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2017-08-13 11:09吴燕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吴燕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不仅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而且能够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在一次语文小测验时,我出了一道名著练习题:《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智绝”____,“奸绝”____,“义绝”____。结果让我吃惊:能填完整的学生不超过30%。对于“诸葛亮、曹操、关羽”应该说人人皆知,但是学生答不上这道题,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才知绝大多数学生没读过《三国演义》,读过其他名著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当代中学生中,他们自己选择的课外阅读大多是色情、打斗、凶杀等卡通图书或娱乐杂志。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礼仪风尚、经典名著、风土人情、民族艺术等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身上,似乎已难觅其踪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让青年一代继承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是势在必行的。

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步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必须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诗经》《论语》《孟子》《老于》《庄子》《左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案头必备之书。每教读一篇古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領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教师举手投足间的真情流露、深情付出,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然后才能付之于以下几方面在课堂上进行渗透。

一、抓住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中央电视台邓鸣贺的童谣《节日篇》:“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搖啊摇,看花灯,我们一起闹元宵。清明节,雨纷纷,大地开始冒春苗。赛龙舟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七夕节看今朝,牛郎织女会鹊桥。过中秋,蟹儿肥。十五月圆当空照。重阳节要敬老,转眼又是新春到。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福星高照。”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都感到传统节日特别亲切,所以,每当遇到一个传统节日,我都会把学生分为四大组做与该节日相关的活动:一组搜集名人故事、古诗词;一组搜集民间工艺:陶瓷、剪纸、布艺……;一组搜集民间艺术:戏剧、国画、书法……;一组搜集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各种活动及饮食。时间提前两周,然后到节日当天的语文课上,让各组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还可以进行竞赛,请几位老师当评委,并给优秀组奖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将展示的情景写成作文,有时也让学生办一份与节日相关的手抄报作展评。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节日传统文化,而且有了很好的作文素材。

二、加强学生对中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指导

每学期指导学生读一到两部经典名著。在学习经典名著的节选篇目时,我把课本中的节选作为读懂原著的钥匙,指导学生进行选读或全读中国经典名著。教学过程中分解式讲授和训练很少,更多地是从整体着眼进行诵读训练,在诵读中感悟其中蕴涵的博大思想,然后指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如在学习名著《水浒传》的节选《李逵见宋江》和《红楼梦》的节选《贾芸谋差》时,我采用课本中的节选作为读懂原著的钥匙,指导学生课外选读《水浒传》和《红楼梦》,并举办讲故事、写读书笔记、召开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阅读,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渗透了传统文化,还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唐诗宋词元曲,亦或其它古书,轻松愉快地背诵,不作讲解,只是积累,终生受用。教学以外,鼓励学生阅读申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背诵一定的名篇,从中吸取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使语文教学在更好的传统文化认识基础上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可谓丰富至极,这些优秀的篇章和著作不可能全部选入课本,比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的大部分等,学生不可能只学习课本中的经典篇目,更要在课后积极主动地阅读这些作品。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厚的积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三、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挖掘渗透区域传统文化

西北的传统文化有秧歌、安塞腰鼓、剪纸、石窟壁画、脸谱等,是我们的祖先政治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存状态及人文积淀。她以其丰富性及独特性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我们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她,从小扎下民族的根。

课文先行,主线清晰。先让学生学习教材中具有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古诗、词、神话传说等课文篇目后,在教学中,利用语文综合实践课,我从西北由古至今的诗、词、文、楹联、风俗习惯、剪纸、民间戏曲、脸谱、饮食文化等方面设置了专题,进行系列性开发,然后根据每个专题性文化课程的特点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整理开发。在“语文综合实践”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这样,在本次综合性活动中,由教材先行引路,一脉相承,主线清晰。语文由此拓展开去,不断为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地方课程资源,从而铸造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魂。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一次次洗涤着人们的内心,让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很多媒体也对传统文化很重视,经常做这方面的节目,不仅使国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而且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不仅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而且能够弘扬传统文化。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号:GS[2015]GHB014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