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W关联理论探究新闻文体中隐喻的特征
——以党的十九大会议报道为例

2018-03-07 08:1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听话者隐喻关联

孙 莹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语用学与认知不可分离,无论是需要理论构建还是进行运用分析。人类之间的语言交流并不是通信卫星与电视台接收塔之间的“编码—发送—解码”的简单模式,而是将特定语境下的“推理”作为一种“酶质”渗透于“编码—发送—解码”的对话模式中,方可达到真正的交际意图。[1]20世纪80年代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关联理论,其认为人类通过言语符号进行明示及其推理,而满足彼此的需求就是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或意图。使用言语符号的人类双方之间之所以能够满足彼此,就是因为正确解码了言语符号的明示内容和推理到了言语背后藏匿的信息,这一活动之所以默契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称之为“关联认知”的模式,即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倾向于自动处理那些具有关联的信息,话语理解过程涉及心理表征的推理和计算。[2]33

本文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载体,使用关联理论作为指导,在新闻语篇语境之下对“隐喻”现象进行深度挖掘。

一、认知语用学下的隐喻现象

语言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隐喻是一种非常态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可以理解是一种语言编码方式。在语言学领域里,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3]12220世纪后,语义学的出现将隐喻引入了新的研究视域。然而非常矛盾的是隐喻用之于语言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而为之提供新视域的语义学却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语言研究,在研究语义时,语言需要被抽离出语境来接受研究。当此变成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困难时,语用学的出现,代替语义学成了隐喻研究的新背景。

语用学简言之,就是一门在动态的语境中研究语言的使用的学科。[4]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都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但是,比起语义学,语用学强调语境。也就是说,语用学研究语言的意义一定是与语境相联系。语境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人”所构建的。“人”既是语境的创建者,也是特定语境的语义释义者。而人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其用来交际使用的语言只是他用来表达目的和意图的载体。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语言的表面意义与交际意图却不完全对等。[5]78那如何辨别真正的交际意图呢?无疑,此时的语用学在整体分析语言时就具备了更为强大的阐释力。例如,“You are an apple in my eyes”仅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它的意思是“你是我眼里的一只苹果。”如果运用语用学理论,我们就会把焦点投射到说话者在某种语境下特意用“an apple in my eyes”的隐喻手法。如果从认知的角度去看待“隐喻”,它其实是一种更间接的认知目标物的方式,认知过程就是从目标域向源域的映射过程。因此,仅站在认知语用学视角,交际者虽然可以解码隐喻话语,却不能够完全完成交际任务和交际意图。

胡胜高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产生于我们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隐喻话语的使用是交际者为了选择不直接解释自己思想的话语的结果[4]。在交际中的一方为说话人,一方为听话人,假如说话人使用了“隐喻”,作为听话人如何正确解码此“隐喻”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背后的意图呢?例如,在做客吃饭时向主人表示“That’s the best dinner I have ever had”(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饭了), 在交际层面,这句话的含义绝不仅限于向主人表达他做饭技艺高超,它真正要完成的交际意图是表达一种恭维,从而建立或保持说话者想要的某种社会关系。由此再来反观上例“You are an apple in my eyes”,这段话中的隐喻手法很容易被识别,“You”被看作是“apple”,从字面上看,这两个词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理解,就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apple of one’s eye”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里:诗篇17:8:“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 hide me under the shadow of thy wings”。因此,西方人把“苹果”视为一种非常吉祥的水果,那么,“apple of one’s eye”就是指“珍爱的人或物”。此时,作为目标域和源域就构成了特定语境之下的“隐喻”关系。“特定语境”至关重要,比如,如果说话方很喜欢苹果,很显然,这句话的意图就是表达了对方的喜爱。反之,如果说话方非常讨厌苹果,或者说话方明明知道听话者很讨厌苹果,那么这句话的真正交际意图就是相反的。因此,隐喻在语用学的视域下,确实可以帮助交际双方传递包括字面意义以及字面意义以外的信息,其使用也取决于使用者的说话方式和习惯等。

