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医学生课堂思政教育管理
——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

2017-04-13 23:40何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医学生思政

何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四川雅安625000)

试论高职医学生课堂思政教育管理
——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

何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四川雅安625000)

高职医学生专业课程繁重和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形势与政策》(以下简称行策)课重视不够,其课堂表现与教学目标相距甚远。要改变这一现状,课堂思政教育管理已成为最佳选择,也是当前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客观趋势。行策教师要充分认识和领会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高职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有效施行思政教育管理,做到真管敢管长管、真严敢严长严,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效率意识,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医学生;课堂;思政教育管理;形势与政策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形势政策教育,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行策课堂是学生学习掌握行策知识技能的主场所,是行策教师育人的主渠道。课堂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去顺利完成行策教育目标和提升行策教学效果。

1 逻辑起点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1]“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评价、学科、保障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发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3]行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4]行策课堂离不开课堂思政教育管理,与教学相得益彰,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行策课堂思政教育管理,就是在行策课堂上,授课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采用组织与协调、控制与监督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课堂言行的措施,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活动过程。高职医学生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既有高职生重技能、轻素养一般倾向,又有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课堂思政教育管理有助于高职医学生提高学习行策课程的兴趣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和规范课堂行为;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三观和形势政策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背景现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各种利益更加盘根错节,各类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高校行策教育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行策课程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学科建设不甚明确,教学标准不够统一,教学内容不很协调,考核评价不太合理等现象。一些院校没有专门教研团队,对行策课程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在课时经费、师资图文和学科学时等方面急需完善,“迷信”专家学者和权威领导作时政报告屡见不鲜;一些院校主要由政工干部、辅导员担任行策课程教学,对形势政策的发展动态、热点难点和时政效应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敏锐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一些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对高职医学生的影响很大,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扭曲以及生活方式反常等现象。在我国,大部分高职医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来自农村,面向基层就业,救死扶伤的工作职责等因素导致他们学习以功利目的,千方百计走捷径等行为,一时间专业课变成香饽饽、形策课成为了调味剂。高职医学生的立场观、利益观和价值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授知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已势在必行。

3 管理对策

行策课程内容新颖,语言现代,时效性强,其优势在于符合当代高职医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需求,思政教育管理可充分利用此特点促使高职医学生全力以赴地学好该门课程。思想是先导,政治是灵魂,教育出人才,管理出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行策课堂管理的基础和源头,能拓展教育思维、整合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是一个过程,各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目标计划是思政教育管理的方向指南,组织纪律是思政教育管理的执行保证,技术策略是思政教育管理的方法途径,反馈考评是思政教育管理的成果参照。

3.1 拟定目标与计划

目标计划管理是思政教育管理的首要内容,是课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教育目标计划管理是为课堂教育服务的,是课堂管理的依据遵循,是各教学要素相融合的重要法宝。行策课教学工作有序运作、任务完成和预期成效均需要思政教育目标计划管理。行策课堂管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符合行策课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客观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周密调研和认真准备。

目标理念上,目标计划拟定要人本化中心化具体化。此理念就是要把行策课的教育教学目标与高职医学生的需求期待结合起来,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思想意志要统一、行为习惯要规范。要想栓住高职医学生的心,就得吊住高职医学生的味。这个味不是投其所好,生搬硬套,而是人本至上,匠心独运。事实表明,不切实际的填鸭式灌输,过劳式的滔滔不绝,侈侈不休只能让人感到淡而无味、索然寡味。行策课堂教学各项教学活动和管理方式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制定细化管理计划过程中,力争做到情意目标、品德目标和行为目标相统一,思想态度、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相统一,知识能力、公平激励和权利责任相统一,以期不断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和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计划方案上,制定选择计划方案要以目标理念为指导,在时间空间上做到课堂管理科学分工,资源筹措统分协调。当“把管理当作一个过程时,计划工作就是要执行的第一职能。一旦确定了目标,达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手段就表现为各种计划。”[5]计划方案要有必要的考核标准、档案记录、经验总结和奖惩条例。高职医学生首先要学习领会行策课程价值意义、教学要求和计划方案,清楚每项学习任务起止时间,地点场所和内容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明教学管理的利害关系,讲清楚组织措施和权责奖惩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都是相当重要的。计划方案要有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记录,及时汇报,纠正偏差等组织构建模式,要有情境创设和理论建构以及案例精析等教育教学手段,这些模式手段属经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功能优势凸显。总之,各项教学知识点、重难点和闪光点如何在备课说课讲课中活灵活现、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这都与思政教育目标计划管理有着密切联系。

