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渗透

2017-07-06 08:56纪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思维渗透小学数学

纪标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了比较大的转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渗透变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教学思维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109-02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存在了很多的弊端,往往教师就是讲授式教学,教师不断地讲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学生自己本身并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模式,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当时确实是把所学的题明白了,但如果出来别的相似题型呢?那学生是否能够轻车熟路的解决呢?接下来,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渗透进行简单的阐述。

二、教师整体把握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学科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面对不同的问题,能够分析出蕴含的规律,并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教什么?怎样教?并不是将教学重点仅仅放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习题上,而是能如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将教学思维渗透给学生。

比如说,我在讲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S=ah,如果将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表面看起来学生确实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但如果这样显然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是应该让学生结合以往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脉络结构。在学这个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形的面积求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转化,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这点的处理上,我利用了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了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利用割补法和方格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样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自己亲身体会感知,实际上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水到渠成的知道S=ah的真正涵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教师想要更好地整体把握数学思维,就要在数额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个方面着手,数学思想实际上就是指的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理论认识,数学方法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不但让学生能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我在讲授二年级上册《小小商店》这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小小百货店,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当售货员,其余的学生作为顾客,进行购物活动。每个学生准备2~3件小物品,标上价钱,并进行分类,组成小小百货店。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进行购物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我会分配小组内人民币的面值不同,比如说一件物品2元3角,有的学生是有两張2元的十张1角的,而有的人只有一张1元的二十张1角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这样学生就更清楚掌握了元和角之间的转化,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四、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数学思维方法,几下我针对几种比较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1.将未知条件转化成已知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化归思想

化归思维是比较基本的思维方法,同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是比较常用的,也就是将一些问题进行转化、合并和归结,将一些抽象问题转化成直观问题,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在我们平时使用的教材中,也经常会出现这种思维方法,利用以往所学知识作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化归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让学生大胆假设,利用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波亚利曾经非常倡导数学猜想的这种数学思维,曾经说过,数学猜想是一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所谓数学猜想并不是天方夜谭,随意猜测,而是结合已有经验和推理而产生的一种数学推理。

想要验证数学猜想的准确性,那就必须通过数学实践,与其直接交给学生知识,倒不如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数学猜想,然后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的模式,让他们的思维想法进行撞击,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更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

3.利用可逆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们知道,可逆思维方法在数学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如果在顺向思维的思考下,并没有寻找到解题思路,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比如说:工程问题,施工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1/8,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26千米,还有120千米没修,求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米?这样就可以利用已知条件找到,全程与1/8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此题的思路。

4.利用数量关系中的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高年级中,会经常出现数量关系的习题,这种类型题经常会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多变的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学生不能够将不变关系抓住,这样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不变关系做为主要的攻破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说,某大棚种植黄瓜和西红柿共320亩,其中黄瓜占30%,后来有种了一些黄瓜,这时黄瓜占40%,后来又种了黄瓜多少亩?在这个题中,学生一定要找到变化和不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来寻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

五、结语

其实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清楚,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的渗透,并不仅仅是一朝一夕的,具有耗时长、见效慢等一些特点,但是如果教师在小学课堂中能很好的将数学思维渗透给学生,那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胜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462-463.

[2]张莉莉. 浅谈小学数学常规课堂中数学思维的渗透[J].教学新视野.天天爱科学.创客教育2014:43-44.

猜你喜欢
教学思维渗透小学数学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