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7-01-17 07:34张春红指导武连仲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面肌火针毛刺

张 苗 鲁 海 张春红 指导 武连仲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 苗1鲁 海1张春红2△指导 武连仲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通过收集近几年关于面肌痉挛的针灸治疗方法的文献,从传统针灸疗法、现代针灸疗法、特色针灸疗法方面论述,发现现代及特色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火针、雷火神针、梅花针叩刺、耳针、刺络拔罐等,其疗效均尚可。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对比缺乏相应的大样本的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

面肌痉挛 传统针灸疗法 现代针灸疗法 特色针灸疗法 综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种无痛性、间歇性、不自主、无规律的同侧面神经所支配范围内的肌肉强直或阵挛发作。临床起病早期多见一侧眼轮匝肌的抽搐,后逐渐扩散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例如口轮匝肌的不自主的痉挛收缩,严重者可累及到同侧的颈项肌,且多伴有头痛、眩晕、耳鸣、烦躁等症状。临床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每因情绪紧张、疲劳等原因诱发或加剧。本病缠绵难治,容易反复,重症患者可致患侧面肌挛缩,患侧眼裂变小,面肌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1]。临床发病率为9.8/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 44 岁[2]。 目前西医普遍认为[3]:原发性面肌痉挛潜在的病因是颅后窝的面神经出脑干区(REZ)即面神经中枢段受到血管压迫所致。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痉证”“风证”“筋急”的范畴,常因风邪闭阻面部经络,风阳上扰清窍,阴虚阳亢而发为本病。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中医针灸优势突出[4]。笔者总结近几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文献,对其传统、现代及特色针灸治疗进行概述。

1 传统针灸疗法

传统针灸主要是单纯针刺或针艾结合,其中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主要针刺方法是对面部穴位进行直刺、毛刺、缪刺、扬刺、齐刺、透刺。

1.1 直刺 直刺法是指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临床上直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是直刺面部的穴位配合远端肢体穴位,其中王鹏[5]用常规毫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丝竹空、下关、颊车、四白、风池、太冲、太溪、合谷穴。面部穴位行平刺泻法,太冲、太溪、合谷行直刺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68例,显效51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

1.2 毛刺 毛刺是针灸中刺法之一,源自 《灵枢·官针》“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主要治疗病位较浅的疾病。贾翠霞等[6]采用患侧毛刺针法(治疗组)治疗对比患侧局部采用肉毒杆菌注射(对照组)治疗。选穴:针对痉挛明显的部位进行针刺。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8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李立群等[7]采用毛刺面部患侧局部穴位治疗84例面肌痉挛患者,治愈37例,占44.0%;显效23例,占27.4%;好转20例,占23.8%;无效4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其认为临床上此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较高,针感过强或进针疼痛均使其神经兴奋性增强,加重痉挛症状,故采用多针浅刺,不要求传统的得气感。刘蓉[8]用患侧毛刺加健侧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5例,其中治疗痊愈19例,占54.3%;显效8例,占22.9%;有效6例,占17.1%;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1.3 缪刺 《素问·缪刺论》云“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驻处,不人于经俞,命曰缪刺”。缪刺,顾名思义,缪者,荒谬、错误之意。这里是指不针刺患侧,反而针刺健侧的一种针刺方法。马宁[9]认为面肌痉挛属脉络典型病证,用缪刺法可祛络中之风而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用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患侧取太阳、合谷、风池、翳风、太冲穴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缪刺法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69.7%,观察组为87.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龚丹等[10]用缪刺法配合双侧合谷太冲穴治疗面肌痉挛总有效率达92.5%。林红[11]采用缪刺法对比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3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臧婷[12]用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40例,结果痊愈11例,显效21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1.4 扬刺、齐刺 扬刺、齐刺法出自《灵枢·官针》中的十二刺法,“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主治寒气稽留引起的痹证。扬刺、齐刺针法,采用五针、三针齐下,互相协同,可增强针感,疏通局部气血,加快气血运行,使邪气得以通泻、经络通畅,从而达到祛风止痉、活血化瘀,标本同治的作用。孙钰等[13]取翳风穴、阿是穴采用扬刺齐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4例。治疗组患者取阿是穴和翳风穴,阿是穴采用扬刺针法,翳风穴采用齐刺针法,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显著改善率为88.2%,对照组为50.0%。扬刺和齐刺是传统针灸中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采用多针齐下,进而增强针感,提高疗效。

