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基于大别山革命文化视角的分析

2018-03-07 08:1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别山革命价值观

卓 爱 平

(1.陆军军官学院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系,合肥 230031;2.安徽新华学院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合肥 230088)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4“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1]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点,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大别山在漫长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锻造出的革命文化,所彰显的超越时空的精神张力,永不褪色的历史价值和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成为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营养剂”。

一、大别山革命文化是构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因子

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丰厚滋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革命文化基因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共生共荣。丢掉了中国革命文化,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割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

(二)大别山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大别山源”

大别山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革命斗争实践的文化结晶,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形态。其作为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先驱的地位,是由大别山处在“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历史方位所决定的。[3]在灿烂辉煌的革命文化谱系中,大别山与井冈山、湘鄂西相映生辉,共同构成中国革命文化的“源头”。

(三)大别山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所铸就的思想理论成果和物质文化成果

大别山革命文化作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大别山人民创造的文化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为直接理论来源[4]1515,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植根于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既吸纳了大别山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又在大别山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再生再造、积淀转换,形成具有多元特质并具有鲜明地域文化风格和气派的崭新文化形态。大别山革命文化既包含理想信念、革命道德情操和奉献牺牲精神等非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也包含厚重的物质文化资源。既有有形的文化载体,也有无形的文化精神。简言之,大别山革命文化是与党领导的民族复兴中国梦相适应,能够被我们今天开发和利用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成果的综合体。

(四)大别山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之献身的主流价值观

大别山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记忆、中国革命的发展坐标,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滋养,是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深邃思想性相统一的本色文化。大别山革命文化的形成浸透着大别山人民为革命奋斗的鲜血。据不完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研究大别山人民面对巨大牺牲无怨无悔、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不能不承认是革命文化的力量,为大别山人民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别山革命文化特有的精神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今天,战火硝烟已然散去,但大别山革命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理想信念的导向、道德教化、陶冶情感的育人功能,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深深地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成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座“富矿”。

二、大别山革命文化是滋养新时代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搭建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1]37革命文化要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承担起文化使命,就要深度挖掘革命文化蕴含的价值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一)大别山积淀的非物质精神文化资源是大学生锤炼和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意志品格的思想资源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要让作为主流价值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思想认同、心理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革命文化在思想上进行有力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5]。并强调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事业就固若金汤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承革命文化”。[6]19在大别山革命文化中,大别山精神作为由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凝结而成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认知、自觉的价值实践具有重要价值。那么,什么是大别山精神?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体现在哪里?目前,关于大别山精神的概括林林总总,比较权威的解读主要有三种:一是大别山河南信阳地区有关领导和专家概括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十六个字[7];二是大别山安徽六安地区有关领导和专家凝练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万众一心、永跟党走”十六个字[8];三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蒋建农总结的“信仰坚定、团结奋进、朴素务实、担当奉献”十六个字[9]。尽管上述三个“十六字”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大别山精神诠释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由于在中华文化软实力族谱中,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最优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别山精神作为构成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精神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其所彰显的强大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具有引导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觉的强大文化价值。

(二)大别山革命文化蕴含的厚重革命历史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别山革命文化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柄利器。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罔顾历史事实,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告别革命”的幌子,用墨写的谎言、颠倒黑白的手法,抹黑党史国史、丑化党的领袖,扭曲和解构党领导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光荣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图动摇与摧毁革命文化承载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品格,颠覆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严重扰乱青年的历史认知和思想认识,如果放任自流,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就会从根基上被彻底摧毁。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歪理邪说作斗争,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丑恶面纱,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史实说话是最有力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别山“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血写历史[3]4,无疑是教育青年学生,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翻开尘封的历史,大别山是大革命失败后黄麻、商南、六霍起义的策源地,红1军、红4军、红25军、红28军等主力红军的诞生地,红25军北上长征的出发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4 支队、第4 师、第5师华中敌后抗战的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的主阵地,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立足地。从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到坚守大别山3年游击战争的红28军,从战斗在鄂豫皖华中敌后的新四军到千里跃进的刘邓大军,从《八月桂花遍地开》到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著名歌曲……大别山镌刻的许多不朽传奇,蕴含着许多振聋发聩的思想理论突破,饱含着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凝聚着许多感天动地的伟大创新。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锐意创新的发展史。文化看似无形,实则力量无穷。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别山革命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内心的一种知识、信仰和普遍的价值认同,它的精神内核与精髓,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诋毁、妖魔化言行的不二法门。不仅具有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启迪人的强大思想功能,也提供了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豪的强大底气。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具有重要价值。

