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现异常,要警惕肠癌发生

2017-10-26 17:24于荷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裕民肠癌大肠癌

于荷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大肠癌可无明显症状或患者仅感到隐约不适,但随着肿瘤发展,其症状也会随之逐渐加重,而排便的一系列情况更是大肠癌的“晴雨表”,那么,早期可根据哪些排便异常信号来协助诊治大肠癌呢?

排便异常情况可能预示肠癌发生

本刊记者: 排便时出现哪些异常状况,可能提示有发生肠癌的可能?

何裕民:首先是习惯改变,这是判断是否患上大肠癌的较重要和明显的早期信号。一般表现为持续便秘和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有大便不尽感,但没明显原因能解释;其次,形状改变,大便稀烂或伴有黏液或血性黏液,或大便中带明显血丝,或排出黑便,也可能出现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第三,排便费力或时有便意,却无大便解出,或排便后总是感觉还有,但就是排不出;第四,不明原因便前或便后腹痛,表现为腹部固定部位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除了以上排便異常,如再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或低热等全身症状,或有用力按压腹部隐约感到肿块,若有以上1~2项症状,且持续3天甚至1周以上者,应立刻检查,尤其是有大肠癌家族史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便血是大肠癌早期的最典型症状

本刊记者: 为什么观察排便情况能及时了解是否有患上大肠癌的可能呢?

何裕民:胃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食物进入人体后,由胃部进行消化,在小肠被吸收,最后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由结肠和直肠排出体外,由此可见,一旦结肠或直肠内壁长出肿瘤,会影响必须经由肠道排出体外的粪便,改变其质地与形状。

另外,肿瘤表面与正常的肠黏膜表面是完全不同的,正常排便不会引起肠黏膜破损出现便血,但若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后却极易出血,所以,便血是识别大肠癌早期病变的最典型症状。一旦发现这一“危险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等。

此外,几乎所有的肛肠肿瘤发生出血时,粪便检查都不会表现为单纯血便,多数患者的粪便中一般会混有脓细胞和黏液,故排便时出现脓血便和黏液便时,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分清痔疮便血与肠癌便血

本刊记者: 痔疮和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类似,且都会出现血便情况,因此,分清是痔疮出血还是大肠癌出血显得尤为重要。

何裕民:一般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排便时擦伤患处导致的,且血液大多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而大肠癌患者的大便则是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晚期大肠癌患者不仅常见脓血便,且伴有强烈的恶臭气味,这都可以和痔疮患者区分开来。患痔疮多年且常出现便血的人群应当更加重视大肠癌的筛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刊记者: 谢谢何教授的讲解,我们下期见!

猜你喜欢
裕民肠癌大肠癌
周裕民
一周五天吃烧烤, “烧烤达人”患肠癌
毛泽东:匡裕民受了一惊,蒋介石丢了一县
荀子的经济思想
大便带血与肠癌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