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调查

2018-03-29 02:08段贵珠杜其峰杨芹张彤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会计学学分会计人员

段贵珠,杜其峰,杨芹,张彤

(邯郸广播电大学,河北邯郸056300)

1 现行课程体系及其弊端

从2016年以来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七大模块、24 门课程左右,共计76 学分。以2018年为例,七大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10 学分),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课(27 学分),有基础会计,经济数学基础等;通识课个人理财2 学分;综合实践会计核算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8 学分;公共英语课3 学分;专业/职业延展课税法与税务会计5 学分; 专业核心课(21学分),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与2016年相比公共基础课中的英语,改为单独设置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课增加统计学原理和会计操作实务; 专业/职业延展课,增加了税法与税务会计,取消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知识两门课程。

从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活动方式来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灌输,轻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学生虽然取得了毕业证书,但在很大程度上没能成为适应会计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程设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2.1 用人单位的划定

我们于2018年3月发放了120 份调查问卷,用以调查邯郸市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招聘条件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收回有效问卷100 份。从总体上来看,参与该次调查的企业中,按类别看,私营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个体户等非公有制企业占比超过70%;按规模看,小微企业占65%,大型企业占比12%,中型企业占比23%。

该次调查问卷是以非公有制企业及小微企业为主的。具体来看,该次调查的企业中,由该单位内部处理财务问题的占比82%,由第三方代理处理的占比8%,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处理财务问题的占比15%。在会计人员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方面多数参与调查的企业表示不做硬性限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7.6 万家,比2016年末增加6155 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7.5%。其中,中型企业5.3 万家,占中小企业的14.1%;小型企业32.3 万家,占中小企业的85.9%[1]。

从我们的调查和我国企业个数统计来看,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当面向中小微企业,应当根据当地中小微企业需求和用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供给测改革。

2.2 课程观与单位用人观之间的矛盾

从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规则来看,其主要是课程式知识的课程观,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一般情况下,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学生按期毕业率为65%左右,但同时取得初级会计师的微乎其微。

在我们对企业学历要求与职业资格方面的调查中,45%以上的企业认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高职、大专及以上学历,多数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有要求;近半数企业要求招聘的会计人员至少具有会计初级职称,54%的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把专业胜任排在了第一位,83%的企业对财务处理能力和会计从业年限有要求,强调的是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可以说,企业需要的是重视实际工作技能培养的课程。

因此,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课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活动课程。

2.3 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成人职业教育的特点

会计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目前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学生多数是参加了工作的成年人,其中,有近1/3 的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其学习动机在于不断充实、提升自己,谋求更高的岗位和薪资。2/3 学生从事其他工作,缺乏会计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从业经验,他们中有很多人有转岗择业从事会计工作的想法。可以说,他们带着实际的职业需要,希望能够学以致用,练就适应新职业的实操本领。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现行的24 门课程中,只有会计操作实务(2 学分)、会计核算模拟实验(5 学分)、社会实践(3 学分)合计三门课、10 学分实践课程,占整个76 学分和全部1 368 课时的13.16%。比2014年8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三稿) 规定的“实践教学学分应大于总学分的20%”低了6.84%,也明显低于普通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标准。此外,在征求企业关于该校应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培训时,大多数的企业填写了与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以及纳税、财务软件使用相关的内容。

可见,开放教育课程设置应在体现成人职业教育的特点上下功夫,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压缩理论教学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2.4 课程的实施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互联网和各种终端自学为主,辅之少量的面授辅导和网上答疑。由校内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模拟实验和社会调查会使学生会计处理能力得到一些训练也仅仅是皮毛而已。这与多数学生希望能够无缝对接到工作有较大距离。可以说,现行的教学活动的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评价和支持,与做中学、做中教这一职业教育规则相悖。由此带来的学习困难和成就感缺失,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也难以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

因此,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应当对现有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改革,处理好教学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会计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2.5 职业道德教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职业,遵守职业道德尤为重要。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虽然设置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但缺乏警示教育和自我职业修养的养成。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83%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有70%以上的企业将工作责任心强、有敬业精神以及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排在了实习生要求的前三项。这与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要在基本道德修养上将学生设定为“潜在的会计人员”,通过典型人物、事件,使学生理解“德”的内涵,领会“德”的要求,履行“德”的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

2.6 课程设置与企业够用、实用之间有区别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在借鉴普通高校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课程设置比较“高大上”,一些课程比较难学,但实用价值不高。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多数参与调查的企业认为课程设置应当够用、实用,起码应包括《财务会计》《纳税基础与实务》《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课程内容,其中《财务会计》以72%的比例(超出其他课程近20%)位列第一位。而《英语》和《统计学》课程则被认为是次要的,仅占4%和1%。

在征求企业关于该校应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那些方面的培训时,大多数的企业填写了“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纳税、财务软件使用等相关的内容。有30%的企业填写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有20%的企业将两者都填在问卷上。愿意接受该校实习生的企业约占参与调查企业的一半。此外,企业对沟通协调能力、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政策解读能力要求占到了45%,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些能力上也和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3 调查结论

从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已经不能有效地对接社会需求,不能较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用人标准。改革才有出路。我们应当对现行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进一步推行学徒制试点教学的范围,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的课程体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才有可能解决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会计学学分会计人员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学分美食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