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数教学 培养“几何直观”

2017-09-16 04:38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3期
关键词:几何直观画图苏教版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顾 健

探究分数教学 培养“几何直观”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顾 健

“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大核心理念之一,《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几何直观”不但是学生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的必备技能,可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而且是攻克数与代数难题的得力武器。本文拟以分数教学为例,探究“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

一、试卷调查与分析

笔者统计了六年级下册一份模拟试卷的测试结果。

表1 六年级下册模拟试卷测试结果统计表 (测试总人数:232人)

由上表可知,该卷中填空题的错误率最高。以下题为例:

许多学生往往惑于“3米”、“四次”等量词,忘记了题中隐含的“图形”,以致得出错误答案。笔者认为,这正是学生们欠缺“几何直观”能力所致。

二、改进教学

上引例题属“数与代数”领域,这一领域相对抽象,理解较难,而利用“几何直观”将抽象的数学对象直观化,能够变虚为实、化繁为简,有助于学生破题、解题。

(一)使用模型

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事数学化后,其本身的几何背景往往被虚化于焦外,变得抽象而不易把握。教师可以借助适当的图形模型,把抽象问题形象化。

仍以前题为例,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把“3米的铁丝”看成单位“1”,画出一条线段。题中要求“剪四次”,即将此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时,第一问就转化为“其中的一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答案显然是据此,第二问自然迎刃而解。

(二)画图训练

画图示范,是教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惯用的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大多能较好地模仿。但当他们独立解题时,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就往往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究其原因,一是懒于画图,二是以图形描述题意的能力尚有不足。针对上述情况,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1.诱发学生画图的意愿

画图解题最初往往是教师的要求,而非学生自觉。只有当它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时,教学才会水到渠成。适当的诱导,特别是解答难题时的“现身说法”,更能激发学生画图解题的意愿。以下是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画图’”课堂教学的片段:

出示例2。

提问:你能想清楚数量关系解决这题吗?

……

提问:你想到哪里想不清楚了?

生1:想着想着就混乱了。

生2:开始觉得挺简单的,想到面积增加18平方米,就想不清楚了。

师:人的想象是具有局限的,当我们想不清楚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生:画图。

……

教师不是把“画图”直接塞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了想象的基础,学生知道哪里有困难、想不清楚,从而产生画图的需求,这种需求越强烈,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越能走向画图的本质。

2.教授必要的画图技能

有画图的意愿而缺乏相应的技能,画图解题只能是空谈。教师应示范并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图,帮他们养成基本的画图技能。

在苏教版“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中,如何准确画出线段图是其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示范画出“今年班级数是24个”后,询问“今年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怎么画?去年班级数怎么画?通过这种层层设问,学生逐步掌握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3.培养画图解题的习惯

答题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直观图形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切实认知到直观图形的价值,逐步养成画图解题的习惯。

(三)读图训练

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解释的抽象问题时,直观图形的效用就凸显出来了。直观的现实情景和几何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愿,但对图形中数学信息的理解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多加训练。表1就反映了学生读图能力的不足。

1.借助图形表征概念

【片段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2)”。

图1

图2

通过三种层次的比较,明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一份就是该图形的虽然纸片的分法、大小、形状不一,但都符合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连接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借助这些图形,学生能直观地感知不同情境下的进行抽象概括,建构的模型,让的“几何直观”形象深入人心。

2.借助图形表征算理

【片段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

师:你是怎样想的?

3.图形表征数量关系

【片段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师: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

师:怎么表示?

生:把线段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5份是男运动员,剩下的是女运动员。

师:你能看着线段图再说说题意吗?

师:仔细观察线段图,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有怎样的关系?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时,我们借助了图形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分析问题训练。

“几何直观”的价值在于帮助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几何直观”,就是用图形描述和表征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把握问题情境中的信息,从整体上理解问题,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加强“几何直观”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抽象出直观模型、画图、读图,更要求学生能借助“几何直观”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想象,进而洞察问题的结构和关系。

(五)体悟思想。

借助“几何直观”分析问题的过程,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核心就是“数-形-数”的转化。

当学生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意识,遇到问题时能自觉地利用图形来解释或说明,表明他已具有一定的“几何直观”意识。无论利用何种载体,只要能不断锻炼学生自觉借助图形“说话”的意识,都能有效发展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

猜你喜欢
几何直观画图苏教版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几何直观——数学教学的应然之道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分析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