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思考

2017-03-07 05:47卓红玲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提升方法思维能力

卓红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试图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以切实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训练;提升方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生思维培养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许多老师加入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在学生、教师、文本间做到了立体的互动,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虽然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但是课堂上除了“沸沸扬扬”,并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究其根本,教师教学中对新课改的研究不够,抓不住教学中的重点,以致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所以,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找到适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有目的地开展思维能力训练

思维能力包括逻辑分析能力、比较概括能力、推理论断能力、想象创新能力等方面。要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首先需要老师对课本内容熟练掌握,将整本教材融会贯通并整理归纳出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特色之处。并以此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将简单的教学行为发散到学习和锻炼学生思维上面。

三、通过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中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将整理出来的问题有目的地抛向学生,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设置,在适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故乡》中设置问题如下,闰土和杨二嫂相比,20年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变化?《范进中举》中,范进、胡屠户等人在中举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人物形象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获得判断,进而得到合乎逻辑的结果。少年闰土本是天真无邪、勇敢无畏的小英雄,杨二嫂是积极乐观的“豆腐西施”。20年后的闰土变成了言语动作迟钝、思维反应迟钝、没有思想的“木偶人”,杨二嫂变成了明抢暗偷的市井无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封建思想的毒害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范进中举之前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中举后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产生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思想深入到普通民众心中,对民众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研读课文,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动自己的大脑,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推理论断能力的培养训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公认的结论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去发现问题并独立思考探索,从而锻炼学生独特的推理论断能力。《范进中举》中,通过老师对文章语言的描述以及人物的解讀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但是老师鼓励大家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态度观点。有的学生提出,范进虽然热衷功名,唯唯诺诺,谙于世故,但是他十年寒窗苦读,在没有家人、亲戚的支持,没有经济支撑的情况下,不灰心、不放弃,坚持自己努力学习,最后终于达成所愿,高中举人。所以范进虽然可笑,但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事件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正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3.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

想象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主动地、独创地去发现新事物,并能够根据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提倡发现式学习,通过发现学习,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对自己发现能力的一种自信,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文章《社戏》中,实际对社戏本身的描写很少,却以社戏为题是为什么?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我们运用发现式学习的方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去探究,我们发现文章的开头写的是平桥村的生活,结尾写的是偷豆事件,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描述了看社戏的整个过程,虽然对社戏的描写并不多,但是文中写出了看社戏的环境以及期待看社戏的心情。最后我们总结出文章是以“社戏”作为主线,表达了我对农家自由生活及儿时真挚友谊的怀念。《狼》这篇文章中,描述了狼的狡猾以及屠户的勇敢机智。老师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独辟蹊径,去发现文章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通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讨论发现,文章中的两只狼是具有合作精神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狼的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学习贵在思索探究,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递进不断深化的思维过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提升方法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法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生互评能力的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