由此,“隐喻”在语篇理解中,涉及的不仅是认知语用学领域,还包括交际过程中的“特定语境”。一方面,隐喻需要认知机制的运作,在交际过程中,语义必定会在新的语域中重新语境化;另一方面,要达到交际目标、实现交际意图,隐喻还要依靠主体内和主体间的协商。对这种本体和喻体认知的心智活动,对言语的隐喻研究有必要引入语用学理论支撑。[6]

二、关联理论与隐喻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一种受关联原则支配的示意——推理交际,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存于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由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组成。[7]69没有了“四项准则”的困扰,不再纠结于“合作与违反”矛盾,关联理论使传统的语用学有了实质意义上新的理论框架建构的进步。

在关联理论中,强调心理上的认知问题,不仅是社会上的认知,还有情感上的认知。在心理认知基础上,用演绎法、推理法来获取最佳关联,这里的最佳关联就是操纵交际的那条不可忽略的 “纲”。[8]另外,话语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交际者推理与演绎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

所谓的语境效果是指新旧信息因相互发生作用,从而产生了新的语境意义。换句话说,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旧有的认知语境在新的认知语境影响中发生了改变,从而有了新的可以理解言语的认知语境。

例如在一次Jane的生日聚会后:

A: Do you think Jane’s birthday party is so boring?

B: I haven’t seen Jane for ages.

在这次交际对话中,说话者是根据自己的假设来为听话者设置了认知语境,但通过B的回答我们发现A设置的假设是错误的,即B也去参加了Jane的生日聚会,即便是错误的,也不会影响到交际的持续进行。听话者的回应使说话者意识到他所预设的语境可能是不正确的,他的问题对于听话者来说缺乏相关性,因此,此次交际的意图可能就是失败的。但从听话者的回应中,听话人又重新获得了一个新信息,即B之前没去参加Jane的生日聚会,而且他和Jane很久没见了。 这就是旧有的认知语境在新的认知语境影响中发生了改变,从而有了新的认知语境。新的认知语境继而可以在以后的交际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听话者B没有旧的语境 (不知道Jane开了生日聚会),因而无法对说话人A的问题作出直接正面的回答,可是从说话者A的问题中,听话者B同时也得到了新的语境信息,即Jane开了生日聚会。 按照关联理论,听话者B一样得到了认知效果。我们如何得知呢?因为B在交际过程中提到:“I haven’t seen Jane for ages.” 由此可见,在交际进行过程中,交际双方是通过不断改变预期,不断调整语境效果(但语境效果并不总在预期范围内),以便达到交际意图的。

就以上的例子还有种情况:

A: Do you think Jane’s birthday party is so boring?

B:Who is Jane?

从这种情况看出,对于听话者B来说,他并不认识Jane,更不要说参加她的聚会了。但是对于听话者B来说,因缺乏交际相关信息,因此,此对话根本无法产生任何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能反应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即在认知中,尽量以最小的认知投入赢得最大的认知效果。[8]因此,“相关”信息成为人类的焦点。存在“最佳关联”的认知,交际双方才能够解码—理解交际对方的交际言语。要想在交际中配合默契,“最佳关联”很重要。听话者将付诸努力去分析相关资源,处理与语境相关联的信息,最后得出最佳关联,完成交际意图。因此,话语解码过程就是一个心理推理过程。

隐喻在关联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符合普通语言使用形式的结果。[9]甚至,我们可以认为隐喻是对普通语言使用的一种创新,因此,交际者在交际过程当中,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能力或手段就可以完成交际任务,达到交际目的,甚至产生更好的交际效果。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建立了认知,是认知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在理解话语里的隐喻还是普通的语言,都要运用关联原则。隐喻出现在交际语言里,虽然不直接表达说话者的思想,但是听话者只要付出努力解码是能够获取语境效果的。例如,你的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很明显,这是一个含有隐喻的句子。从字面来看,“计算机”是运行非常快,又可以大量储存数据的机器。但是,用“计算机”来比喻一个人的大脑,那么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是“你太聪明了”的意思。这样的隐喻表达虽然会耗费听话者更多的努力去解码,但是却能够传递出更加生动的交际效果,听话者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语境效果。

