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诊断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2018-01-19 03:48张遵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枕叶顶叶颞叶

王 路 张遵城 董 华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天津 300211)

阿尔茨海默病(AD)具有一定隐匿性,好发于老年期、老年前期,是引起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1〕。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在病发早期易因未接受临床诊治而被忽略,易被误诊为老年正常衰老问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因此,早期诊断、干预治疗AD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分析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早期诊断AD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AD患者为研究组,均符合入选标准。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60~80〔平均(70.60±5.9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20±1.30)年。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人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0~83〔平均(70.35±4.80)〕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AD相关诊断标准〔3〕;②无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③无脑出血、糖尿病、高血压等情况;④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4〕:①存在抑郁症、血管性痴呆及其他类型痴呆者;②脑肿瘤、外伤及其他病变引起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积水;③临床资料不完整;④年龄<60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入院时均接受99mTc-双半胱乙酸(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仪器型号:GE Infinia Hawkeye SPECT/CT,SPECT为双探头。受试者在检查、诊断前24 h内禁止食用烟酒、咖啡及影响检查的相关药物,如镇静安眠类、组胺类药物〔5〕;同时受检者在检查前一晚需保证良好的睡眠,并在晨起时维持空腹状态。受检者口服400 mg过氯酸钾,将脉络丛、甲状腺及鼻黏膜摄取、分泌TcO4-阻断,30 min后静脉注射适量的99mTc-ECD 740 MBq(20 mCi),并在注射前到注射后5 min内用眼罩蒙住双眼,耳塞堵住双耳,15 min后开展局部的脑血流灌注断层现象〔6〕。指导患者采仰卧位,将头部固定,设置矩阵为128×128,且总计数均超过6×106,将探头旋转360°。每3°采集1帧,检测脑组织的净计数超过5×104/帧,共能采集120帧,且每帧采集时间为25 s。然后将原始数据传送至计算机进行衰减校正,图像重建,获取的数据由核医学科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并将视觉分析结果汇总,同时经层面叠加,将各脑区的左右对称感兴趣区(ROI)圈定,后对其和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RAR)进行计算,半定量分析各脑区的局部脑血流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 研究组中有9例(15.0%)为双侧颞、顶叶血流灌注减低,12例(20.0%)为单侧颞、顶叶血流灌注减低,14例(23.3%)表现为沟裂宽、皮质薄等非特异性变化;对照组无双侧颞顶叶血流灌注减低、单侧颞顶叶血流灌注减低,表现完全正常者24例(40.0%)。研究组颞叶、顶叶血流灌注减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额叶、枕叶、基底节、丘脑低灌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半定量分析脑血流灌注 研究组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右侧额叶、右侧枕叶的脑血流灌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侧额叶、左侧枕叶、双侧基底节、双侧丘脑的脑血流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n(%),n=60〕

表2 两组SPECT检查的脑血流灌注情况比较

3 讨 论

AD存在显著的发病隐匿性,日常生活内常难以察觉,不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导致病情延误,病程延长,增加治疗难度〔7〕。研究显示,SPECT在检测痴呆神经变性过程具有高度敏感性,能辅助临床诊断AD、明确分期,同时能帮助临床医师鉴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D和其他类型痴呆,利于分析认知功能变化的生理、病理和神经解剖基础,便于监测药物治疗反应〔8〕。研究发现,轻度的AD脑血流低灌注主要见于患者左顶区下部,而中度AD的双顶叶、颞叶区的皮质后部及枕叶前部、扣带回后部存在明显低灌注,且额叶区的低灌注弱与上述区域〔9〕;同时AD患者的扣带回后部存在明显的低灌注,而额颞叶痴呆患者无此征象,因此可根据扣带回后部的低灌注鉴别两者〔10〕。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同时兼具形态影像、功能影像检查优势,在认知科学、脑功能研究中逐渐得到开展与应用。

本研究结果提示颞叶、顶叶低灌注是AD患者的重要特征性表现,而双侧颞叶、顶叶的低灌注是AD的主要特异性SPECT表现。根据神经定位的诊断学分析发现,顶叶作为对侧半身躯体的感觉皮质中枢,能对患者躯体感觉信息进行相关组织与比较、综合、分析,并能整合各方面信息,从而形成完整度高的知觉概念。故顶叶是负责人体认知功能的重要皮质区。AD患者具有明显的注意力障碍及计算力障碍,其中注意力和多种认知功能存在密切关系,而此表现和顶叶功能障碍关系密切〔11〕。颞叶主要负责语言、记忆、听觉功能,AD存在的早期言语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智能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均与颞叶、顶叶的边缘系统功能存在相关性,故颞叶、顶叶的功能神经元减少或缺乏可能是引起AD的主要特征性症状。根据尸检的大体病理学结果发现,AD主要征象表现为弥漫性脑萎缩,是出现最早、敏感性最高的AD指征,受累最为严重〔12〕。同时本研究结果提示AD脑血流低灌注状态主要表现为颞叶、顶叶是最易受累脑区,且其脑血流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健康老龄人,呈增龄性改变。因此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能作为临床诊断AD的重要功能影像学方法。

1郭 超,孟 博,梅 兵.阿尔茨海默症伴性行为紊乱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720-4.

2孙 洋,童亚伟,崔德华,等.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4;14(3):217-23.

3张道龙.《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0-3.

4Kwakkel G,Kollen BJ,van der Grond J,etal.Probability of regaining dexterity in the flaccid upper limb:impact of severity of paresis and time since onset in acute stroke〔J〕.Stroke,2015;34(9):2181-6.

5李鸿萱,刘丽敏,毕丽梅,等.人参补精安神方在老年痴呆症辅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16;38(22):3460-2,3465.

6邹 琼,曹素娥,袁 超,等.99mTc-ECD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训练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6):932-5,954.

7汪 婷,沈 军.生活方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96-8.

8Martiner-Aguayo A,Rocha A,Rojas N,etal.Testicular adrenal rest tumors and Leyding and Sertoli cell function in boys with classical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7;92(12):4583-9.

9杨淑贞,刘婷婷,邱 进,等.脑血流灌注SPECT/CT显像与脑MRI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6;36(3):232-6.

10俞英欣,王晓风,韩晓琛,等.脑血流断层灌注显像评估颅内动脉闭塞患者的血运情况〔J〕.转化医学杂志,2016;5(3):155-7.

11Güler S,Utku U,Aynaci O.Early clinical signs,lesion localization,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unilateral symptoma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4;23(7):1908-14.

12吴章英,钟笑梅,陈辛茹,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3):175-81.

猜你喜欢
枕叶顶叶颞叶
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后发生枕叶梗死的影响因素①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成人枕叶体积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人顶叶体积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颞叶癫痫患者全脑皮层厚度分析
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信号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53例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