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7-03-07 05:47赵佳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意义高中语文

赵佳

摘 要:在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并且在高中课堂上也占有更高的比重。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来进行展开,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更好地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联系,因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汉语的博大精深等。教师要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这也是在新时期下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上述方式的教学首先能够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我们的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并且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交融,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或多或少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需要在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義。其次,通过上述方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很多时候传统文化较之于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并且学生也会喜欢更加新颖的内容。最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当前的文化都是经过历史筛选下来的优秀文化,经历了时间的见证,这些文化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都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在脑海中积淀更多的道德修养,这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中都是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是需要教师非常谨慎的,并且能够在不断探索中来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因为基于当前的教学形势来说,高中语文学习还是相当紧张的,教师要能够在融合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而不阻碍原有的教学进度,让学生能够兼顾语文技巧的掌握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对其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能够通过该方式的学习来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利用古诗文教学

在高中古诗文中,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我们能够从古诗文中发现一些优良的品德、传统的民俗或者是学习古代人的一些优秀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在一些古诗文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这些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其中蕴含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详解,对于课本中存在的一些隐藏的文化因素要能够进行积极发掘,并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与其一起来探索古诗文之中的精彩艺术。

(二)有效运用课堂教学

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课程就是文字性的知识,但是在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存在此类的思想,也不能仅仅依靠课本来进行教学。教师要能够关注课堂的效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之后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教师要能够针对所教的课程来营造一些文化交流的气息,并且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氛围中去感受语文中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也会变得更有活力,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三)开展课外诵读活动

教师要能够针对与文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来进行课堂内外有效的联动,让学生的知识面不能受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这也是在课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策略,学生通过在课下自主学习,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也能够更好地继承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通过课外的诵读,能够在增加自身阅读量的基础上,不断咀嚼古人为我们遗留下的精神食粮,进而实现了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教师予以重视,要能够在教师心中对于相关内容的教学做出准确的定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首先,教师要能够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因为新时期下,对于学生的教学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应该响应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号召,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中国的文化经过了超过五千年的积淀,当前能够遗留下来的都是其中的精华,我们要能够好好利用其中的精华,帮助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应该提高,这是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关键。教师要能够以更加优秀的身份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身作则,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来传授新知识。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不能将教学的眼光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中,要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对现有的资源做出合理的开发,将传统文化中更加优秀的部分传授给学生。此外也需要让学生重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云芝.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6(21).

[2]尹文剑.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2).

[3]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

[4]张彦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意义高中语文
有意义的一天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