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英语分层作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26 09:52叶菲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口语分层

叶菲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对我国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思想是对教师处理个体差异的教学启迪。笔者根据目前所任教学生的现状分析,并再次研读了有关“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深受启发,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英语作业进行了分层化的实践和探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综合情况的评估,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A层:英语学习优等生,学习兴趣较浓厚,学习自觉性较强,基础较扎实,接受较快,口语较好。B层:英语学习中等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但基础相对不那么扎实,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口语一般。C层:英语学困生,兴趣较低,基础薄弱,懒于开口,接受和学习能力差。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1. 把握好定位

分层作业是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因而在设计作业时应始终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比如A层学生在掌握核心语言的基础上,应有更高要求,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灵活使用核心语言,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实践能力。B层学生在掌握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背诵相关话题的范文,提高其对语言活用的敏感性。C层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在针对C层学生的作业上应该以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词汇、短语的熟悉与记忆,课文的熟读、朗读等,让C层学生不至于因为难度太高而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2. 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学生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程度上,在性格特征也有很大不同。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学生较为活泼,也富于想象力,在英語学习上敢于开口去模仿,在课堂上大胆说英语,在家里大声读英语,善于表达,其在英语学习有一定的优势。而有的学生比较文静,羞于开口,不够自信,即便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往往也是比较不自在不自信,不够开放,三言两语。因而在作业设计上,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例如,学习了第二单元“My week”之后,笔者让A层次学生完成一篇描述自己周末生活的作文,完成后以口头方式去表达。这对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训练;B层学生是要求设计迷你图画书,可以只是以独立的句子配上简单图片的形式去展现自己的周末,并以口头或是投影方式呈现。对于B层学生这个难度有所减低,能达到完整句子的理解和运用目标;而对于C层学生则是给出一篇周末话题的图文并茂的阅读,主要涵盖课本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让学生理解关键信息并完成选择题。

3. 布置可供选择的家庭作业

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应该要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作业更多采取的是“一刀切”形式,即教师布置统一的作业任务和要求,然后希望学生都能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鲜明,使得这个期望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也使笔者相信实施分层作业的必要性。在分层作业化的策略和方法上,还包括布置可供学生去选择的家庭作业。

三、组织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合作互助

小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在知识掌握层面,其合作与互助的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除了课堂,在作业上也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合作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参与的广度得到提高,加强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培养合作互助意识与能力,也有利于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发挥各种的特长。如擅长组织和领导的学生可担任学习小组组长,通知组织组内小组学生的共同学习,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和班级氛围,以助促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复习期末口语测试题时,组织学生建立起由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而成的小组。期末口语测试包括了“我会答”“我会说”“我会读”“我会唱”“我会演”五个环节。布置口语题复习作业时,则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分工去完成各个环节的内容。

小学五年级英语分层作业化的实践,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既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带来的启迪,也是对学生英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尊重与照顾。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口语分层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