3.2 严明组织与纪律

课堂管理一直都是古今中外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也是教育者们一直探索的共同课题。形策课程多是大班教学,合班上课,人数多,课时少,师生几乎互不认识,互无存在感,学生逃课、睡觉、玩手机等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之行策教育教学内容滞后于新闻,一些国内外时政热点焦点未讲先知、似曾相识,教育教学方式也多是惯用伎俩,不脱凡套。实践表明,很大一部分高职医学生对行策课程思想上压根儿就不重视,上课甘当低头族、手机党和聊天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课堂管理角度看,一部分行策教师疏于课堂组织管理,对违纪现象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课堂组织纪律是增强高职医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保证,对提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即品德、动机、人格和情感,智力因素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综合因素非同寻常。课堂组织纪律既有目标计划的严格执行,又有执行中的灵活变通,旨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思政教育组织管理需要设计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可放在行策课前进行。以高职院校实际和医学生需要为前提,可以大班为单位,由同学们投票公推或无记名投票等民主方式确定出科代表,并由科代表组织划分学习小组,民主选举小组长。各小组长在科代表领导下开展行策课程方面的全面工作,科代表代理行策老师上传下达教学活动,依据平时记录情况负责平时成绩考核,制定绩效考核和加减分标准。班级情况不同可尝试以班级为管理单位,实行班级之间交叉管理,上课期间可实行手机代管加分制度,违纪定期通报制度,加减分公示制度,座次优先回答制度和与辅导员课堂信息共享制度等,做到时时有记录、事事有记录,做到考核依据真实可靠,公平正义。行策课堂组织纪律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监测和控制过程,一个对偏差累积限制,要素资源整合,课堂环境优化的过程。

3.3 活用技术与策略

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较高技术和应变策略。技术需要策略放大能量,策略需要技术作保障,课堂技术和管理策略一旦结合起来,必收事半功倍之效。课堂教学管理需要技术策略,能使学生各就其位、各司其责,使各活动方式得以协调配合,各教学资源得以有效运用,各教育要素得以成功激活。课堂管理技术的高低取决于理论的彻底性和操作的艺术性,行策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把课程教学理论分析透彻外,还得说明白做人道理,这对树立行策教师自身威信,激发高职医学生学习动机,和谐行策课堂教学氛围大有裨益。

行策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变,教学形式百家争鸣,自然管理策略也得匠心独运、灵活机动。行策教师不仅是一个优秀教师,更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需要具备过硬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教育示范的必备技术,还需要具备驾驭课堂、随机应变、预测事态的策略素质。在教学中,行策教师要以德树人、平等待人,重视沟通技巧和策略艺术,着眼于高职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要从高职医学生的心理规律出发,懂得课堂上利用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科学分配注意力,激发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追求教育教学效果。

高职医学生课堂表现随社会家庭和学习生活变化而改变,把热点新信息与他们医学专业、认知结构和见习实习结合起来,与他们思想维度、生活状况和个性特征结合起来需要技术策略;借助恰当的教态教具、易懂的语言文字、丰富的图像影音等教学手段来传情达意,做到理论上认同,情感上共鸣,气氛上融洽等真善美的陶冶也需要技术策略;行策课程的热点案例的成因与分析,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教育方案的选择和创新等均需要技术策略。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整合诸多的教育教学要素和软硬件资源,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辨能力去整合已有认知、分析问题所在,提高学生提高思维力和判断力等,这些需要包括行策教师在内的各教育教学主体技高一筹、综合施策,善用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辩证思维去解决处理问题。

