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程评价 构建高效课堂

2017-04-14 12:54张海燕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信息技术探究

■文/张海燕

关注过程评价 构建高效课堂

■文/张海燕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往往以结果为导向,因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要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具有两大突出特点:关注学习过程;重视非预期结果。这一评价可以根据评价主体、评价层次、评价规范程度、具体的评价方式进行划分。本文主要依据评价主体谈信息技术课堂的过程性评价。

一、学生自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方式不能一成不变。针对变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此时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评,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我学习过程。

在教学《数据处理》这一课时,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促进学生熟悉公式的组成、函数的概念,并掌握公式的创建、修改、复制和删除等操作。结合此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教师给出探究任务:统计各班各兴趣小组的人数,要求学生利用Excel准确计算每个班级的报名人数和各兴趣小组的报名总人数(教师给出数据,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尝试完成任务)。学生结合任务进行探究学习,利用Excel表格进行操作。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学生慢慢掌握了公式的计算方法。结合探究情况,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主要评价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反思。有学生这样评价:一开始我对列号、行号都不太了解,所以无从下手,但经过操作,我发现Excel有很多学问,于是积极探究;有学生评价:探究学习中,我发现利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有很大的优势,如数字变化,但结果并不会出错,这是我主动探究出来的……

自评过程,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探究发现、探究遇到的问题分享出来。其实,这就是学习和收获的过程。因此,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极为有利,促进学生总结、反思。

二、学生互评,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在教学《创作电子相册》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小组学生展开互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相册软件,制作一份图、文、声并茂的电子相册,并输出成视频文件。由于电子相册创作过程比较复杂,因而在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制作方法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电子相册。创作后,教师再引导小组学生互评。有学生点评A同学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搜集相册素材,并负责分类,表现非常积极;有学生点评B同学负责整个相册的规划和设计,起领导性作用,并依次询问我们的意见,形成互动交流氛围,带动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有学生点评C同学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出很多新颖的观点,值得学习……在小组学生互评中,学生相互点评成员的表现,当然对于表现不足的地方,学生也委婉提出,从而促进相互改进。

可见,学生互评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深入挖掘其他学生长处的过程,值得借鉴学习。而对于表现不足的地方,通过点评指出,学生也更容易发现和改进。

三、教师点评,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计算机病毒》这一课时,教师采用点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了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本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计算机病毒的产生背景、来源、预防、症状、类型等,结合这一内容,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再以汇报形式呈现。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为点评积累素材。经过学生自评环节后,教师点评:老师发现D同学非常善于利用网络学习计算机病毒,如对于计算机病毒的来源,该同学经过百度搜索,筛选关键信息,掌握核心信息,值得学习。E同学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总是在耐心听完对方阐述的内容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交流非常有效,值得表扬。

通过挑选具有典范意义的内容进行点评,有利于驱动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学习,也让学生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极为有利。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过程评价运用到教学中,促进高效信息课堂的构建。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薛小琴

猜你喜欢
计算机病毒信息技术探究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及应用实践微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