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物理“活力课堂”之我见

2017-08-26 09:49陈爱华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串联课堂气氛

陈爱华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即生活。”生活即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亦如是。我认为,在理想的高效物理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扮演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如果教师只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办法,那么所导出的这场戏必定是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那么教师应如何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动起来,营造出一个高效的“活力课堂”?

一、激发师生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活跃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恐惧或排斥甚至讨厌这位老师,很难想象这种教与学的课堂有多少的活力。所以激发师生情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公正无私地爱每位学生,只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令学生信其道。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待与信任,给予帮助与鼓励,这样做能使差生抬起头走路,使优生走得更远。所以,在学生沮丧时,我会轻轻的拍拍他的肩膀。在学生取得明显进步时,我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为他鼓掌。我还经常会在学生的试卷上写上“真棒”“加油!你能学得更好!”“你行的”等话语,有时则是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深受鼓舞,对物理课自然充满期待。另外,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讲起课、说起话来辞恳情切、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这种形象和状态本身就会自然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兴奋起来。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了,整个课堂气氛也会随之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巧用幽默语言,营造活力的课堂气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也曾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如能在课堂上插入一两处精心“炮制”或信口发挥的幽默词语,不但会给学生清新愉悦的感受,而且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传达得充满活力,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学生处在整体严肃而又不失轻松与活跃的氛围中接受到了新知识。

如在讲“串联电路”时,把串联电路比喻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一个被抓住了,别的也跑不了,所以串联电路一个灯被烧坏了,其它用电器也跟着遭殃(不能工作)了。利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轻松地认识了串联电路及其特点。在帮助学生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时,则这样讲:“一对相互作用力,就是你跟我,我跟你相互之间的作用情况,只有两个物体存在,不允许出现第三个物体,否则就是第三者插足,破坏你我相互两个物体之间的感情,也就不能叫做相互作用力了。”学生听到“第三者插足”后,发出了羞涩而会心的笑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如把“焦耳”戏称为“烧焦的耳朵”,用“小肚鸡肠”“弥勒佛大肚能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来理解“比热容”的大小,用“儿子长得像爸爸,而不是爸爸长得像儿子”来强调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的逻辑关系,也是我在讲课时展露的一点点小幽默。巧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三、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習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营造活力课堂。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有趣的物理情景:物理问题都是某种物理情境呈现的。所以要想尽办法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情境中某些现象的疑问,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新课知识的学习中去,让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成为“活力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时,先让学生一边说话一边用手触摸自己的喉咙。在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先对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在五十年代,美国曾用一架超音速飞机做噪音试验,当时有10个人为了一笔可观的奖金甘愿作试验品,结果当飞机从他们头顶上空掠过时,他们全部被飞机的噪音所击毙。在学习“平面镜成像”之后,我请学生来照照“不一样的镜子”,当我亮出了藏在黑袋子的一个又大又新的不锈钢饭勺(正反两面刚好是一个凸面镜和凹面镜)时,学生们都惊奇地叫起来,纷纷“中计”,争相用饭勺观察自己,就这样兴高采烈地进入了新知识点的学习中。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串联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