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

2018-03-29 02:08张磊汪朝辉王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双创概念

张磊,汪朝辉,王晨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英语专业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获得了不少学生的青睐,其就业形势也较为乐观。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社会对这一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很显然,从学生时代起,“双创”能力的培养理应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1 相关理论

随着科学技术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的人才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越来越严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需要的能力无疑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双创” 能力水平已经成了高端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1]。

所谓“双创”能力,指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能力指的是在学习现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新的客观条件与不同的背景,运用个体智慧,对现存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开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持续查验并最终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创新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整个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比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概念产生的时代较晚,且历经多年才引起了全社会较为广泛的认识。所谓创业能力,指的就是运用个体的智慧,发挥个人能力,结合社会需求,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或新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双创”能力从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既要能够创造新的知识内容,又要自行创立新的企业,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双创”能力其实是要求学生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之中,在接受了优化的教学方式之后,通过独立、完整的思考去积极应对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优秀人才的整个过程的总和。

虽然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概念已经存在较长时间,但直至近年,“双创”能力的培养才逐渐形成体系。但即便如此,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双创”能力的培养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诚然,理论和基础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双创”能力的培养无疑也有着其本身的意义。如果能够系统地提高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才品质的提升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

在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数量繁多,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有所不同。而其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有着其独特的挑战和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要创造更多价值,不能只注重语言知识本身,而应当具备一定的“双创”能力。

2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冲击下,不少企业、高校与时俱进,对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

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信息为载体,针对该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传递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管理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工作智能化等新特征也陆续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出现[2]。

在现代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各行各业都无法忽视的现状。

在大背景的影响下,教育也同样需要重视信息化这一现实,做到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人才面临着大量的新要求和新的困难。要想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不能临时抱佛脚,而应当提早做准备。

那么,大学毕业生和已经步入社会的从业者们到底面临什么样的新问题呢?

首先,信息化推动了产业融合。目前,任何一家企业或工作单位,都不是单一的产品的提供者,而是综合的服务提供者,无论是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新兴的服务业,都是如此。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任何工作者都应同时具备多项能力。

其次,信息资源全球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等时代特点要求工作者们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工作效率不够,很快就会被时代的洪流甩在后面,被高效企业取代。

3 “双创”能力培养现状

3.1 针对各高校“双创”能力培养现状的资料获取和分析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意识到了培养“双创”能力的重要性,并已设立了相应的教学体系,为学生们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如针对会计学专业的持续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常识性课堂教学模式等。不过,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体系尚未完整建立,多数高校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到位[3]。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现状,我们走访了多所高校,并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我们以交谈和调查问卷为主要形式,对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走访,最终得到以下资料。

首先,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双创”能力的概念不了解,外国语学院或英语专业的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较为有限。个别教师虽然有一定了解,并也有意愿在教学体系中加入相关内容,但迫于整体教学形势和教学大纲及硬件条件所限,“双创” 能力培养教育展开十分困难,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其次,在获知“双创”能力这一概念之后,受访者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在所有接受采访的个体当中,表示愿意对“双创”能力进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仅占总人数的21%。而表示愿意维持现有的教育方式和并未表态的,很明显占了大多数。个别受访者甚至认为,语言文字与理工科学习不同,不需要创新更不需要创业。这说明,我国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对于“双创”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新挑战、新问题的理解也有待提升。

3.2 目前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通过以上资料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信息化背景下,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还面临的一定的问题和阻碍。这些问题和阻碍的形成,也同样有着其自身的原因。

对“双创”能力概念的了解匮乏这一现象,源自相应宣传力度的不足。任何改革都要以对某个理念的理解为起始点。如果连最基本的概念理解都不具备,相应的发展和教学体系的设立也无从谈起。

将各个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自身的要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们虽然愿意投身社会建设,但对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能够创造多少价值仍没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能够进一步挖掘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创造的主动性,他们对“双创”能力的提升必然会自主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4 如何有效地推行“双创”能力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全面综合的方法,将其逐个解决。

第一,针对教育者和学习者对“双创”能力概念了解匮乏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口口相传、网络、纸媒、教材等方式和途径将概念推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概念,将培养“双创”能力的意义传递给更多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

第二,针对对待“双创”能力培养的积极态度的树立方面,我们建议进一步推广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并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予以督促和提升,帮助大学生们意识到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通过“双创”能力的提升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此外,对于已经树立“双创”能力培养意识的教育者,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从硬件方面创造条件。二是增强素质教育,培养英语与其他技能合一的综合型人才。三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多领域文化知识和多种类型工作环境的机会,让学生乐于提升。给学生们更广阔的平台,创设模拟现实的情境,引导英语专业的学生们挖掘自身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双创”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培养高端人才,“双创”能力的系统培养必不可少。而想要达到更好的“双创”能力培养效果,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双创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双新双创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