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零翻译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2018-02-13 18:27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源语言源语音译

李 婷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全世界,不但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需要[1-2]。我们知道中医的经典著作都是古汉语编写而成的,有时直译、意译等传统翻译方法无法快速、准确、简洁地翻译中医术语,而大多中医术语句式工整、言简意赅,“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在翻译中也要尽可能地把这种语言美体现出来,这时零翻译作为一种采用源语言符号的逆向翻译策略,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精髓[3-5]。

1 零翻译提出的背景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提出了“翻译局限性”的概念,并从语言学和文化学两个方面对语言的不可译性加以佐证。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卡特福德指出:源语言文本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译的,而不是绝对可译,同样也不是绝对不可译。”翻译的对等性取决于源语言和目标语在同一情境下的可交换性。当译者无法在目标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中创造功能意义上的情境特征时,就会导致源语言文本无法被翻译,同时也就出现了语言的不可译性。邱懋如教授[1]认为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省译);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音译和移译)。”即零翻译包括省略法,音译法和移译法,在邱教授之后,众多学者针对零翻译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邱教授提出零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扩充,如刘明东[2]把省译、移译称为“绝对零翻译”,把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甚至把归化称为“相对零翻译”。另一类是对零翻译的概念进行严格限定。如罗国青[3]认为零翻译指在译入语中采用源语图形与语言文字符号,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去理解译文,即移植和音译,而其他翻译方式并不属于零翻译范畴。零翻译可以作为传统翻译方法的有效补充。

2 零翻译在中医术语中的应用

在中医英译实践过程中,零翻译运用省译、注音策略快速地将医学术语传递给目标语读者[6-8]。零翻译具有简约性,不需要语言层面上的转换,仔细斟酌后直接借用源语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使术语的传播和接受变得更加便利,并且丰富了目标语[9-10]。下面就零翻译策略在中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归纳如下:

2.1 省译 省译指的是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有些中医术语在英文中译不出来,英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换言之,省译是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是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英文语言习惯的词。比如:没有阴也就无以言阳,没有阳亦无以言阴。译为Yin cannot exit alone without yang and vice versa.(词组vice versa代替后面的句子)再比如:阴阳离绝,经气乃绝。译为:Separation of Yin and Yang results in exhausting of essence.(两句合为一句)。

2.2 移译 移译是指将中医术语中的一些词汇直接“移植”到英语翻译中,即把源语中的词语原封不动地移到目标语中。如六腑-six fu-organs,中医学对三焦的称呼——孤府的翻译,solitary fu-organ。

2.3 音译 音译是根据中医术语的发音译成英语的翻译方法。中医中有些术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合适的对应词,尤其是有些常用的中医术语以及一些同名意异的术语,采用音译的办法。例如:五脏的2种较常见的译法,一是“ five viscera”,二是“five zangs”。“viscera”是西医“内脏”之意。中医五脏——心、肝、脾、肺、肾与西医“内脏”是不同体系的概念,具有很大的不对等性。但是,作为总称,最能保留“脏”全部中医意义的翻译应该是“zangs”。还有:阴阳→Yin yang、藏象→Zang xiang、气→qi、元气→Yuan qi、寸关尺→Cun Guan Chi。中医术语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来翻译,直接采用音译,能够最忠实地传递中医文化意蕴。

2.4 直译加注 中医中的一些术语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可以先直译或音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给予解释或说明,这样不仅可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例如,“金破不鸣”指的是由于肺肾阴虚致使肺部燥热,阴津无法上润喉部而使声音沙哑的一种病证,酷似敲打一面破钟所发出的声音。有的译者不了解中医文化,直接译为“a cracked bell can never sound well”,读者读了仍不明白。如果采用直译加注法就能更好的传达中文和中医文化信息,“A cracked bell can never sound well,figuratively referring to hoarseness due to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l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中医术语零翻译探索的意义

吴建国等[4]研究表明:“零翻译”对于保留原语的形式和思想意义,打破因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可译性难题,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价值。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在中医术语翻译中,零翻译把中医医学的传递当作首要的目的,不仅保留了中医术语的本质,同时能使中医术语与英语翻译的功能对等,被英语使用者接受。虽然零翻译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仍然要在其使用过程中保持慎重的态度,以免造成汉语的混乱[11-12]。随着中医术语的发展,零翻译也将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不只在中医术语翻译领域有一席之地,还将在其他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源语言源语音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