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项目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02-26 06:04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李小兰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绿豆芽科学课教研组

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李小兰

例谈项目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李小兰

项目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能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的项目过程中,不自觉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不同的科学教学内容适合不同的项目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科学的规律和特点,精心设计项目学习活动任务、过程,促使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科学素养。

项目学习 科学教学 实践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即在一段时间内,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和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项目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实践性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学习法实施教学。笔者学校科学组教师尝试以项目学习方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下面就近两年来的研究成果做出梳理与阐述。

一、创新整合,实施大单元模式学习

科学教材以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的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科学大概念。大概念的形成,建立在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上。但是,现在使用的科学教材,有的单元安排的教学内容周期长,容易导致学生探究活动虎头蛇尾。为此,笔者教研组尝试开展大单元项目学习模式,对已有单元内容进行创新整合,让学生在更有效的探究活动中理解科学大概念。

下面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谈谈如何开展大单元项目学习活动。

1.确立项目学习的任务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目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过程:卵→幼虫→蛹→蛾,从而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基于此,我们提出项目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养蚕,在养殖过程中观察蚕的身体变化,领悟生命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最后用思维导图形式汇报活动成果。

2.保持项目学习的热情

因为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两个月,所以本单元教学过程总是要与其他单元穿插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活动的完整性。笔者学校实验室里有一块移动的黑板,上面贴的是同学们养蚕过程中拍的照片,照片来源是每个班的班级空间。每次学生来实验室上课,看照片就成了一件很开心的事。另外,上课教师自己也在办公室养蚕,常常有学生会带着自己的蚕来比较,有的学生会向老师讨要,有的学生还会给老师送桑叶。一起养蚕,是保持热情最好的方式。

3.做好项目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引导学生持续探究活动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像此类需要课内外结合的长期探究活动。为此,我们设置了星级饲养员的评价方案:一星级,能按要求养殖蚕宝宝,坚持做好观察记录;二星级,能用不同方法养殖蚕宝宝,在做好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撰写观察日记,并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蚕的生长变化情况;三星级,能在失败后重新完成养殖任务,记录观察日记并展示在实验室的黑板上,与全班同学交流思维导图,并获得师生好评。

科学教材中,适合运用大单元项目学习模式的还有三年级的 《植物的生长变化》,五年级的《生物与环境》等。

二、选择利用,实施跨学科模式学习

新课标提出: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要注重与不同学科领域的互动和整合。而项目学习就是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活动项目,充分选择、利用各种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从项目学习的理念出发,笔者所在教研组,整合了科学、美术、综合实践、语文、信息技术等5个学科,以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种子发芽实验》为例,设计了8课时的项目学习课题《绿豆芽的研究》。

第1课时,综合实践课,学生从环保角度交流提出项目学习目标:自发环保无毒绿豆芽,自制绿豆芽美食。

第2、3、4课时,科学课,学生探究绿豆发芽的条件,能尽快发出一盆绿豆芽的食材。方法:在培养盆中放上一块干净的湿纱布,撒上一层绿豆种子,观察之后几天绿豆的变化。1~2天,种子膨胀开裂,钻出尖尖的、嫩白的小“芽”,3~4天,“芽”越来越长,还长了一层绒毛,原来它不是芽,而是根。一个星期后,另一头继续长长,冒出嫩绿的两片子叶。现在,看到的绿豆植物才是大家熟悉的“绿豆芽”。

第5课时,综合实践课,学生探讨、制作绿豆芽美食。

第6、7课时,语文课,学生写观察作文。

第8课时,信息技术课,学生把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制作成PPT,形成完整的项目活动资料。

其实,科学课中有许多内容都适合采用跨学科学习的项目学习模式。例如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笔者学校整合了体育、美术、音乐、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设计了《一棵树的价值》项目学习课题;又如四年级上册 《我们关心天气》,笔者学校整合了语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科学学科,设计了《天气与我们的生活》项目学习课题……

项目学习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全程以参与者、倾听者的角色关注整个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在与多个学科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交流、思辨、动手等能力得到了锻炼。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模式,打破了原有科学教学的固定模式,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具有更新的课程理念,需要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笔者学校目前已经把项目学习作为学校课题研究。

三、网络支撑,实施协作式模式学习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科学课上广泛运用,笔者教研组之前已经研究过iPad的同屏技术、微课程的自学功能、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目前,本教研组又尝试研究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式项目学习。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校园生物大搜索》,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并与同学交流。但是,每次上这一课,学生都没有太大的兴趣。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对于熟悉的校园环境,缺少了探究兴趣,且同学之间交流的内容大相径庭,没有新意。本校项目学习组组长黄利锋老师给我们教研组建议,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地区的学校联系,以“校园生物大搜索”为课题,开展一次校际协作式项目学习活动。

黄利锋老师给我们联系了甘肃兰大职小、台湾台南进学国小,江西吉安熬成小学。活动期内,我们先组织学生用手机或照相机拍摄学校动植物照片,要求尽量有全貌图和特写图;再让学生网上查找介绍资料;然后由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学生用PPT或者小视频方式制作成数字化作品;最后由各小组组长上传到交流QQ群,老师制作成一部微电影,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这种跨学校、跨地区的网络交流方式,对学生的调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一方面认识到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动植物分布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更好地展示成果,还学会了利用美图秀秀等软件对图片进行美化标注;而且学生通过交流群,还认识了不同地区的同龄人。此次项目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

项目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使科学课走出了一节课的时间限制,走出了课堂的空间限制。但是,这样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跳出教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另外,项目学习与当前的课时设置存在矛盾,怎样安排课程,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问题。

[1]周振宁.困境与超越—项目学习在中国[J].教育,2016(7).

[2]姚伟国.基于项目的单元活动整体设计研究—以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设计为例[J].科学课,201(2).

猜你喜欢
绿豆芽科学课教研组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豆芽芹菜治结石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火气旺吃点醋豆芽
我的发现
绿豆芽的成长
科学课教学反思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