1.5 透刺 透刺法最早见于元代,主要特点为针刺少,而刺激的穴位多。一方面可以减少针刺的痛苦,另一方面两穴透刺能达到协调治疗的作用。郭宇鹏等[14]采用的透刺疗法,是以一针作用于两穴或多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进行治疗的一种刺法,不仅加强了表里经及邻近经脉沟通,而且在头部穴位透刺可以改善动脉供血,调整交感神经功能,缓解血管痉挛,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其比较头穴透刺配合局部针刺与常规局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透刺组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9%。其总有效率优于单纯局部针刺治疗。

1.6 针艾结合 传统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其中牛桦等[15]采用针刺配合艾条灸治疗面肌痉挛,有效率达93.3%。刘鹏等[16]采用毛刺配合艾条悬起温和灸对比一般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治疗组20例中13例痊愈,3例显效,1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20例,9例痊愈,3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5%。邱蕊等[17]认为浅刺配合雷火神针能有效缓解面肌紧张度,起到温经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严宏达等[18]采用毫火针点剌配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对比西药组口服苯妥英钠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痊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张瑜等[19]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加上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对比常规西药组,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为66.67%,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卡马西平。

2 现代针灸疗法

现代针灸在发展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出现电针、热敏灸等。

2.1 电针 研究表明[20],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面肌痉挛患者治疗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中高频电针刺激治疗效果最好。采用高频密波,不仅可以增加刺激强度,也能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故而达到治疗面肌痉挛的目的。李龙芬[21]发现用电针颈夹脊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比单纯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更佳。沈锐[22]采用电针透刺配合面部刮痧治疗面肌痉挛43例对比西药卡马西平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总有效率60.5%,可知对面肌痉挛患者应用电针透刺配合面部刮痧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

2.2 耳针 耳穴疗法[23]可治疗多种病症,并取得一定的疗效。耳穴定位与耳廓神经支配密切相关,支配耳廓皮肤的各神经来源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耳穴的分布规律为,内脏代表区域主要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域则主要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支配。曹阳等[24]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将5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眼、面颊、口、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及反应点)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7.9%,得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耳穴疗法临床操作相对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2.3 热敏灸 热敏灸是在传统灸法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热敏灸主要选取对艾热敏感的穴位,激发经气传导,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的穴位,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夏玮等[25]观察腹针结合风池穴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通过选取面肌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腹针结合风池穴热敏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结合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77.5%,表明腹针结合风池穴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曾晓智等[26]观察热敏灸法配以穴位注射等综合方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针灸组、穴注组总有效率为92.5%,62.5%,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穴注组。

2.4 针罐结合 拔罐法,古称角法,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起初作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现用法和治疗范围越来越广。刘鹏等[27]认为在面部采用闪罐法能温经散寒,通调面部经脉,经气通畅,筋能濡养,阴阳平衡。其采用毛刺法配合闪罐法对比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28],认为交通任督二脉闪罐法既能调和阴阳脏腑、疏通经脉气血,又能镇静安神熄风、扶正固本祛邪,使经筋得以濡养而止痉,用此法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和常规针刺对比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比组总有效率为75.0%。

3 特色针灸疗法

3.1 火针 火针疗法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在治疗痹证、寒证、经筋病、骨病方面效果突出。近年来贺普仁老师运用火针治疗面部疾病,特别强调治疗面肌痉挛非火针莫属。《灵枢·官针》中提到的“燔针”“焠刺”即为火针。旷秋和[29]单纯采用火针治疗对比常规针刺观察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治疗组主穴:阿是穴(面部颤搐最强烈的点)、四白、颧髎、翳风、肝俞、合谷、太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得到火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毫针刺法的结论。钱洁等[30]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火针温通法治疗,另30例采用单纯针刺,发现运用火针温通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3.2 梅花针 程燕[31]认为梅花针扣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面肌痉挛的患者局部气血瘀滞,用梅花针配合毫针效果明显,在治疗面肌痉挛患者30例中,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40%。续百红[32]认为面肌痉挛多因风寒之邪客于肌表,或因阴虚阳亢而致风阳上扰。局部穴位梅花针叩刺,直接作用于皮部,改善了局部微循环,面神经得以滋养,有“血行风自灭”之意。认为梅花针叩刺简单易且收效良好。

4 结 语

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很多,西医大多为卡马西平等安定药物治疗,或者注射A型肉毒素为主,严重者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佳,副作用多[33]。针灸疗法因其简便、安全、高效等优点,现被广泛用于治疗面肌痉挛。

