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2017-04-15 08:25刘金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刘金艳

【摘要】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以及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本文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有效性 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17-0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其次,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是体现教学有效性的显著特征。

那么,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标

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即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有效”,不是以教师讲得是否细致或教得是否认真,也不仅仅是指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的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学生当下的发展,也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提供必要保证。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几个因素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经常出现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几个因素主要在于:

1.学习态度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学科中的边缘学科,没有任何考试的压力,学不学都不会影响到升学,学生从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小到带课本、整理电脑及桌椅,大到认真听课完成练习,总有一部分学生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自由散漫,各方面习惯都比较差。课堂被这些学生搅得闹哄哄的,尽管不断强调纪律和习惯,但是仍然有学生我行我素,不以为然。每节课强调,下次依然再犯,一节课总是在反复的强调和处理违纪问题中,一节课过去了。

2.课堂气氛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大多会出现两种课堂气氛: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对抗的,大部分学生属于前者。但电脑本身的诱惑力让学生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又由于对游戏的痴迷,因此往往会出现一种假积极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从表面看,学生们在课堂上好像都在积极地参与,对布置的任务也完成得很快,但学生最大的愿望却是:我赶紧做完这个作业,好打游戏,甚至于,有的学生干脆不完成任务,直接打游戏,对学习却是敷衍了事。

3.課堂管理

信息技术课堂有其独特性,电脑设备比较多,经常出现各类硬件设备故障的突发情况,教师疲于应付,不是学生电脑打不开,就是网络盘无法连接,或是键盘鼠标、耳机故障,有时还会出现电路跳闸、服务器故障、椅子坏掉等问题,当课堂出现此类状况,就会打乱老师教学的正常进度,这些都会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方法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经常是老师在屏幕上演示,学生在下面一步一步地跟着学。于是,学生完成了一个跟老师一模一样的作品。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弊端:(1)学生养成了依赖思想,只需模仿就行,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2)课堂气氛沉闷,老师讲得苦口婆心,学生不爱听、不爱学,师生都觉着累,一节课的效率可想而知。

这些问题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展开,如果能够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将对课堂教学效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学生爱玩游戏,爱上网,一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学得乏味?因为教师只注重枯燥的操作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学生觉得没意思,学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首要策略就是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合当前社会热点、切合学生喜好的学习情境。处于这种有生命力和活力的情境中,才能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都得到激发和调动,改变以往学生习惯于在等待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例如,在学习《excel的最大值最小值函数》时,原先设计的练习是死板、没有生命活力的,只是冷冰冰地让学生利用函数求出一个表格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的练习热情可想而知。刚好那段时间我们学校正开展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学生非常关注,课余都在讨论,于是立即把这个热点事件引入到练习中,从任务的来源,选手的名字、得分都来自真实的数据,还有比赛期间选手和评委老师的照片,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被吸引。这个情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知识点蕴含的生活需要,这样,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理解,以后自然而然地也会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仿佛不是在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断获得了生活的成就感。

2.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要理解记忆,难度增大,学生的兴趣就慢慢地降下来。结合新课程“以生为本”的要求,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模式,将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凡是学生能自学学会的,老师一律不讲,所以教师课外要花很多的时间,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导学案、制作微课或学习网站。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乐园。

自主学习的练习要注意难度的适当性,如果难度太大,很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任务就失去了意义,而难度太低,学生就无法提高能力。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保持任务的层次性,例如《会声会影第一课》,基本任务是认识界面、添加色彩、文字、图片,进阶任务是:添加音乐、延长每张画面的显示时间,进阶目的是挖掘学有余力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这样,所有学生都有事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才能达到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分为一个个小组,告诉学生,相邻的同学是“学习伙伴”和“学习小组”,学习伙伴可以“教别人”,也可以“向别人请教”,小组内分工明确,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开展“小组竞争”的活动,能促进课堂形成一种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共享学习的过程,也解决了大班化传统授课的弊端。

3.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通过作品展示,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都能得到充分提升。适当的表扬和肯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尤其是信息技术重视实践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为其提供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

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展示者来说,通过成果汇报,展示学习成果、畅谈学习心得,分享教师点评来提高自己。对于欣赏者来说,在欣赏他人作品时,可以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这样,每节课都安排一个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孩子体验到受人赏识的快乐,它增长的不光是学生的自信心,还有再次回归课堂的热情。

4.完善的学习评价

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

评价不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师生平等共同参与的整个过程,分为自评、他评和师评三方面。每节课填写自评表格,教师能得到测试手段无法获得的过程性信息,如学生的体验、学生的内心活动、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等;他评是学生在欣赏别人作品时的评价,使每个学生能够与他人相互检查、相互要求、自身也会加深认识。当然教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依然具有权威性,学生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学习兴趣和成就感都会倍增。

教师的多元评价不只关注作品和课堂练习完成情况,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量,是充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过程、合作能力、创意设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5.加强有效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使老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电脑教室的学习环境给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取措施预防十分必要。

首先在设备保障上,尽量上课前排除故障设备,确保每位同学的计算机运行良好,避免课堂上此起彼伏的小插曲,打乱了老师和学生的正常秩序,诱发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其次在纪律规范上,每学期第一节专门做信息技术课前动员,告知电脑教室纪律和规则,和学生讨论无视课堂规则的后果,并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强化这些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坦诚的、可亲的态度接纳学生,学会欣赏学生,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催化剂。最后,提高教师自身魅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多些肢体动作,多些笑容,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越来越精炼,课堂简洁清晰。

总之,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课改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胡小英.优化情境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小學信息技术教育,2008

[4]黄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