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英语“三案三备”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7-08-26 08:48朱志权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集体

朱志权

面对《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探讨教师备课新模式,研讨教学活动的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我们教研组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尝试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在传承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初步构建了“三案三备”的模式,并进行了质的研究。

一、规范流程,探讨“三案三备”的备课模式

1. 分工单元备课,形成个案

开学初,科组长先组织全体英语教师听专家解读整册教材,明确每册书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同级的英语教师根据该册的教学话题和功能进行各单元知识整合,接着同级教师把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按单元划分,由不同的教师完成第一度备课,具体内容由各年级备课组长分配,原则上每位教师分到的数量差不多。完成第一度教案后,各个负责教师提前一周把教案上传给组内的其他教师,达到资源共享。这样分工合作,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

2. 小组集体备课,形成共案

在同级小组备课时,首先由主备人说课,说教学理念,分析该教学内容在整册课本和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对教材的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分析现阶段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习习惯,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说基于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教学方法与措施;设计教学程序,预设教学情景,教学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突现;说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由组员发表意见,通过全组讨论达成共识后确定集体教案。

3. 个性化补备,形成特色

集体教案形成后,它不是“经书”,并不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做到绝对的“照本宣科”“不走样”,教师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個人教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学。我们每位教师都从自己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结合。

二、建立框架,构建“三案三备”的管理模式

“三案”遵循了集体备课的原则和方法,传承了集体备课的优点,是集体备课形式中的“个性补案”,“三备”则完善了集体备课的不足。“三案三备”的备课管理模式必须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英语教学“三案三备”的管理模式包括流程、实操、管理评价以及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行动研究。

1. 校级备课管理

学校教导处负责对备课活动进行规划、指导、监督、评议。我们编制《三度备课暂行管理办法》《教案检查登记表》《优秀备课组评比表》等,明确三度备课的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对各个备课组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指导。同时,不定期召开三度备课经验交流会,学期末对各个备课组三度备课落实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优秀备课组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

2. 备课组备课管理

备课组是最基层的备课单位。从分工备课的落实、集体定案的研讨、个性补案是否及时,到反思修案是否到位,备课组长需要进行全程的检查和指导,并进行登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在集体定案的基础上进行个性补案,并写好教学后的反思,由备课组长交叉进行检查,作为教师工作量的检查依据)。

3. 师徒结对备课管理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我们制定了师徒结对备课活动计划,致力于问题的发现和诊断、认识教师的特长与优势,引导他们专业成长。青年教师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交流。徒弟制定学习计划,向师傅汇报学习心得,师傅则指导徒弟如何更有效地备课和上课等。这样,师傅既可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和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