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几种选择

2017-03-07 05:47徐笑文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文化传承基础知识

徐笑文

摘 要: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传记文体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传承。教学内容不是刻意为之,应该结合文本的个性,“因材施教”,具体到某一堂课上可以有所侧重。

关键词:基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传承

传记类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中地位独特,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突破口。那么,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一般文言文有什么不同呢?

笔者认为,除了文言文基础知识,传记类文言文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传记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一、传记文体知识

在确定合适的传记类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时,我们要先把握传记类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文言文传记属于传记类,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

从写作方法来看,传记选材典型,具有大事件的叙述,也有小细节的描写。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件事来写,从选材来看非常讲究。还有对小细节的把握,如《鸿门宴》中,宴会期间写了这样一个细节:范增数目项王,这个细节描写为后文刻画项羽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其次,记叙人物言行,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因此记叙人物,会选择那些最典型、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行动和语言来写。

人物传记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非常讲究文采,甚至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精彩的史书常常是七分实三分虚。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鸿门宴这一情节的描写,便用了大量的虚构,使得故事一波三折,精彩动人。

因此,在具体的传记类文言文教学时,可以直接将这些传记文体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传记类文言文的兴趣。

二、传记文学知识

在文学知识方面,突出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上,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只是机械地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而应当通过文本细读,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下谈论人物形象。同时,虽然每篇传记的人物形象都不尽相同,但是也要注意在人物形象的教学内容方面做更深入的解读:该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这样,人物形象的教学就不是简单的人物形象分析,而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三、传记文化传承

在文化传承上,我们更要特别注意。事实上,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传记类文言文的人物身上都有值得人们学习和钦佩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升华到深刻的精神层面上来。比如,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算,為了国家利益的大度可以算是,但是在挖掘的时候依然无法足够深入。苏武身上的忠君爱国不算,但是作为中华几千年来一个“择死明志,择生践志”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有非常深刻和值得挖掘的人文精神点。还是那句话,教学内容不要刻意为之,应该结合文本的个性,“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是教材的意思。

我们在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文章的文体特征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还要注意到相同文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差异,否则就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雷同。也就是说,要注意文体特征与文章本身的内容相结合。

例如,人教版高中课本中的《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言文,它们的文体特征都是传记,都有文言和人物形象鲜明的特征,但是因为每篇文章的个性不同,我们在处理时也应该体现它们的个性差异,不管是在文言知识教学上,还是在人物形象和人文精神上。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和《苏武传》三者都是情节曲折的传记类文言文文本,但三篇课文在教学处理时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

在《荆轲刺秦王》中,动人肺腑的是荆轲义勇行刺秦王的壮举,我们可以紧紧扣住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里的气节和人格来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在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和项羽,这两位豪杰在鸿门宴上上演的是一场“两虎相斗”的好戏。如果我们能用细节品读的方式,对文本描写进行细读分析,找出刘邦和项羽各自的性格特征,找出成王败寇的原因,以及探究是否能以成败论英雄,便能很好地把握文本内涵了。这种基于文本的深入分析,便是扣住了本篇传记类文言文特征的科学的教学内容。

而在《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虽然也生动,但是光照古今的却是苏武的精神,是苏武作为汉朝使臣,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那一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曾动摇过的坚守。在细读文本《苏武传》时,我们体会到了苏武深夜独自咀嚼的酸涩,那份坚定的忠君爱国信仰。因此,苏武光照古今的执着精神便成为文本《苏武传》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笔者想说的是,即使都属于传记类文言文这个类别,但是每一篇文言文传记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文本的个性,选出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切不可等同看待,篇篇都是先讲翻译再概括人物形象,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也辜负了文本内涵与精华。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文化传承基础知识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音乐理论文章写作的五点建议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