全国名老中医武连仲教授在临床上采用调神针法配合局部皮部刺法及下眼睑攀刺治疗该病,调神熄风止痉。主穴为百会、四神聪、患侧面部、患侧眼睑缘、健侧巨髎、颔厌、郄门(双)、通里(双)、复溜(双)。 武老在临床治疗上注重调神的作用,认为针刺的首要在于治神,形神具备、形神合一才是针刺最终的目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武氏治神针法以“形”为施术对象,以“神”为调理对象。“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任者为明也”,心主神明,为全身主宰,起主导支配作用。“脑为元神之府”“脑为精明之府以任物也”,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脑髓需要肾精的化生和滋养,心主血脉,脑神需要心血的荣养鼓舞。因此武老治神针法强调“心、脑、肾同治”,治疗上大多选用心经、心包经、督脉、肾经穴为主,多取各经的郄穴、合穴、原穴居多。武老在局部采用皮部刺法(即为毛刺法)和下眼睑攀刺(一手按紧睑皮,一手持针轻轻针刺睑缘,动作快,一针一针地点刺前进,切勿出血),取其疏风散邪,调和营卫,养营柔筋之意。健侧取巨髎和颔厌,为巨刺之意。巨髎,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穴位,巨者威也,此穴位面部精气气血最旺盛的穴位之一。颔厌,为胆经的最高点,称为头角。足少阳胆经有维筋相交的原理,头部的腧穴和经络与肢体起交叉支配的作用,因此巨刺健侧的巨髎和颔厌达到调节全身气机,疏通经络的作用。治疗面肌痉挛,武老辨面肌痉挛为痉证的范畴,多为外邪侵袭面部,经脉拘急或阳亢生风、阴虚风动。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治神和整体辨证的重要性,辨证论治,辨证选穴,不拘泥于固有治法。

治疗面肌痉挛除了运用传统常规针灸,目前现代及特色针灸疗法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而且临床疗效明显。其中耳针、梅花针叩刺、雷火神针和拔罐操作相对简单,火针要求相对更加严格规范,临床医师可以因地制宜。通过收集近几年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第一,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文献中以临床报道的多见,机理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多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第二,大量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文献均未体现后期随访,仅观察针灸治疗该病的近期疗效,未对远期疗效进行观察,随访不足,尚缺乏对停止针灸治疗后该病复发率的研究。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1-342.

[2]周慧玲,位振清.偏侧面肌痉挛的诊治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4):397-400.

[3]周慧玲,张璇.偏侧面肌痉挛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21(10):470-472.

[4]郝强,贾红玲.针刺治疗面肌痉挛选穴的临床进展[J].河南中医,2014,34(12):2477-2478.

[5]王鹏.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8(8):567.

[6]贾翠霞,丁庆余.毛刺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7):916-917.

[7]李立群,徐云.多针浅刺加电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84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8(8):566-566.

[8]刘蓉.毛刺加巨刺治疗面肌痉挛3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73.

[9]马宁.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 33例[J].河南中医,2015,36(9):1637-1638.

[10]龚丹,郑建刚.缪刺法配双侧合谷、太冲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65.

[11]林红.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1):59-60.

[12]臧婷.缪刺法与体针结合治疗面肌痉挛4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4):65-66.

[13]孙钰.齐刺、扬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205-207.

[14]郭宇鹏,戚秀杰.头穴透刺配合局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8):657-659.

[15]牛桦,何晓华.针刺加艾条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药,2014,3:43-44.

[16]刘鹏,邹伟.毛刺悬灸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1):31-32.

[17]邱蕊.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7):648.

[18]严宏达,赵明华,张志强.毫火针点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 10 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4):28-29.

[19]张瑜.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8):30-32.

[20]曹莲英,张伟,沈特立,等.不同频率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72-373.

[21]李龙芬.电针颈夹脊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4):341-342.

[22]沈锐.电针透刺合面部刮痧治疗面肌痉挛43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5(4):55-56.

[23]王建渝.耳针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关系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7):629-630.

[24]曹阳,张淼,王文君.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9):839-840.

[25]夏玮,李振.腹针结合风池穴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40例[J].河南中医,2015,35(12):3171-3172.

[26]曾晓智,彭庆.热敏灸为主治疗面肌痉挛[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39-240.

[27]刘鹏,邹伟.毛刺散罐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6(34):543-544.

[28]郭霞,李新华.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7):37-38.

[29]旷秋和.毫针火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23:45-47.

[30]钱洁,徐文琦.火针温通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12):1221-1224.

[31]程燕,程敏.梅花针及毫针治疗面肌痉挛30例临床观察[J].临床中医实践,2011,20(7):553-553.

[32]续百红.梅花针叩刺为主治疗面肌痉挛[J].中医民间疗法,2012,20(11):9.

[33]毕相楠,强宝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5,35(3):659-661.

R246

A

1004-745X(2017)11-1986-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7.11.031

武连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drzch1113@163.com)

2017-07-02)

猜你喜欢
面肌火针毛刺
电化学去毛刺试验研究
新视域下金属切削毛刺控制技术实践运用探究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