三、隐喻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20世纪末,中国的部分语言学学者纷纷发表了一些介绍和评价国外隐喻的文章,开启了国内学者将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的大门,尤其是束定芳在2000年写成并发表的《隐喻学研究》一书,可谓是第一部从隐喻的产生、特点到运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介绍的专著,并且提出了自己关于隐喻理论的观点。2004年,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出版的《认知隐喻学》,从跨学科的角度重新认识了隐喻,而且对中外隐喻现象做了对比研究,从此拓宽了学者隐喻研究的思路。

时值三年之后,国内学者王文斌再出一力作——《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该著作围绕“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在构建与认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原则和为了达成认知而存在的运作机制,这本书为国内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当然,这只是国内学者出的一本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著作,就在这段时间,学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关于隐喻研究的著作,如《隐喻的生命》《文学隐喻研究》《隐喻研究的新视角》等,充分显示了隃喻研究由面到点的研究趋势。

四、用关联理论解读党的十九大 会议报道中的隐喻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面迈向目标社会(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所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党的十九大会议肩负着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并且进一步指导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党的十九大会议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会上,习总书记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并且将习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写入党章。此次会议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动员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理论中提出两条关联原则。 第一,认知关联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追求关联最大化。第二,交际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刺激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1]他们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社会行为。当人类无法直观地了解一件事物A时,通常情况下借助另一样事物B来了解事物A,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浅显易懂,而且还具备一些社会功能。在这其中,B为始源域,A为目标域。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本身就会有一些特征,如:始源域的结构多样;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对应关系复杂;始源域的选取对语言表达有积极影响作用等。笔者以S&W的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隐喻的这几个特征入手,研究各大新闻媒体对于党的十九大会议报道中的隐喻使用情况。

(一)始源域的结构多样

始源域的结构可以是由单个词汇构成的,如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由短语结构构成的。

1.由单个词汇构成

例1 据2017年10月20日《甘肃日报》报道:“刘昌林代表说……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之所以实现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全党掌舵。”

Lakoff和Johnson将本体称之为目标域,将喻体称之为始源域,例1构成始源域的词汇是动词——“掌舵”。掌舵的对象本该是海上航行的船只,但在该例中,新闻报道者将习近平总书记隐喻成“掌舵人”,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事业隐喻成为“海上航行”。“掌舵”是一种明示刺激,会引起读者的关注,使听话者立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凶险的波涛、暗礁”等,听话者付诸努力推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为:振兴中华的事业犹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能否平安抵达目的地,完全要依赖掌舵人的领导。习总书记在振兴民族大业的事业中,是无可替代、举足轻重的。

例2 据2017年10月18日来源于人民网的“关于十九大的关键词”报道中: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例2中,说话者(作者)将共产党隐喻成“主心骨”。始源域的结构是名词——“主心骨”,目标域是“共产党”。解读时,听话者(读者)需要付诸努力使用认知推断出共产党和“主心骨”之间构建了映射关系,因而获得了语境效果,即共产党和“主心骨”之间能够形成隐喻的共同特征:共产党和“主心骨”在精神层面都起到了支撑作用。关联理论认为,说话者(作者)的明示刺激“主心骨”为听话者(读者)理解信息提供了相应的认知环境,听话者(读者)由此而推断出了自己的语境假设:(1)因为主心骨对于人类来说,起支撑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可或缺的,因此将它称之为“主心骨”。(2)因为党的十九大会议话题非常正式、高端,使用“主心骨”让听话者觉得与民生生活非常贴近,缩减了群众对于“共产党”的距离感。有了明确的语境,听话者(读者)就能够判断自己的语境假设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再和说话者(作者)的隐喻相映射,寻找最佳关联,最终完成认知,并实现了与说话者(作者)之间的交际意图。

