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水平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

2018-01-19 03:48李亚娜李亚莉刘厚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气道

李亚娜 李亚莉 刘厚颖 程 伟 时 黛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患者在细菌毒素、反复感染的作用下,处于焦虑和缺氧的恐惧中,导致机体长期处于应激和高分解状态,加剧了能量的分解和消耗〔1〕;且部分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受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等原因,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研究指出〔2〕,营养不良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1个月再住院率增加和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为氧化应激〔3〕,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水平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7例,女44例;年龄65~92〔平均(73.53±7.37)〕岁。病程1~21年,平均(7.48±2.64)年。依据微型营养评定法进行营养状况评定,评估分为总体评价、人体测量、主观评定、膳食评定4个部分。总分<17分为营养不良组(n=20),男15例,女5例,年龄67~91〔平均(72.46±7.11)〕岁,病程1~21年,平均(7.56±2.81)年;17~24分为营养不良危险组(n=47),男31例,女16例,年龄65~91〔平均(73.07±7.06)〕岁,病程1~21年,平均(7.32±2.55)年;≥24分为营养良好组(n=74),男51例,女23例,年龄66~92〔平均(73.90±7.58)〕岁,病程1~21年,平均(7.29±2.96)年。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障碍等消耗性疾病;④严重的精神疾病。3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氧代谢情况。①采用肺功能仪测量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F)、大通气功能(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均连续测量3次取最佳值,并用实际值/预计值(%)表示,以消除其他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②采用血气分析仪测量动脉血酸碱度(pH)、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合指数(CaO2)、氧摄取率(ERO2)、摄氧率(VO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

2 结 果

2.13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营养良好组MMF、MVV、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危险组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见表1。

2.23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3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PaO2、PaCO2、SaO2水平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危险组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见表2。

2.33组氧代谢指标比较 营养良好组SvO2、CaO2、ERO2、VO2均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和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危险组均显著优于营养不良组(P<0.05)。见表3。

表1 3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与营养良好组比较:1)P<0.05;与营养不良危险组比较:2)P<0.05;下表同

表2 3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表3 3组氧代谢指标比较

3 讨 论

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多存在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精神抑郁、焦虑、外周肌肉萎缩、长期剧烈咳嗽等全身性症状,增大体内能量的消耗〔4〕。且老年患者基础免疫能力显著衰退,因此随着疾病的进展,体内能量消耗巨大,20%~7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同时,患者气道长期堵塞导致肺泡弹性回缩力降低,耗氧量和呼吸功增大,机体长时间处于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状态影响电解质紊乱和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对营养物质的氧化利用和消化吸收产生影响〔5〕。

肺功能是临床中常用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体内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氧化失衡,氧化作用能够导致蛋白质、DNA和膜脂质遭受损伤,促进机体释放大量炎性介质,进而对肺组织、气道、全身多处系统产生损害,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6〕。已有研究指出〔7〕,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骨骼肌萎缩的症状,此类患者的肌管和成肌细胞的直径较健康人群小,且肌管和成肌细胞的蛋白质羟基化水平升高,患者存在蛋白质羟基化现象,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且患者机体由于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机体需要将过剩的氧化物清除,增强了密码子TAC代偿性,加重了患者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失衡,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同时,营养不良会降低呼吸肌功能,降低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减弱呼吸道纤毛动力作用,导致患者肺部反复发生感染,气道结构和气道功能受到损伤,影响肺部功能;而患者气道阻力较大,肺部顺应性降低又会增大其呼吸肌做工,增大机体耗能,造成机体缺乏营养成分,形成恶性循环〔8〕。肺部顺应性降低,会导致肺部细胞及肺泡可逆性降低,影响肺部弥散能力,加重肺气肿等症状,此时患者机体内收缩蛋白和肌肉蛋白由于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而分解过度,造成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萎缩,导致呼吸肌疲劳,影响肺部功能〔9〕。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氧利用率与其营养状况均存在相关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能够促进康复。临床中可适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帮助机体恢复通气和气道黏膜的防御能力,降低肺炎症反应,抑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发生。

1Sekine Y,Fujisawa T,Suzuki K,etal.Detec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ommunity-based annual lung cancer screening:Chib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ung Cancer Screening Study Group〔J〕.Respirology,2014;19(1):98-104.

2徐萍利,江程澄.固本养肺活血方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528-9.

3关大庆.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营养状况对生活质量评分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1):73-4.

4Figueiredo D,Gabriel R,Jácome C,etal.Caring for people with early and advanc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how do family carers cope〔J〕?J Clin Nurs,2014;23(1/2):211-20.

5黄潘文,文 红,张 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CAT 评分等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8):1398-400.

6孙 伟,黄永刚,许 玺,等.免疫肠内营养对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4522-5.

7彭顺刚,卢建刚,曾秋蓉,等.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2):261-4.

8蒋雪莲,钟 萍,黄成亮,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氧化应激能力与肺功能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1):40-5.

9吴桂英,张 葵,张湘燕,等.参芪补肺汤对慢阻肺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9):4696-9.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气道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