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现状与改进分析

2018-01-17 13:09胡向明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

摘 要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完善德育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教育方法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而且对于改进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德育;小學管理;小学教育

德育是现代小学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精神文明建设和管理水平。我国素质教育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常常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智育为上、分数第一”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德育还很难被真正重视。

一、小学德育现状的内外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德育的尴尬境地,也离不开内因与外因这两个因素。内因是指影响小学德育建设的内在因素,它包括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教育者掌握的德育内容与施教方法等。外因是指影响小学德育建设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一个已经形成的事实存在,内因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外因,即外部环境的创造与建设则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来实现的。通过外因的改变,强化对内因的作用,从而使小学德育被真正重视、被积极改善,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基本思路。德育建设必须以外因为抓手,以内因为基础,创新外部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德育水平的提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二、影响小学德育建设的因素分析

对于学校的德育建设工程,必须全面分析,重点突出,只有抓住了要害,才能够提纲挈领,促使德育显效提升。为此,必须彻底分析影响德育建设的因素。

1. 思想因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道”即“大道”,包括是非观、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学校作为育人机构,其首要工作是德育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育者与管理者把自己的职业简单化,教师认为只要讲好课、提高分数就是优秀教师;管理者认为只要勤勉工作、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好就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也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优秀学生,从而将德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加之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教师师德师风日益低下,学校的德育建设基础受到严重干扰,德育很难取得实效性提升。

2.环境因素

著名的“泡菜理论”认为:不论你是萝卜、白菜还是土豆,只要进入我的泡菜缸,出来就是一个味。“泡菜理论”强调,人受环境的绝对影响,什么样的环境将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学校处于德育建设的前沿,往往有着良好的德育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德育的魅力,雕塑着自己的德育情感。学校生活的五天,是优质培育期。而星期六、星期天休息,学生回到家中,却会感受到另外一种氛围,难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抵消,甚至产生负效果。这就是著名的“5+2=0”模式,致使学校德育功亏一篑。

3.客观因素

首先是德育的方法问题。方法影响着效果。良好的育人手段对提升育人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我们目前的学校德育,存在着简单化一、强制灌输、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德育形式过于呆板、教条,不符合小学生生动活泼的性格特点,导致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其次是内容问题。小学德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内容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但小学德育内容不具有儿童特点,体现不出儿童文化,是显著的成人教育模式和内容,从而导致“小孩听大课”。这不仅不能提升德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得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对策研究

1.加强重视

德育不被重视不仅是学校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可以花钱补课、缴费学艺、报班训练,但没有人报班学德育。因此德育必须是一项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事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真正地重视德育,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学校德育建设、小学生德育不仅是教师的事情,更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任务,是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全校员工必须要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德树人,以身立教,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教育,才能使德育建设结出硕果。

2.改进方法

孟子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小学德育建设必须选择适当的办法,才能提升育人效果。“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教师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要改进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内容入手,将德育内容儿童化、兴趣化、游戏化,创造出“我想学、我要学”的儿童德育环境,让环境影响人、教育引导人、方法激励人,促进德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涛,刘德环,曹红云.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29).

[2]李桂华.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4(24).

作者简介:胡向明(19724— ),男,广东韶关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