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背景下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2017-03-07 05:47蒋东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学讲语言文字

蒋东

摘 要:自“学讲计划”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在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等教学环节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在如何编排合作小组,如何关注语言文字,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汇报及教师点评等环节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小组;语言文字;小组汇报

困惑:自“学讲计划”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在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等教学环节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阅读教学中小组讨论什么,讨论问题的方向性如何把握,小组成员如何向全班学生及老师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要及时发现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解决和引领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向高质量、高效率、高互动方向迈进,推进“学讲计划”向纵深发展。

探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合作学习。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诸多问题,重点在如何编排合作小组,如何关注语言文字,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汇报及教师点评等环节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精心编排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思维活跃程度、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等进行“权衡”编排,达到相互补充、相互帮扶、相互促进,实现学生在思维、智力、表达、理解等方面健康发展。小组内不爱表达的学生、后进生有优先发言的机会。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引导不爱表达的学生、后进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言。合作小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每月底,班级重新编排合作小组,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互动学习。让班级中等生和后进生有机会学习不同优秀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二、引领学生关注“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是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小组讨论必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如: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文本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等的表达效果;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在五年级语文“学讲”公开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出示: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段文字的时候,这样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要注意标点符号,抓住关键词句读,说一说你对文字的理解,有没有新的发现,有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到小组中巡视,进行了“倾听与点评”。

第一小组的一位同学说,这段文字属于心理描写,写出了司马迁的决心!另一位同学说,“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是一个反问句,我可以把它改为陈述句,“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死得比鸿毛还轻。”反问句表达更有气势,表明了司马迁不愿意死的像鸿毛一样轻。

教师追问,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怎样评价司马迁?

此时,学生开始思考。

第一小组成员之间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第一位同学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第二位学生关注句子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也扮演了合作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把握教学重点。

第三小组一位同学说,文中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可以看出司马迁活下去和写完《史记》的信心。我把这句话读给你们听听。(生读,紧握拳头,气势激昂。)另一位同学说,“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中的“于”怎么理解?第三位同学说,我查了字典,应该理解为“比”,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第四位同学则说,从“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这句话,我读懂了司马迁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品格。

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这种品质?”学生开始寻找答案。

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可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泛起阵阵涟漪,生发出点点灵光。第三小组学习中,学生普遍关注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关注关键词句的意思,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对读书给予了关切,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教师引导从语言文字入手,学生收获的是鲜活的、有价值的文本语言,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体验。在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尊重的心态、倾听的姿态、引导的状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感悟文本,实现学生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和“相互促进”。

三、合理安排小组汇报环节

汇报展示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检查学生合作学习成果的必经之路。这一环节不能成为优秀学生的“独角戏”,应该开展“各自汇报”或“综合汇报”,展示不同学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整合能力。同时,这一环节也是展示教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引导、肯定和否定。在上述例子中,学生没有谈到“泰山”“鸿毛”两个词语在这段文字中的意思,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并让学生说说“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哪些人死得轻于鸿毛”,凸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

通过“专题研讨”和“公开课探索”等具体措施的落实,在镇级学业质量监控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后进生的語文成绩提高速度惊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小组合作学习“先行先试”密不可分。

在合作学习“先行先试”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问题意识仍然过多过滥,语言品味不够;后进生小组发言时间少于优秀学生;合作学习时间冲淡了学生读书时间……这些,都将是下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高万同.相似与互构[D].中国矿业大学,2011.

[2]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的5项修炼[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学讲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