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2018-01-28 04:26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小学生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庞 瑶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指导阅读,以读学写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课内阅读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课外阅读辅导。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往往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去了解本课以外的知识。这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书籍,这样就会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向学生推荐《鲁迅全集》;学习了《美猴王》,就向学生推荐《西游记》等。课内阅读打基础,课外阅读求发展,让学生凭自己在课堂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语文报》《小学生作文报》等报刊杂志,选读有助于课内学习的书,比如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资料书,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辅导书,优秀作文选等。选读开阔知识眼界的书,古今中外,文学科普,通俗历史,天文地理,生活百科。如思想较强的《红岩》《铁道游击队》等,知识丰富的《海底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等,趣味性的《格林童话》等,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另外,选择思想健康书,充实学生的头脑,使学生从书中学会做人,通过阅读材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点,如通过课文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黄山奇石》等课文扩大和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会产生热爱和自豪的情感。学习《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学生会从形象描写中逐步懂得事物的善恶美丑,促进其健康观点的发展。动员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各种故事、童话、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历史知识、人物传略等,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通过组织学生朗读、讲故事、编故事、讲心得等多种形式,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量,让他们在阅读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逐渐使学生形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素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读中生趣,趣中求写

新课程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那么浅显易懂,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富有节奏的韵文、古诗……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煽情”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领学生去感受阅读的乐趣,拓宽写话的视野,提高写话的水平,享受成功的喜悦。

1.趣从求中生。随文写话要讲究时机,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 这样的巧妙练笔,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

2.趣从动中出。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动是一切景物的生命”。任何一门艺术,都要昭示一种生命的流动,一种动态的旋律,他才是真正美的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老师及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融读、写、说、演于一体,在师生自主、积极和融洽的多向互动中,才能“教”出智慧,“习”得智慧。 这样的形式使阅读、练笔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趣从异中来。随文写话容易落入千篇一律的模式之中。因为题型僵化,学生只会照搬,不思创新,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同时导致学生思路闭塞,内容机械,既缺乏创新意识,又激不起训练兴致。因此,老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随着教学进程,设计多种多样的练笔。这一练笔环节,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乐于表达。 这种改编练习,创造空间大,学生很感兴趣。这不仅是卓有成效的吸收、内化、积累知识的过程,而且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过程。

三、广泛积累,以读引写

1.积累词语,充实写话内容。低段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同时,也要求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词语,正是学生写话的基础。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运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运用词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比如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

2.品读句段,学习写话方式。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的基础,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低年级小学生写话训练应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模仿心理特征。 入选教材的课文篇篇生动、有趣,文中一个个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皆可作为写话训练的范例。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这个资源,引导学生仿写。比如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3.读文赏图,画写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说话、写话。三部曲之三:拓展文本,想象写话,提升思维。比如看图说话,先说后写,给了学生写话的素材和充分的思考吸收时间,对写话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效果。指导写话时,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拘泥于图画本身,要能够看到画面以外的东西,使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条件,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教师要遵循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先识字再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知识并结合阅读进行写作训练,只有这样,阅读才能真正为写作提供条件,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这两柄“利剑”,相信一定会“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小学生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一枚词语一门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