(三)大别山革命文化丰硕的物态载体是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

大别山革命文化是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把钥匙。大别山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革命老区苏区多,重要党史人物多,为革命做出的牺牲大、贡献大,革命文化价值高。大别山得天独厚的革命文化物质载体,直接体现革命文化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中国革命正确性的客观证明,也是一笔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财富。翻开大别山革命斗争史,在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中共一大5位代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位主席。在全国十大将军县中,大别山占有湖北红安、大悟,安徽金寨、六安,河南新县等5个将军县。走出了陈锡联、韩先楚、洪学智等469位开国将军。走进大别山,处处留有革命文化遗存。安徽境内有六安皖西革命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县和金寨县红28军军部及重建旧址等;河南境内有信阳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罗山县铁铺乡红25军长征出发地等;湖北境内有黄冈市麻城革命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等。大别山珍贵的革命旧址,将军故里、战役战斗遗址、革命文献、革命文物、纪念场馆,作为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物态表现形式,承载了大别山28年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实物见证,革命文化的信息记录,也是传承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触摸大别山革命实物文化,感受实物释放出的力量,很容易唤起大学生高尚的情感和强大的价值认同感。对澄清大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物态载体,是一笔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多得的有形资产。

三、大别山革命文化是一部 “以文化人”的 “教科书”

青年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6]34。高校是青年的聚集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10]106大别山革命文化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连,如何用好大别山革命文化这部思想政治文化“教科书”,让大别山“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1]36,在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上打上印记、赓续传承,形成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文化力量?

(一)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要向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聚焦用力

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校要做好利用革命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这篇“大文章”,必须在夯实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上下功夫。大别山革命文化是根植于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先进文化,也是吸纳了中华优秀文化思想营养的特色地域文化。大别山革命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的要素,革命文化的恒定力,决定其具有植根塑魂、荡涤心灵、启迪心智、规范行为准则的重要功能。对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保持政治坚定、思想道德纯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革命文化的存留和延续不是自动的、天然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宣传和教育的。当前,社会思想观念日趋活跃,价值取向多元,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处在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交织、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混杂的环境中,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求知求美、成长成才成功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大学生也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文化渗透的重要对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移位。而一旦价值选择潜移的方向偏离正确方向,就会坠入谬误的深渊。

高校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激浊扬清,强基固本、铸魂育人的强大助推作用,就要树立抓革命文化教育就是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走出对地域性革命文化的狭隘性认识误区。破除在角色定位上把大别山等地域性革命文化“看小”,认为摆不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大台面”的片面认识;破除把大别山等地域性革命文化教育形式“看偏”,简单地把运用地域性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同于搞文体活动的错误认识;破除把大别山等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看旧”,认为革命文化年代久远,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是多余的认知困局。从关注大学生价值选择,成才愿望实际,现实和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出发,把革命文化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抓手。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的文化熏陶、文化培育、文化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感悟大别山革命文化的思想营养,培养健康情趣、固化良好心理,历练远大志向、养成优秀品格。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正确方向发展进步,使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选择与社会和时代主流同频,与党和国家对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要求同步,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

