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2017-06-11 06:14许婕王晓宇
知与行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理念外交特色

许婕 王晓宇

新的历史起点预示着新时代的来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特别是他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新理念,创建了“四个全面”的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新起点。

一、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新理念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追本溯源,文化自信之所以能够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因为其源自于中国特色的文化优势,而中国特色的文化优势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筑的。

(一)文化自信更基本的力量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世界文明进入新的阶段,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呈现出了各式各样的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文化危机——核能危机、恐怖主义等的出现,世界安全遭受着极大的威胁。因而,对当代文明根基的反思是任何在当代存活着的、能思维的头脑的共同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四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更基本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解决党和国家在改革建设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中国新方案,是应对世界文明危机的新思路。

(二)文化自信更深沉的力量来自对革命文化的传承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我国民眾正遭受着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与此同时,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等问题。正因为对革命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的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因而,亟须唤醒中国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以抵制不良思想,以新形式来重扬革命文化的大旗、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三)文化自信更持久的力量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重要思想,是文化自信更加持久的力量来源。毛泽东通过对文化问题与经济、政治问题的结构框架的研究考察,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文化自信的新理念便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文化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是解决党和国家建设改革中所遇到问题的中国新方案,是新形势下重新唤醒中国人的红色基因、应对世界文明危机的新思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理念。

二、创建了“四个全面”的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了伟大复兴的新梦想

“小康”是中华民族追求大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憧憬,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上升到中国梦,将每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联系起来,让中国梦成为世界梦。从而提升了人民的责任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实现中国梦才能实现个人梦,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社会事业的新境界

全面深化改革使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推进。通过简政放权,让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给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创业机会;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有效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正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稳步发展中不断追求新境界、取得新突破。

(三)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国家迈向新的征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描绘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蓝图,为未来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在法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在党的领导下,多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人民的参与、支持下诞生,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日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执政逐步规范化;民主政治稳步发展;公民法治信仰不断加深;法治氛围日益浓郁。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现代化建设的新主题

当前正处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在迎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世界格局复杂多变,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着如何掌握更多发言权的重大难题。与此同时,党自身建设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风险,全面从严治党是现代化建设的新主题,只有党的自身建设更加完善,党才能具备更加强大的能力去应对国际社会出现的难题以及国内深化改革遇到的问题。

三、开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新起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起点、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案。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维系的本质在于外交,而外交的功能在于缓和、缩小国家之间的政治对抗和冲突,以调节的方式来寻求和平而不是以战争的方式来寻求和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意识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格局;合作共赢新世界观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风范;“一带一路”新战略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气度。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意识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意识是对当今时代的正確认识和准确把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历程。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意识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新趋势,迎接全球化的挑战的体现。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随着技术的转移以及经济资本的流通世界逐渐演变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新思路。

(二)合作共赢新世界观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风范

“合作共赢不仅是我们所要积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还是我们所应该秉持的一种核心理念。”合作共赢的理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合作共赢体现出了我国将中国梦寓于世界梦之中的努力,通过中国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再让世界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决心。“合作”的理念体现的是国家间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共赢”的理念要求的是双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合作共赢在当今时代展示出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全新世界观。

(三)“一带一路”新战略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气度

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沿途各地区、各民族互相交流的历史,秉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中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秉承着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致力于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实现亚、欧、非和太平洋地区的交流和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是沿线国家推进基础社会建设的新机会、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新结合、是合作共赢的新世界观,通过政治互信、经济互通、文化互融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大气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新理念,创建了“四个全面”的新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新起点,科学的认识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迎接即将到来的党的十九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许婕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徐雪野田丹婷〕

猜你喜欢
新理念外交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中医的特色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理念下再启航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