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的现实着力点探析及策略
——以助力实训教学为视角

2017-03-28 05:30广东医科大学陈思宁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着力点实训室助力

广东医科大学 陈思宁

高校预算管理的现实着力点探析及策略
——以助力实训教学为视角

广东医科大学 陈思宁

高校通过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必能在人才培养中夯实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基础。因此,这也构成了高校预算管理现实着力点的探寻范畴。本文从助力实训教学为视角,探析高校预算管理的的现实着力点,并从立项论证、实施监管、绩效评价和责任落实等方向,提出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的策略。

预算管理 着力点 策略 高校

高校预算管理应助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高校预算管理的功能应突出在助力教学环节。随着高校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视,近年来不少高校加强了对实训室建设的力度。实训室作为承接学生岗位模拟训练的教学平台,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主要承担着基础性的实训教学任务,而校外实训基地则主要在顶岗实习阶段为学生搭建起真实的工作平台,并使学生能切实体验到真实的工作氛围。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现实着力点探析

围绕着助力实训教学平台的打造,可以从以下两个环节来探析现实着力点:

(一)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环节

高校预算资金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中的配置,主要涉及到两个领域:以实训室用房为要件的基建领域,以及以专业实训设备为核心的固定资产采购领域。受制于既有的校园规划,学校难以获得新的建设用地来新建实训室,而只能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对实训室的兼容性和未来可拓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获得最佳投入产出比。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校园建设规划及更具前瞻性的中长期财务规划来实现上述目标,是值得探寻的方向。实践表明,在预算管理中确保固定资产采购的资金效益,则是评价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而对资金效益的评价,则需要延伸至设施设备投放到实训室中的使用阶段,这需要预算管理更具有纵向深度。

(二)实训师资队伍培训环节

从调研中可知,目前高校实训师资队伍现状较为尴尬,不少高校理论课教师同时又兼任实训课教师,或者由外聘的企业人员担任实训课授课教师,这两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弱化实训教学的质量。为此,已有高校在师资招聘中专设了实训教师这一岗位。不难理解,高校预算管理还需要针对实训师资的人才引进和岗位培训,做好资金预算和配置工作。

二、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在面对现实着力点的困境

显而易见,依托高校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将可能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困境:

(一)无法切实落实对采购资金效益的评价

高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加强对核心专业实训设施设备的采购力度。然而,高校本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愿景,在实训设施设备的采购环节难免会出现冲动性采购现象和短期行为。而且,各院系出于专业化建设和管理权限的考量,往往会出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传统预算管理以被动执行为特征,就在实践中无法对设施设备采购立项起到全过程控制,进而也就无法落实采购资金效益评价工作。

(二)无法最终落实对师培资金效益的评价

高校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时,需要重视对实训师资队伍的培训。为了发挥理论课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优势,目前不少高校也抽派青年教师参与到实训师资培训中来。实训师资培训的方式包括:校企合作下的师资培训方式、参加有关组织举办的学习项目的方式,以及校内对师资进行统一培训的方式。

根据现有的师培项目资金拨付流程,首先由人事部门提出师培计划,再由各院系根据指标和名额安排教师参加,在经费拨付上则根据高校师培政策来执行。可见,基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高校财务部门只是作为被动执行资金预算和拨付的部门,这样一来,就无法落实对师培资金效益的评价工作。

三、高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高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抓住源头,从立项环节加强对预算安排的论证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部门作为执行上级预算管理任务的单位,深受高校行政化、权威式管理生态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被动执行、规避部门责任的工作习惯。事实上,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的不断变革,以及财政拨款形式的不断变化,今后需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统筹提出落实资金计划和建议,组织和安排对重点项目预算实施论证,并对实训教学经费安排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只有经过充分论证,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预算方案,才能真正助力实训教学,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二)确保过程,从实施环节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管

再好的计划也要靠执行。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容易存在计划环节与实施环节脱节的现象:执行部门往往只顾“埋头拉车”,财务部门往往只管“低头算账”,审计部门往往只能“秋后算账”。这些都不能保障实训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断层或脱节带来的只能是被动接受结果。因此,需要各部门联动起来,在招投标、采购、合同执行、预结算、支付等各环节及时介入、及时反馈、及时推动,必要的可适时提出预算调整,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立足效益,从评价环节加强对预算绩效的应用

调研发现,高校各院系在对实训设施设备进行采购时,在流程上都符合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采购的要求。但普遍所存在的问题却是,设备采购归位之后却未能按照方案设计来使用,以及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上存在着缺失。毫无疑问,这将极大的降低高校项目预算资金的配置效益。

另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绩效需要在长期中得到反映,所以这里不能够模仿对实训设施设备的评价模式。在这里,高校财务部门应从预算资金的统筹规划中,向管理层提出师培经费的使用建议,并根据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轻重缓急,给出下一年度师培经费的预算额度,并参与到对人事部门师培计划的论证中来。

四、对高校预算管理的拓展性思考

最后,笔者从聚焦助力实训教学预算管理范畴,拓展到高校预算管理整体的改进中来。在预算机构的设置上,应组建独立的预算机构(如预算委员会),进行全方位专业的设计及科学、客观的论证;在预算时间的维度上,应不再拘泥于年度收支预算,编制跨年度、中长期的预算计划,以紧扣学校的战略目标;在预算控制的流向上,注重业务部门的广泛参与,使事务处理和经费控制的权限结合起来,促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按预定目标顺利推进;在预算效果的衡量上,全面引入预算绩效评价机构,合理确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向和金额,提高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在预算的执行上,实行预算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学校的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协同监督预算的执行,大力推进预算公开,以最优的资金配置来助力学校实现软件和硬件资源共同提升的目标。

[1]谭华林.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90-93

[2]兰江梅.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6):144-145

猜你喜欢
着力点实训室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