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女性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2018-01-19 03:48王戬萌徐文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原发性炎性脑出血

何 鹏 陈 玲 王戬萌 徐文浩

(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孝感 432100)

脑出血是临床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有研究〔2~4〕报道高血压、吸烟是脑出血的高危因素,吸烟与高血压有确切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原发性高血压又与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及致死率密切相关;炎性因子参与脑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通过监测不同病情吸烟女性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及实验分组 随机选择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体检、就诊及住院女性180例,分为正常不吸烟女性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5.6±3.9)岁,n=25〕、正常吸烟女性为实验1组〔平均年龄(56.3±5.4)岁,n=25〕、不吸烟原发性高血压女性为实验2组〔平均(57.8±4.2)岁,n=40〕、吸烟原发性高血压女性为实验3组〔平均年龄(56.8±6.1)岁,n=40〕、吸烟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女性为实验4组〔平均年龄(52.9±4.5)岁,n=50〕。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出血,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排除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试剂及仪器 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Trizol、引物、RT-PCR试剂盒购于塔克拉生物有限公司。Biotek Epoch酶标仪(美国);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型号ABI7300,美国);Biometra PCR扩增仪(美国)。

1.3标本采集 5组受试者均在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1 500 r/min,10 min,分离血清待测。

1.4检测指标

1.4.1血清炎性因子IL-2、IL-6、TNF-α蛋白含量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2、IL-6、TNF-α的蛋白含量,首先酶标板封闭40 min,洗涤3次,3 min/次;加入待测样本80 μl/孔,37℃60 min,洗涤3次,3 min/次;加入酶标抗体80 μl/孔,底物显色3~5 min,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20 min内上Epoch酶标仪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方法操作。

1.4.2IL-2、IL-6、TNF-α mRNA水平的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引物序列由北京鼎国生物有限公司合成。IL-2:正义:5′-GACGCTG-TAAGTCACGAAGGAT-3′,反义:5′-CGTAGCTTCTAGCCTGCAGG-3′,产物212 bp;IL-6:正义:5′-ACAGATGTAGCGCATGCTAT-3′,反义:5′-TAGCTGTAGCTGGTACGTG-3′,产物239 bp;TNF-α:正义:5′-GGTGATCGGTGCCAACAAGGA-3′,反义:5′-CACGCTGGCTCAGCCACTG-3′,产物173 bp。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

2 结 果

2.1各组血清IL-2、IL-6、TNF-α蛋白含量比较 实验1、2、3、4组血清中IL-2蛋白含量依次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TNF-α蛋白含量依次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各组血清IL-2、IL-6、TNF-α mRNA水平比较 实验1、2、3、4组血清IL-2 mRNA水平依次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1、2、3、4组血清IL-6和TNF-α mRNA水平依次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各组血清IL-2、IL-6和TNF-α蛋白含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实验1组比较:2)P<0.01;与实验2组比较:3)P<0.01;与实验3组比较:4)P<0.01;下表同

表2 各组血清IL-2、IL-6和TNF-α mRNA水平比较值)

3 讨 论

在脑出血的众多发病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原发性高血压能加重机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二者相互作用导致恶性循环,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死率密切相关〔6,7〕。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反应炎症,其中细胞因子网络(IL-2、IL-2R、IL-6和TNF-α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应激反应,细胞因子参与脑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8~10〕。

目前研究〔2〕已经证实,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够损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吸烟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且吸烟与高血压有确切的剂量-效应关系。吸烟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严重性日趋明确,但其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IL-2水平下调、IL-6和TNF-α水平上调,炎性因子IL-2、IL-6和TNF-α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监测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女性血清中IL-2、IL-6和TNF-α的含量,可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预防、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1段淑霞,刘 涛,王戬萌.尼莫地平对不同时间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7):1065-7.

2向全永,潘晓群,吕淑荣,等.吸烟与高血压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1):1129-31.

3郭宗强,孙同文.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77-8.

4蓝少勇,吴传喜,林 东.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5):124-5.

5王文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43-5.

6张 玲,张 蕾.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7):905-8.

7黄 俊,黄江燕,吴钧芳,等.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4965-7.

8秋 楠,党小军,张越林,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L-2、sIL-2R表达意义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4):21-2.

9张越林,刘 瑄,师 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及IL-2、sIL-2R表达的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6):555-7.

10张明伟,彭 俊,刘 阳,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2):138-40.

猜你喜欢
原发性炎性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