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7-09-14 18:28姜新许娜张译心刘莹莹林雪常影秦迎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课程

姜新 许娜 张译心 刘莹莹 林雪 常影 秦迎新

当前医学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面临诸多困境:校园文化不浓厚、实践教育机制不健全、文化教育过程不连续、医学生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差、教育定位不明确以及扶持力度不够等。科学地审视这些现实的困境,倡导创新创业教育联系性,更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大对优秀项目的扶持力度等方式,加快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提高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医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创新创业医学高校困境路径一、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相对起步的时间较晚。医学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相关的竞赛、课程以及实践基地建立等手段方式的采用极大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大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教育的实效性不是论文、项目的数量,而是其质量。医学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绩同时,更应清楚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二、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1.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

医学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少文化氛围。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視。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及相关领导、教师的考评等方面游离于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师评聘之外。在医学高校中存在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清楚的现象,特别是与教师的考评没有联系起来,使得部分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可有可无,专业课程或是考评相关的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冲突时,创新创业教育少做或是排在其后。

2.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不健全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脱节现象严重,特别是创业实践课程疏于形式,没有起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效果。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教师缺乏,在医学高校中由于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很难聘用到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授课教师。从事创新创业的高校教师通常是专业知识丰富、但创新创业经验缺乏,授课通常采用案例或是相关政策、法规的讲解,而创业的经验、经历分享不够。由于实践教育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3.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环节不连续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是阶段性的,应该是连续性的,并且创新创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高校阶段。医学高校的医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用考试的分数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课程的设置基本以升学考试为基础,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医学生在毕业之后也很少有机会再次接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仅局限于高校教育阶段,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短暂的高校学习阶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医学生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差

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在教育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的实效性。医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点,对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培养有一定的排斥,认为医学理论和操作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人,所以不应该创新,只要规范性重复实施即可。没有形成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认知,缺少主动学习、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

医学高校中各个专业的医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毕业之后的发展,因此,对于医学高校来说,对于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其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活动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两种能力培养的分离,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是有影响的。

6.创新创业扶持不充分

医学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和高校,医院、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的不多,创新创业资金相对不够充足。政府和社会为高校医学生提供的创业政策等主动性不强,通常把高校作为创业的主体,创业政策的制定与医学生创业需求之间的吻合度不够,限制了创业教育规模。产学研一体化体系还不健全,医学生项目的申报常注重可行性,实践项目的宽容性不够,后期验收督察的力度不够。

三、完善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路径选择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

(1)加强基础教育中创新教育

深化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在基础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让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打破高考定终身的观念,将人人可创业、处处有机会的认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递给学生。

(2)加强社会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可逐步向终身化教育过渡。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相关教育资源的方式更加方便和快捷,创新创业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虚拟平台,数字网络平台等资源,在接受高校教育的时候可以使用,在毕业之后,也可以查询应用。使步入社会、想了解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培养自身能力的人群有机会再次学习。

2.培养全新的教育理念

(1)培养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学生创新创业的意向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与指导能力。对于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立,医学高校既可以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在医院、企业中选取优秀的人员,担任实践课程的讲授;也可将年轻的专业教师,放到医院、企业中锻炼、了解医院和企业运转的方式,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加强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产学研三方面教师的交叉培养,方便医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2)明确创新创业的专业定位

大学教育要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弄清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医学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为突出专业的特点服务,绝不能各个医学专业采用相同或是相近的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失去原有的教育目的。

(3)建立、健全配套的实践课程和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创新创业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依靠授课的教育方式是很难满足学生创业实践的需求。实践的课程突出医学专业的特色,根据不同专业的教育目标,设计不同的实践课程,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3.加大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高校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载体,是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输出平台。医学高校加强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的引入资金,提高创业资金的使用率;建立配套的政策,鼓励师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业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促实施,保障创新创业项目高质量的运行。

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校教育的应用,促进了医学高校的教育改革的步伐,但仍是任重道远。将创新创业教育早期化、终身化,强化高校领导和师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在扩大创业的扶持手段方法的同时加强项目运行的监管,使创新创业教育良性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需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积累创新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63-66.

[2]郑晓毅.高等学校移动互联网创业教育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04):449-451.

[3]徐晓辉,兰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06):161-164.

[4]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6):140-144.

基金项目:201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教研重点课题项目(JGJX2015C82)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光影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小心这些美丽陷阱!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