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观察

2018-01-30 04:41钟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老年性股骨置换术

钟声

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创伤性疾病[1]。在以往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通常采用保守疗法,但临床研究表明, 保守治疗法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各34例。A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5~78岁。B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4例;年龄64~7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全面术前检查, A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 行硬膜外麻醉;将骨折端复位,以股骨大转子顶点3~5 cm处为切点, 沿股骨纵轴做切口, 切口长度为3 cm, 将臀中肌以及阔筋膜切开, 选择1枚导针从大粗隆顶点开口处打入开展扩髓操作。将PFNA主钉沿着导针插入, 利用C 型臂透视以及瞄准器作为辅助观察, 将导针打入股骨颈中下1/3处, 之后选择1枚股骨颈螺旋刀片将其打入, 进行加压锁定, 利用瞄准器辅助锁定远端螺钉。对伤口进行常规清洗, 防止引流管, 缝合切口。

B组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行硬膜外麻醉;做改良髋关节外侧切口将髋关节囊充分暴露出来, 将髋关节囊切开, 截骨取头, 在操作时要注意保留大粗隆部位以及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块及其附着的筋膜;之后进行大粗隆、小粗隆复位, 选用合适钢丝固定。开始扩髓, 扩髓完成后将远端塞置入其中, 如果小粗隆部位发生骨折,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加长型的股骨柄假体;如果小粗隆部位没有发生骨折,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普通股骨柄假体。将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完成骨水泥注入髓腔内, 在髓腔中插入假体, 安装双极头,安装完成后将髋关节复位, 复位完成后对切口进行负压引流,缝合切口[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早期、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69±7.81)min, 术中出血量为(120.36±17.23)ml, 术后引流量为(70.25±13.67)ml,均明显优于 B组的 (63.84±7.59)min、(131.54±18.26)ml、(81.56±14.29)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s)

注:与B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术后引流量(ml)A组 34 120.36±17.23a 52.69±7.81a 70.25±13.67a B 组 34 131.54±18.26 63.84±7.59 81.56±14.29

2.2 术后并发症 A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 明显低于B组的17.65%(6/34)(P<0.05); A组患者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 明显低于B组的23.53%(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 常发人群为老年人。目前, 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PFNA内固定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4-7]。

PFNA内固定术是PFN固定术改良后的新型髓内固定技术, 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5,8]。这种手术方式更加符合生物负重力线的要求, 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9]。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为患者在术后早期能够进行负重活动, 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利于患者康复[6]。两种手术方式各具优缺点, 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 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0]。

综上所述,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 术中出血量较少, 手术时间较短, 术后早期并发生发生率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1] 董建彬, 王智勇, 芦浩, 等.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骨伤, 2015, 28(3):245-251.

[2] 戴海, 黄宗贵, 徐应龙.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广西医学,2015(2):247-248.

[3] 杨延伟, 邓少林, 刘金标, 等.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四川医学, 2015, 36(8):1110-1113.

[4] 叶茂, 邹毅, 李桂财, 等.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山东医药, 2017, 57(30):73-75.

[5] 王国胜, 魏宁波, 曹明宇, 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2):121-129.

[6] 凌坤, 邵明, 贾德卫, 等.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主钉植入方法探讨及早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7,14(24):96-99.

[7] 赵磊.用PFNA内固定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1):130-132.

[8] 王春利, 陶树清.髋关节置换和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中国药业, 2012(a02):159-160.

[9] 张振兴, 王荣, 潘丕春, 等.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齐鲁医学杂志, 2017(2):192-194.

[10] 周强.比较PFNA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2):63.

猜你喜欢
老年性股骨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