例3 据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例3中的隐喻较前两例要复杂一些,始源域的结构既有形容词,也有名词。“红色”在此例中作为形容词来修饰另一始源域“基因”。此例中专门使用“红色”作为修饰始源域“基因”是有特别用意的:“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共产党党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关联理论提出认知语境既包括物质语境(即通过上下文了解到的语境),又包括一段特定的历史经历构成的语境,或者是对未来的期望所构成的心理语境,或者是人类共有的知识语境。在该例中,听话人(读者)要想明确说话人(作者)的交际意图,就要根据语境,否则“红色基因”这样的隐喻,根本无法了解到其目标域。首先,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抗日战争史上有一系列具有历史性节点的事件——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在这些历史性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勇敢无畏、坚强自立、不屈不挠、坚持梦想、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历史已经过去,但精神可以传承。有了这样的特定语境,听话者(读者)就将源域“红色基因”和目标域“一系列的革命精神”构建映射。

说话人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而形成的革命精神隐喻成“红色基因”。基因和精神的共性特征都具有看不到、摸不到等非物质性,也具有传承性。军队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是非常关键的,军队是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存在的,因此,在军队建设中,除了要实施强军之策外,还要给军队注入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积淀的革命精神。说话人“基因”隐喻精神,实际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是,这种革命精神如同基因一样深深扎根于军队,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说话人用“基因”来隐喻革命精神,想要告诉听话人,革命精神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例可见,理解隐喻时,语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语篇中的隐喻理解,需要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百科知识等语境因素。离开历史背景或者不了解特定的百科知识,就无法推理隐喻想要真正传达的交际意图。

从以上例子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题材中的隐喻在始源域的选择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特别的约束,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作为始源域可以使得原本过于严肃的文体不再单调,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提高了其阅读兴趣。

2.由短语结构构成

例4 据2018年1月3日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关于“审计署武汉特派办:参观红色展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报道:……通过参观“革命理想高于天”“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等四个部分……

该例中,“红色展览”“革命理想高于天”“把纪律挺在前面”“红色家风”都是隐喻的运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创造了一段革命史,这段革命史被人们所传唱,一个“红色家风”这样的短语被选择成为始源域可以言简意赅地映射那段辉煌的革命历史,“红色”映射的是革命时期那段历史的性质以及特点,“家风”用来映射共产党人的作风做派。“理想高于天”的表达更是将隐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用此来告知读者,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革命理想是多么重要。在这个短语中,理想和天都有共同的特征:既“高”又“大”。

(二)始源域和目标域的多元化对应关系

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对应也并非是唯一的,我们很容易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到利用不同的始源域来映射同一目标域或者相同的始源域来映射不同的目标域。

例5 据2017年10月12日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喜迎十九大的报道:处于珠江流域中游的贵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群山环绕着一口巨大的银灰色“锅盖”,这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像珠江流域这块“腕表”的“表盘”,只是,这块超级“表盘”计算的不是时间,而是宇宙深处的秘密。

该例中就存在利用不同的始源域来映射同一目标域的隐喻现象。首先,说话者(作者)将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隐喻成为一个巨大的银灰色“锅盖”“表盘”。目标域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分别被隐喻成为不同的始源域,虽然始源域不同,但却具备同样的特点:圆形、银色。

除此之外,将珠江流域隐喻成为一块“腕表”。根据上下文所提供给听话者(读者)的语境以及本身具备的百科知识所提供的语境,听话者(读者)立刻可以将始源域和目标域进行映射:它们之间的共性就是形状相同。从说话者给出的这个隐喻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形状是类似锅盖和表盘的,且颜色是银灰色。其次,说话者(作者)又使用了一个隐喻:珠江流域这块腕表。经过前两个隐喻,听话者(读者)建立了一系列的认知假设:(1)珠江流域从整体上看,形状如同一块腕表;(2)这个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圆形的;(3)它的作用跟表一样。

