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2017-03-24 12:19郭秀丽张鹏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病史颈动脉硬化

张 萍 郭秀丽 张鹏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张 萍 郭秀丽 张鹏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各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年龄40~85岁的364例病人,分为CAS组及对照组,每例患者均记录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年龄、性别,测量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体重指数(BMI)等。其中CAS 209例,通过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斑块回声及有无狭窄来判定CAS病变的程度,CAS再分为内中膜增厚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及狭窄组,比较各组间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尿病病史、TC、TG、HDL-C、LDL-C、UA、BMI、年龄等。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CAS组与对照组间高血压病史、SBP、DBP、糖尿病病史、血UA、年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及血UA与CAS密切相关(P<0.05)。CAS各组间高血压病史、SBP、 糖尿病病史、 LDL-C、 UA、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 DBP、 TC、TG、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与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新的危险因素可以成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增厚;年龄;斑块;尿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导致脑组织供血障碍,已经被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63%合并有CAS斑块形成〔1〕。因此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所以多方位的深入探究才能更全面地阐述AS的发病机制。高分辨率超声测量颈动脉相关参数作为诊断AS的指标,已被临床广泛的认可。能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实时成像,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创,已成为诊断颈动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2~4〕。本研究探讨CAS与多种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 月至2014 年4月来我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364例患者,男211例,女153例;年龄40~85〔平均(67.12±5.36)〕岁。对每例受检者均记录有无高血压、测量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有无糖尿病,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病例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斑块回声及有无狭窄来判定CAS病变的程度。IMT增厚是AS的早期指征,AS的形成则是最显著的标志〔5〕。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n=209)和正常颈动脉组(对照组,n=155)。其中CAS组根据病变程度再分为IMT增厚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及狭窄组。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频率为3~11 MHz。患者采取平卧位,头部偏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的外缘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直至分叉处,再分别探查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指标:①颈动脉IMT,测量方法:测量后壁的内膜表面的强回声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强回声之间的距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②斑块的部位、数量、大小、回声;于颈总动脉中段行脉冲多普勒取样,检测颈总动脉PSV,判断有无血流加速及血管狭窄。

1.2.2 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 所有受试者采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所有生化指标均采用罗氏COBOS-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以酶法测定 TC、TG、UA,免疫比浊法检测 HDL-C、 LDL-C(宜城罗氏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间各参数的比较 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高血压病史、 SBP、 DBP、糖尿病病史、BMI、 TG、HDL-C、 LDL-C、 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种危险因素与 CAS 的关系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及血UA水平与CAS斑块形成相关(P<0.05),可能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CAS的单因素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CAS各组间各参数比较 经过单因素分析,各组间高血压病史、 SBP、糖尿病病史、 LDL-C、 UA、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 DBP、 TC、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AS各组间的参数比较

与其他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CAS因表浅易显示的特点,已成为判断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颈动脉在分叉部,血流形成湍流,易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脂质沉积,造成内膜纤维性增厚,诱发深部成分崩解、坏死,形成粥样斑块。斑块增长可使次级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使其供血区低灌注及缺血性脑卒中。所以早期发现和干预CAS,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临床研究已证实〔6〕,动脉斑块的脱落或破裂均可以诱发或加重脑梗死。因此,对于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良好地控制脑梗死的发生与进展。

CAS病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已知高血压、高血糖和脂代谢异常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7〕。 我们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LDL-C与CAS的关系非常明确,但TG与CAS的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议。血清TG主要存在于含TG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含有TG的脂蛋白不仅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也与其他血脂因素共同参与AS形成。而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的改变在AS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同时新的危险因素,比如UA也与CAS有关。虽然高UA是AS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是否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因为高UA血症往往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存,如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本研究发现高UA血症与CAS之间的关联性。血UA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对AS的形成起作用:①炎性反应在AS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氧自由基增加并参与炎性反应;②激活血小板、促进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形成;③促进 LDL-C 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导致血脂紊乱;④UA盐结晶沉积在血管壁、可以直接损伤而引起AS〔9〕。血UA水平与CAS相关,但经过调整危险因素后回归分析并未能证实,说明在我们的研究中仍然难以确定血UA升高是否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年龄的增长动脉管壁结构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比例失调,弹力纤维功能减退导致动脉壁增厚,顺应性降低,而且某些疾病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结构异常,导致粥样硬化的发生。本研究发现,年龄与CAS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即随着年龄增长,CAS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也增加,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使颈动脉硬化程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斑块的性质随年龄的增长由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逐渐演变,提示CAS斑块形成可能是人体衰老的正常生理变化。

通过研究多种危险因素与CAS的关系,我们发现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如高UA等,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对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陈瑞英,高素玲,郑清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220-1.

2 张玉慧,吴荣华.颈动脉硬化的起声观察及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7(9):690-1.

3 王文统,周剑宇.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与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2):81-3.

4 李 杰,肖 静.颈动脉的超声诊断现状及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5):742-6.

5 冯文霞,宋福聪,吕 洲,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1):3245-6.

6 黄程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47-8.

7 Kozakova M,Palombo C,Patemi M,etal.Body composition and common carotid artery remodeling in a healthy population〔J〕. Clin Endoc Metab,2008;93:3325-32.

8 朱晔斌,吴 双,孔麟麟,等.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及其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62-4.

9 Watanabe S,Kang DH,Feng L,etal.Uric acid,hominoid evolu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salt-sensitivity〔J〕.Hypertension,2002;40(3):355-60.

〔2015-12-08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张 萍(1981-)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诊断学研究。

R541.4

A

1005-9202(2017)05-113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5.041

猜你喜欢
病史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