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培训教学模式探得

2017-08-26 23:20苏壁郎
师道·教研 2017年8期
关键词:范本碑帖用笔

苏壁郎

摘要:近年随着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政策实施,书法师资力量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集中全省高校书法师资力量,大面积地开展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自2014年以来,我省陆续培训近万人次,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在举办这些培训活动的过程中,针对被培训教师的需要,要尽可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有限培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书法教师;培训模式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包涵了传统哲学、美学的核心内容,在我国文化传承传播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第一点第九条:“……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的书法师资极其紧缺,因此,中小学教师的书法培训工作亦显紧迫。有必要探究其教学方法、模式。

一、学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书法专业出身的教师人数较少,多数中小学校没有专设书法教师岗位,因此很多学校往往会指派美术教师、语文教师兼任书法教师,美术教师一般同时肩负学校的板报、宣传、排版等工作,语文教师有让学生进行规范、美观汉字书写的教学任务。这两种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与书法学习能相互补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亦有少部分学校由物理、数学等其他科目老师兼任书法老师的。

中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任务可以分两个层面:一个是普及性书法教育层面,主要用于书法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教学等,需掌握基本的书法史知识,要有一定的楷书技巧,还要具备关于文房四宝、落款和用印等知识;一个是专业应试的书法教育层面,即应对书法专业高考的教学,要求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古文字学常识,对篆、隶、行等各种字体审美有准确的了解并均具备一定的书写水平。

一般来说,中小学很少开设纯理论的书法欣赏课,大部分学员迫切需要书法实践方面的指导。但对书法理论学习的要求不急迫并不意味着书法理论不重要,培训班应多安排书法理论讲座作为补充。

二、书法培训能解决的问题

学员大部分无书法专业基础,个别学员凭个人兴趣临摹过一些经典碑帖。但对所临碑帖的审美类型不清楚,用笔无方法,结体技巧单一,章法失控。对书法的很多认识不正确,实际上应按零基础来授课。这类培训以公派进修为主,进修的教师涉及请假,调课等问题。一般在五天左右。刨去第一天的书法史及书法常识讲授,再去掉末尾一日做简单的创作练习,真正临帖时间约有三天。如下图:

即使是挤压理论课的时间,安排得再紧凑一点,临摹的时间不过是四天,涉略多种碑帖显然不可能。且同时学几种碑帖会造成学员学习思路紊乱,多端寡要。如能集中时间对某一种经典碑帖进行深入临习,则较有把握让学员掌握一种碑帖的章法、结构特征、笔法要点等。其学习过程可以简单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初学笔法,手眼皆拙,使转不明,提按失控。但经授课教师示范,略知用笔步骤,但操作仍觉困难。(2)第二阶段:用笔渐趋平稳,字大小渐能控制。用笔平直胜前,但用笔细节仍难刻画到位。大体能控制字的大小。(3)第三阶段:用笔细节渐渐丰富,开始兼顾结体的美观,但往往长短失度,顾此失彼。(4)第四阶段:开始能简单控制结体和用笔,但对结构的穿插、避让、奇正等变化未能准确表现,用笔虽能有一定的技巧细节,但动作略嫌生硬不自然。

每个阶段以一天计,即使在教与学都非常高效的情况下时间仍显紧迫。学到第四阶段实际上是临习某一碑帖的入门层次,遗留问题交由学生在将来的书法实践中逐步解决。另外,除培训课中讲解书法史概论、文房四宝、落款、盖章等基础知识外,宜在晚上进行文字学、书法美学、碑帖版本、书法理论文献等知识的讲座作为增益。

综上所述,实际上能够为学员解决的问题只有三点:(1)对某一种经典碑帖能进行比较深入的临摹并依据该字体简单创作的能力。(2)对书法史发展脉络有简单的了解。(3)对文字学、书法美学等知识有简单的概念。

这种培训较适合帮助学员解决关于书法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至于培养学员应对书法专业高考的教学,因所涉问题多,需要另有长期的书法培训才解决。就不在此赘述了。

三、具体的教学方式

1. 控制培训班师生比

培训班学员与教师比例在20∶1以内较好,即一名授课老师每次授课学员不应超过20人,以1名教师20个学员半天3个小时计,除去集中讲解的时间,分到每个学员身上单独辅导的时间不足9分钟。如培训班配有助教,则可再酌量略略增添学员人数。书法学习注重个体研习,因此控制学员人数始终是进行师生良好互动、因材施教的关键点。

2. 选临摹范本

选取临摹范本要考虑四样因素:一,笔法较规范,随机性小。二,取经典碑帖原拓或墨迹高清影印本作为临摹范本,取法乎上,字体接近原作大小更好。三,根据学员兴趣选择。四,根据学员能力选择,初学书法的学员一般以楷、隶为主,如个别学员书法基础较好,可以选择笔法复杂的范本临摹。

3. 书法实践教学方法

参考上面所论,可以总结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①要求学员选定一种字体即始终临摹,不允许在学习中途替换临摹范本。②临、创字体大小要尽量接近所临碑帖原本尺寸。不同尺寸的字手臂用力部位不同。比如临欧阳询的字一般不超过4厘米,多运指。颜体则可以写到8厘米以上,指腕兼运。③为学员指示正确的用笔方法,不断纠正学员的笔法错误并牵引他们深入学习用笔细节。这要求授课教师要能快速发现学员的兴趣和书写习惯并适时引导,具备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时推进学员的实践水平的能力。④为学员总结所临字体的结构规律、章法审美要点,通过培训的临摹作业和创作作业持续灌输正确的结构、章法观点。要求学员临、背结合,理解到的用笔、结构的知识要马上通过实践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并不断修正这些记忆。遇有反复出错的笔画、结构则回头参考原范本。反复实践。

4. 学员作业要求

对学员作业的量一定要有最低保证,不然的话学习效果无法保证。每日学员临摹作品应不少于6张4尺对开。要求字体大小正确,点画到位,字距、章法合度。初学进步快,只要字字用心,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张一个样。培训期结束前要求学生交两至三张的4尺对开的创作。字体要求与临摹作品一致。

结语

总言之,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教学方法一定要考虑学员的实际需要、书法基础、培训时间等因素。把准确的内容以准确、快速、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员,便于他们做好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也为他们将来书法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統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01.26.

[2]于军民,张雪琴.论高师书法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7期.

[3]虞晓勇,郑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策略与基本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第40卷第1期.

猜你喜欢
范本碑帖用笔
找不同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碑帖硬临
碑帖硬临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1《洛神赋图》:爱情范本,古典绘画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