,效果甚好。

除中药治疗之外,宋老师还嘱咐患者调摄生活起居,劝诫患者早睡早起、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运动减肥;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规律用药,定期检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如此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3 典型病案

陈某,女,45岁,2016年3月4日初诊,形体肥胖,脸上少许黄褐斑,自述夜晚打鼾明显2年余,时有呼吸不畅,憋闷而醒;晨起咽干有异物感,白天眼皮重坠,嗜睡,睡后乏不解,伴心悸、健忘,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紫舌苔滑腻,脉缓弱。宋老师诊断为鼾症,辨证为脾虚痰盛,治以健脾化湿,化痰开窍。拟方:陈皮、制半夏、石菖蒲、郁金、天麻、白芷、威灵仙各9g,西青果3g,桔梗、射干各6g,川芎、丹参各10g,白术、白芍、地肤子各12g,茯苓15g,淮小麦30g,生米仁45g。7剂,水煎服。3月11日复诊:诉夜间打鼾有好转,无再憋醒,咽干、异物感减轻,白天嗜睡诸证也有改善;新发耳鸣,月经量少。在原方基础上,去西青果,改白芍为赤芍,加用红花10g,菟丝子9g,肉苁蓉10g,煅磁石(先煎)30g。再服7剂。

按:该病例主方由二陈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而来,起化痰开窍之效。两方本各有侧重,合用则相得益彰。天麻、白芷、川芎三药皆上行头面,改善脑窍濡养;白术、米仁、茯苓,健脾渗湿;桔梗、威灵仙、西青果、射干四药合用,清利咽喉;“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故佐以川芎、丹参活血行气;淮小麦理心脾,调和诸药。纵观全方,统筹兼顾,化痰与健脾并行,兼顾祛瘀。复诊时结合患者年龄、经少、耳鸣等症状,宋老师考虑肾脏虚损,元阳不足,治疗上仍以健脾化痰为主,同时辅以菟丝子、肉苁蓉温补肾阳。其中磁石一味,性咸寒,入肝、肾经,既聪耳明目,又纳气平喘。以上诸药合用,达到健脾补肾,化痰祛瘀之效,使鼾症自愈。

(本文受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资助)

[1]刘子龙,李善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药物治疗的应用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4,35(4):193-197.

[2]李建委.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28(3):185-187.

[3]田秀娟.中西医对鼾症的认识及治疗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4]漆佳鑫.浅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从痰论治[J].北方药学,2014,11(8):101.

[5]陈素珍,夏永良.宋康治疗肺性脑病经验浅谈[J].浙江中医杂志,2008,(2):79-80.

(收稿:2016-12-05修回:2017-01-10)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杭州310006)

杨珺超,Tel:13858036093;E-mail:yangjunchaozj@163.com

猜你喜欢
鼾症郁金行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你睡觉打鼾吗鼾症治疗中遭遇的几个误区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学与练(明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