(二)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需要与时俱进的表达形式

“大象有形,文化无形”。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大别山革命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文化的传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形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的主流媒体形式,这无疑对革命文化的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使大别山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同向同行,必须采用新媒体这一符合时代文化传承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和“网络一代”认知特点的表达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1]6因此,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全天候、广覆盖、跨时空、互动性的特点和优势,借助新媒体呈现方式上的多重复合性特点,无疑是高校做好新时代传播革命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运用大别山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要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喜闻乐见的现代表达形式,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鲜活的方式“活化”大别山革命文化内容,丰富大别山革命文化传播的时尚元素,赋予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新的时代气息。把大别山革命文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价值、高尚道德的教化价值、健康情操的陶冶价值、人格力量的凝聚价值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价值传导给学生。让大别山革命文化有形或无形、外在或潜在地作用于大学生身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滋养心灵、纯正品德、增长才智、健全人格的效果,实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价值观的引领与倡导。

(三)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需要文化传播者用心呵护捍卫

在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环境里,革命文化既可能因时间的洗礼更加醇厚,也可能因岁月流连、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被淡化淡忘、戏说亵渎。近年来,恶搞文化盛行,如最近出现的《黄河大合唱》和《国歌》恶搞版,就是恶搞文化对革命文化黑化的典型案例。值得深思的是,恶搞《黄河大合唱》和《国歌》绝非个例。大别山革命文化受大众文化日益凸显的商业属性和娱乐属性的影响,也面临因岁月的流逝而被不当解读、随意解释和虚化解构的危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人生目标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如普遍有爱国报国的热情,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普遍期盼公平公正,但存在是非观念不清等问题。因此,高校运用大别山革命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承担革命文化教育的组织者、传播者,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坚守政治纪律,把革命文化传播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显微镜”涤浊扬清,着力提升革命文化教育的水平,确保传播的大别山革命历史不被歪曲,革命先辈的英灵不被玷污,革命文化的精神宝库不被污染。

(四)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需要穿越时空隧道的红色场景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12]红色场景是已然的历史遗存,却具有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可多得的价值观教育资源。运用好这笔资源,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运用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局限于书斋、校园,流于灌输已有的结论,而要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回到历史现场。在实地追寻先辈足迹,目睹革命遗址,触摸革命文物,聆听革命故事,解读革命英模烈士,在真实可信的参观见学中吸纳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非凡特质,在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场景中感悟革命先辈拼搏进取的顽强意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知荣明耻的优良品德。在实践中领悟理想信念、牺牲奉献、苦乐荣辱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考人生哲理,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

(五)发挥大别山革命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要把开展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军队提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提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的要求。[6]43这无疑也为新时代高校利用革命文化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科学遵循。革命文化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所表达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高度一致,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开展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大别山革命文化是题中应有之义。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思路,形成培育的合力。[6]34在主题教育的组织实施中,要保证主题教育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就要把引导大学生端正价值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既注重宣传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又不搞空洞的说教,既坚持高品位又注重大众化,既讲通俗又不媚俗。要使大学生在主题教育中能够形象生动地感知、感悟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真谛,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大别山革命文化的熏陶,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从而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身做人的标准、道德规范来践行。“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1]5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3] 习近平:行程万里,不忘初心[J].中国老区建设,2016(4):4.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学习路上十句话 看习近平如何“治军布局”[EB/OL].(2014-12-17)[2017-10-29].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6224850.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大别山精神[DB/OL].[2017-10-29].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5%88%AB%E5%B1%B1%E7%B2%BE%E7%A5%9E/6010973?fr=aladdin.

[8] 六安市确定“大别山精神”表述语[EB/OL].(2016-12-02)[2017-10-29].http://www.luaninfo.com/News/lanews/2016/12/02/074503731162.html.

[9] 时秀敏.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EB/OL].(2016-04-23)[2017-10-30].http://news.dahe.cn/2016/04-23/106758518.html.

[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1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7-02(2).

猜你喜欢
大别山革命价值观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又见大别山
再见了,大别山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粉红革命
同处大别山,差别为何这么大?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