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7-04-13 08:30李威胡志国张建国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阶段感染率股骨

李威,胡志国,张建国

(1.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创伤二科,辽宁海城114200;2.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海城114200)

观察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

李威1,胡志国1,张建国2

(1.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创伤二科,辽宁海城114200;2.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辽宁海城114200)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近端骨折患者20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则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研究两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0.14±4.45)d,伤口感染率为10%,骨折延迟愈合率为7%;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8.14±5.05)d,伤口感染率为20%,骨折延迟愈合率为20%,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率及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及延迟愈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股骨骨折;中西结合;分段治疗;临床效果

股骨近端股骨干骨折是骨折中比较难于处理的骨折类型,在骨科中,股骨近端骨折为一种较为难以处理的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1]。导致患者发生股骨近骨折的因素较多,有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因车祸所致,如果满意及时得到治疗,患者极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有研究表明,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2]。文章主要研究了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将本次研究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此次研究的对象是从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当中随机抽取的200例,分作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男45例,女65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5±7.28)岁。对照组男48例,女52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6.58)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两组患者中82例为车祸伤,58例为跌摔伤,60例为高处坠落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在患者入院后,麻醉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医护人员则及时采取髓内钉固定术或者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

1.2.2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术前:医护人员要知道患者每天口服两次自拟的骨科一号,每天1剂,该药剂的主要成分包括了9 g桃仁、15 g当归、9 g红花、8 g川芎、10 g白芍、10 g大黄、6 g没药、6 g乳香、透骨草和川楝子各15 g。此外,医护人员及时利用自制的赤青中药软膏对患肢进行外敷,1次/d,帮助患者的患肢消肿,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或者伴随其他疾病的患者,排除其手术禁忌,同时,对患者进行X片CT检查,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以及骨质情况,并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手术。

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取适宜的手术姿势,通过C-臂透视确定患者骨折对线、前倾角及颈干角是否满足手术要求,先在患者远端骨折部位行6~8 cm的切口,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并且在确认正位线、侧位先对位准确的情况下将颈干角恢复正常值,在股骨大转子顶点处向近端延长切口切开皮肤3 cm左右,在大转子顶点前内的1/3处插入导针,插入选定PFNA主钉,并进行下一步操作。

术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每天口服两次骨科二号,每天1剂,该药剂的主要成分包含了10 g赤芍、12 g当归尾、10 g白芍、6 g地鳖虫、6 g红花、12 g续断、12 g骨碎补以及牛膝和熟地黄各15 g。此外。医护人员术后对患者进行24 h的静脉或者硬膜外镇痛,并采取预防感染治疗。患者术后48 h,医护人员对其采取患肢局部外敷活血止痛膏,对患者的患肢处进行活血化瘀和消肿治疗,然后使用1~3 d的抗生素治疗,并辅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此外,再给予患者应用3~7 d的低分子胆素纳,鼓励患者在术后两天扶拐行走[3-5]。

1.3 评定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及骨折延迟愈合率。其中,伤口感染率=(伤口感染例数/总例数)×100%、骨折延迟愈合率=(骨折延迟愈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0.14±4.45)d,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8.14±5.05)d,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有10例,伤口感染率为10%;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有20例,伤口感染率为20%,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率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有7例,骨折延迟愈合率为7%;对照组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的患者有20例,骨折延迟愈合率为20%,研究组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近端骨折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更具这类疾病的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健康需求,医护人员应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手术可有效改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有效促进患者软组织的恢复以及消退水肿等,对位稳定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分阶段的手术治疗可显提高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中西医分阶段治疗方法具有促进患者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以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释放,帮助患者骨折断端钙磷沉积等优势。此外,常规的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会伴有伤口感染的现象,延迟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但是采取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几率及骨折延迟愈合几率,还能促进骨折断端饿血液循环以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释放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6-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0.14±4.45)d,伤口感染率为10%,骨折延迟愈合率为7%;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8.14±5.05)d,伤口感染率为20%,骨折延迟愈合率为20%,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率及伤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方法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极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全面推广及使用。

[1]唐国霖,姚刚,吴科荣,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评价[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1):1027-1030.

[2]林全艺,丁振贝,杨维章,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5,15(4):507.

[3]乔金环,刘创建,董巍,等.股骨近端并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89-2790.

[4]郭元路.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496-2498.

[5]洪世顺.股骨近端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10):2195.

[6]易文辉,张叔云,沈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4): 423-424.

[7]罗家魁.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97-99.

[8]彭坤云,隆元昌,付勇,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7):1033-10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58

猜你喜欢
分阶段感染率股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