3.4 综合反馈与考评

行策课程的反馈考评就是对此前课堂思政教育管理执行情况的成果成绩和经验教训的判定过程,是此后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为下一轮目标计划提供指导方法,以期扬长避短、再接再厉。为及时有效地掌握高职医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和方案执行情况,行策教师应以多种形式建立多条反馈途径。譬如,采用微信微博、飞信易信、空间论坛等多种网络方式,通过科代表和小组长定期汇报、课间谈心和课堂对话等形式进行网上网下、课内课外联动来分析评估高职医学生的学习生活、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

根据课堂思政教育管理的需要,行策教师可通过诊断性考评去辨别和寻找高职医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评估出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能力水平,为调整管理方案提供根据;可通过形成性考评去了解教学过程和分析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以期改进和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可通过终结性考评对高职医学生学习行策课程做出结论,对教学管理效果做出分数等级判定,比如论文测验、调查报告、作业质量、成长档案和研讨评价等。行策课程目标计划体系一般含有的多个考核指标和变量体系,一般要体现共性与个性实际、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统一。测评考核范围应覆盖到教学和管理等各环节,同时进入信息反馈系统,促使思政教育管理常态化、动态化和科学化。随着行策课程改革的深入,反馈考评办法的指标数据和权重越来越完善,其系数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实际情况做灵活处理。反馈考评指标体系犹如一个指挥棒,指挥着行策课程怎么教、怎么学和怎么管等具体问题。

高职医学生个性差异明显,行策课程内容变量多样。反馈考评时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多听听学生的建议,多想想学生的困惑和多问问学生的感受,防止主观随意和问题简单化。结合形策课程实际,可尝试听、查、看、测、访、评等方式予以考评,可按照单项与综合相结合,学期与年度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考评。考评量化指标要科学全面具体,分值指标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基础分(或及格分)必须是在按期完成学习任务和符合行为规范的条件获得,加分必须有课堂优良表现,譬如,经常主动交手机,主动回答问题和笔记认真程度等量化指标;减分必须有迟到早退,旷课缺席,上课玩手机等违纪记录。另外,还可配合学校职能部门和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在行策课程上的其他表现予以量化考核并赋予分值权重。比如,在学期间行策课程方面的论文获奖,征文比赛和含第二课堂在内的志愿服务等其他突出表现。

4 结语

行策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行策课堂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绩效化管理等措施,有助于高职医学生坚定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从医信念和养成良好医德医风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2][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汇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化,2015:674,273,68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70.

[5][美]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On theManagementof Ideological and Pol 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inHigher Vocational Col leges——Tak in g the C o ur seo f S it ua tion a n d P ol ic y a s a n E xa mple

H E H en g
(Ya'a n V oc a tion a l a n d T echnic a l C ol le g e,Ya'a n S ich ua n625000)

T he p r o f ession a l co ur ses o f me d ic a l st ud ents in hi g he r v oc a tion a l col le g es ar e he avy a n d thei r le ar nin g ba ses ar e r el a ti v el y poo r.T he y h av e not a t t a che d eno ug h impo r t a nce to the sit uation a n d pol ic y.T hei r cl a ss r oom pe r f o r m a nce a n d te a chin g o bj ecti v es ar e d i f f e r ent.T o ch a n g e the st a t u s,the i d eolo g ic a l a n d pol itic a l e du c a tion in the cl a ss r oomm a n ag ement h a s b ecome the b est choice.T e a che r s sho u l d fu l l yu n d e r st a n d the inhe r ent r e qu i r ements a n d spi r it ua l essenceo f c urr ic ul u mconst ru ction,fu l l y u n d e r st a n d a n d m a ste r the i d eolo g ic a l a n d dy n a mic sit ua tion o f me d ic a l st ud ents in hi g he r v oc a tion a l e du c a tion,e f f ecti v e implement i d eolo g ic a l a n d pol itic a l e du c a tionm a nag ement,to l ay a sol i d f o u n da tion f o r c u l ti va tin g the p r o f ession a l co r e competence o f me d ic a l st ud ents.

V oc a tion a l M e d ic a l S t ud ents;C l a ss r oom;Id eolo g ic a l a n d P ol itic a l E du c a tion M a n ag ement;S it ua tion a n d P ol ic y

G711

A

1672-2094(2017)03-0140-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7-03-14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高职医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堂思政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S Z Q2016003)的阶段性成果。

何衡(1979-),男,四川南充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医学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