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身心智力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关系

2017-04-15 08:25荆雪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身心智力初中生

荆雪梅

【摘要】美术教学中如何寻找到有效的针对初中生有应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本文试图从初中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的特殊阶段来阐述美术学习的特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罗恩菲尔德告诉我们美术教育应该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征,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并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进行自我表现。

【关键词】初中生 身心 智力 美术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12-01

如何有“针对性地”而不是“应该性地”选择、设计美术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必须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的心智成长规律有所了解,进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教育对象身上,设计出应对性地具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下面从青少年的身心、智力发展特点谈与美术学习的关系。

1.人的身心发展跟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生理的成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当一个人的身心特点发展到一定时期或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称少年期,也称写实后期,年龄从12岁至15岁。少年期是从儿童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年,生理上迅速成长,心理方面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求知欲特别强烈,是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向上的时期。但是,在人生道路上,他们处于向独立社会成员(成人)过渡的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增加了青少年自我认识以及在教育上的困难。

2.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个体发展的早期、即婴幼儿时期智力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速。早在20年代,平特纳(R.Pintner)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到5岁智力发展最快,5—10岁的智力发展速度虽不如5岁以前,但仍有很大的增长,10—15岁的智力发展速度减慢,14—16岁以后智力发展成熟,与以前相比看不出明显变化。布鲁姆(B.s.Bloom)的研究认为,如果以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的话,那么儿童从出生到4岁已发展为50,4—8岁又获得30,最后从8—12岁获得余下的20。

个体的智力发展不是单调递增的。12、13岁是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整个青春中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智力的深刻性不断发展,青春后期出现了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学生智力发展达到较高水平。16、17岁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智力先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一定年龄时,智力趋于停滞,并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而后又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韦克斯勒在编制成人智力量表时,对1700人进行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20—34歲为智力发展的高峰,以后缓慢下降,60岁以后迅速下降。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在生存中表现出相对独立的八种基本智能,指出多元智能的组合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从而形成了人的不同特质,正是“通过这些智能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了人类能力的多样性”。但是,他还指出“对于每一种智能来说,人类都具有一定的基本能力”①。 这就是说,尽管人的潜能千差万别,但是,都具有开发的一定可能性。他甚至预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我们完全没有重视到这一点。所以教学中,应努力适应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

3.著名的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把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①涂鸦期(2—4岁)、②前图式期(4—7岁)、③ 图式期(7-9岁) 、④写实萌芽阶段(9—11岁)、⑤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⑥青少年艺术阶段(15—17岁)。初中生处于第五个阶段即拟写实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从自发的活动过渡到理性的活动。在绘画时,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形象,但并不十分逼真和完整。画面中出现明暗透视,且能根据远近和心境来运用色彩。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审视成人或者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并且临摹一些艺术作品,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已经包括对艺术风格的感受。

罗恩菲尔德认为,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儿童会自发地表现出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性七个方面的心智成长特征,美术教育应该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征,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并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进行自我表现。

初中学生美术学习反映出如下一些特点:一般能应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来操作实践,在造型、构图、色彩、表现力等方面日趋成熟。对美术作品有了初步的欣赏能力,对美术的社会功能也有了一定的队识。但是,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之间的美术成绩悬殊较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希望把对象描绘得更逼真而客观技能又跟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进步困难,从而产生焦急情绪。他们画面日益拘谨,构图不饱满,造型小而呆板,用尺和橡皮改擦的痕迹随处可见,失去了绘画的信心。中外教育专家,将这种现象叫“潜伏期”、“抑制期”或“青少年危机”、是美术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总之,对人的基本心智成长规律与美术活动关系的研究成果,为美术教师把握学生在特定年龄段中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理解和参与能力分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应干涉儿童美术的学习,不要试图教儿童如何画画,而应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选择适当的表现主题与材料,引起并维持儿童创作的动机,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发展美术能力。

注释:

①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第29-30页,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参考文献:

[1][美]罗恩菲尔德《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沈隆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编著《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2

[4]陈安福编著,《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04月

猜你喜欢
身心智力初中生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给身心降个温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欢乐智力谷
破碎的“豪门”梦让我身心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