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与全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2017-08-27 02:47杨院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七氟醚全麻丙泊酚

杨院平

(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麻醉科 内黄 456300)

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与全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杨院平

(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麻醉科 内黄 456300)

目的:对比分析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与全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给予全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下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均较低,但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全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术中知晓

术中知晓是全身麻醉下的严重并发症,指患者在手术期间恢复意识状态,并能在术后回忆与术中有关的事件。调查显示[1],成人全麻手术明确发生术中知晓约0.42%,可疑术中知晓约0.41%。虽发生率较低,但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者进展为创伤后应激紊乱,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孙晓红等[2]学者指出,麻醉史、麻醉方法、ASA分级是发生术中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法对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与全静脉麻醉下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94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麻醉分级)为Ⅰ~Ⅱ级,排除合并意识障碍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4810.46)岁;体重47~84 kg,平均体重(60.475.22) kg;ASAⅠ级19例,ASAⅡ级28例。B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2810.58)岁;体重46~82 kg,平均体重(60.245.42) kg;ASAⅠ级18例,ASAⅡ级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0.5 h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均未进行BIS监控。

1.2.1 A组 予以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麻醉:七氟醚初始浓度为8%,氧流量为6 L/ min,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6 mg/kg。维持麻醉:术中持续吸入2%~5%七氟醚,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0.3 μg/(kg·min)。

1.2.2 B组 予以全静脉麻醉。诱导麻醉: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6 mg/kg、舒芬太尼0.3~0.4 μg/kg。维持麻醉:静脉微量泵入丙泊酚2~5 mg/(kg·h)。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言语应答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知晓情况。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对患者进行询问,问题如下:你手术入睡前能想起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醒来后能记起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上述两件事之间有没有其他事?你入睡后做梦了吗?术中您感觉最糟糕的事是什么?根据回答情况判断有无术中知晓。术中知晓评级:0级,无术中知晓;1级,术中听觉感知;2级,术中触觉感知;3级,术中痛觉感知;4级,术中麻痹感知;5级,术中麻痹及痛觉感知。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比较 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比较(min,

表 1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比较(min,

组别 n 呼之睁眼时间 言语应答时间 拔管时间A组 47 7.523.14 B组 47 13.542.11 9.222.02 10.47 4.25 t 10.628 16.114 6.967 P<0.05 <0.05 <0.053.26 16.722.47 15.84

2.2 两组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术中未发生知晓病例,知晓率为0.00%;B组患者出现术中知晓2例,其中1级1例,3级1例,知晓率为4.26%。两组知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普遍认为麻醉程度过浅为术中知晓发生的直接原因。研究显示[3],由于女性、儿童对镇静类药物代谢速率较快,女性术中知晓发生率高于男性,儿童高于成年人。因此,选择有效麻醉方式进行适度麻醉对降低术中知晓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全静脉麻醉常采用丙泊酚等短效麻醉药进行麻醉维持,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等特点,若用药过程中未注意药物衔接,易导致部分时段血药浓度不足,麻醉深度变浅,引发术中知晓。此外,丙泊酚全静脉麻醉对循环系统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易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出现麻醉过度假象。毛正新[4]研究指出,单纯全静脉麻醉仅对大脑皮层具有抑制作用,无法有效阻断边缘系统、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因而具有增加术中刺激引发大脑皮层兴奋可能性。故在没有采用BIS监控等预防措施下,全静脉麻醉术中知晓无法避免。

七氟醚是一种吸入型麻醉药,用于麻醉诱导时具有起效快、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且不受性别影响。且用于维持麻醉时,对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加上血/气分配系数较低,有利于麻醉深度评估与控制,降低麻醉过度或麻醉过浅状态的发生。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麻醉药物,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1.2倍,半衰期仅1.0~1.5 min,持续输注可有效维持麻醉深度,且不会造成蓄积[5]。两种麻醉方式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及呼气末瑞芬太尼浓度,保持血压、心率稳定,利于术后恢复。

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两组知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下患者知晓率低,且患者麻醉后恢复快,同时在无BIS监控下,七氟醚吸入2%以上不会发生术中知晓。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待临床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两种麻醉方法下患者术中知晓发生率均较低,但七氟醚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1] 李朋仙,赵艳,郭向阳,等.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15(3):269-271

[2] 孙晓红,崔常雷,韩树海,等.老年患者全麻发生术中知晓的相关因素与防治[J].中国老年学,2015,35(5):1432-1434

[3] 侯涛,胡利国,康芳,等.全身麻醉术中知晓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17(5):540-542

[4] 毛正新.全静脉麻醉输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阿芬他尼对术后疼痛、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 18(24):140-141

[5] 李立晶,张建敏,王芳,等.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21-23

R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10

2017-05-10)

猜你喜欢
七氟醚全麻丙泊酚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