说话者(作者)继续描述“这个‘表盘’不是用来计算时间的,而是用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的”。进而再次验证了听话人(读者)的假设“它的作用跟表一样”是错误的,同时认识到这块“表盘”是用来探索宇宙秘密的。到此,从关联理论角度理解隐喻现象完成,交际目的达到,并且使得听话者(读者)能够生动地在大脑中刻画出珠江流域的形状,望远镜的形状、位置,以及通过联想,了解到这个望远镜的功能及特点,弥补了新闻题材生硬刻板的缺陷。

(三)始源域的选择优化语言表达

隐喻之所以被人们乐此不疲地使用,是因为它可以精炼语言。[10]新闻文体一般要求文字言简意赅,因此对于语言的精炼度要求非常高。新闻作者在行文时往往会选取一些具体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始源域,用它来介绍一些抽象的事物或有时用它来映射一些新鲜事物,有时用它来映射一些已经被我们所熟知的事物。

例6 据2017年10月17日来自新华网的报道……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共推出1 500多项改革举措,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该例中,新闻作者用“四梁八柱”来映射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的重大改革项目。用“四梁八柱”这个短语来做始源域能够很轻松地给读者一个印象:一栋屋子的主要支撑框架,没有了这个支撑框架,再多的砖瓦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隐喻的使用增加新闻文体的活泼感,既能准确地表达新闻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也能够使语言精练幽默。

又如例4中的“把纪律挺在前面”中的“挺”的使用,隐喻在此的运用是非常隐蔽的,没有明显的始源域,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挺”就会发现:这个字原本指的是“笔直”“硬而直”的意思。但是纪律是一种非常抽象的物质,它是没有办法硬而直的,但是把“挺”用作动词来描述共产党人对待纪律的行为,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纪律”在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印象,那种“不能打破”“不能歪曲”“具有保护力量”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7 据2017年7月28日来源于中国网关于迎接十九大的报道:……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需要从历次定调会上时任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与当年秋天召开的党代会主题之间的关系去分析。

该例中说话者(作者)将历史隐喻为“老师”,听话者(读者)根据百科知识的语境找出和说话者(作者)相关的语境假定,明确说话者(作者)的交际意图。历史和老师之所以能够构成映射,是因为相似性,无论是历史,还是老师,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历史用事实来教育,老师用语言来教育。但凡具备一定认知能力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就理解了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通过对以上这些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隐喻的认知过程“关联”的重要作用。交际者要理解隐喻的交际功能,需要付诸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相当的语境效果。有了隐喻话语,有了认知语境,他们之间才能建立最佳关联。

五、结语

用关联理论的框架对新闻报道中“隐喻”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探讨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人文思维及其当代人的语言形式都有正面影响作用。本文收集了有关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包含了隐喻的相关报道,为关联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党的十九大会议作为2017年度最重要的历史政治性事件,各大媒体报道中隐喻丰富且极具时代特征,研究价值非常高。本文首先就认知语用学和语义学对于语言研究意义的区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为基础,用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部分语料进行分析和解读,用关于党的十九大会议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隐喻使用机制的特点以及可以完成的交际意图。在新闻文体中,运用隐喻除了可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之外,还可以起到丰富语言、活泼语体的作用。但是,本研究仅在S&P关联视域下尝试性地对隐喻现象进行研究,并没有将所分析的新闻素材进行大范围收集、整理,因此,对于新闻问题中隐喻的特点的分析也是比较有限的。笔者期待能在之后的进一步研究中,系统整理语料,更为系统地分析新闻文体中隐喻使用的特点,从而在各个角度丰富隐喻这一特有的语言形式。

[1] 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1996(4):35-39.

[2]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ritai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9.

[3] L Cameron,G Low.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4] 胡胜高.隐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学术交流,2009 (10):152-154.

[5]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6] 张巨文,蒋永久.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隐喻解读——以G7峰会报道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90-94.

[7] 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 卜杰民.关联—顺应语用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6-140.

[9] 陈朗.隐喻机制的词汇语用学述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2):32-37.

[10] 张双.禅宗会话中隐喻现象的语用学研究——以《景德传灯录》为例[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猜你喜欢
听话者隐喻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奇趣搭配
智趣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