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2018-04-03 19:37罗丽娟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学者分配

罗丽娟

一、共享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基础及意义

学者们一致认为共享发展的提出是基于新阶段我国现实问题。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大量贫困人口有待扶贫脱贫、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提出共享发展的背景。如,有学者认为虽然我国贫困人数在大幅减少,但沿海与内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如何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加人民的获得感成为了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所急需解决的问题①。再如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具有科学的现实指向性,即: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差距过大、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困局;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如何激发改革发展新活力的新挑战②。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补齐短板的需要,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的必然要求等③。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系列与发展相伴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渐趋紧张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正是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客观存在,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和根本原因。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问题已与社会主义本质相悖,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来激发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良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我国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共享发展的提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的基础。如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实践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出现的问题是其提出的实践基础;制度方面,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保障。④也有学者从理论高度提出了相同观点,认为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共享发展的必要条件⑤。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价值追求的一脉相承,适应新阶段发展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共享发展的物质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共享发展具有内生关系,为共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共享发展在当前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关于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意义,学者们一致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如,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和丰富,明确了中国道路未来探索的实践方向⑥。有学者认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是增强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增进人民团结的必要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⑦。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不仅是当代发展伦理的“中国表达”,更是为当代中国破解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发展的“价值基因”⑧。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在当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可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破解发展难题,是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二、共享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层次

1.共享发展的内涵

关于共享发展的内涵,在党的文件中已经进行了权威的界定。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指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共享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共享发展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共享发展内涵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大方面进行阐释,进一步明确了共享的主体 、共享的内容、共享的条件以及共享的实现等。

这些权威表述集中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享发展本质内涵的理解。如,有学者认为共享的主体是不分年龄、地域、性别、信仰的全体城乡居民,共享对象既包括狭义的发展成果,也包括广义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共享的前提是发展,共享的机制需要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共享的结果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⑨。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的逻辑脉络可以从历史、当代和将来三个维度来理解,即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倒逼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⑩。

另外,学者们基于宏观视角从分配公平、扶贫脱贫、改善民生等问题上阐释共享发展的重要内涵。如有学者认为,新常态下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强化政府推进分配公平的功能是共享发展要重点解决的问题⑪。有学者分析得出扶贫脱贫是共享发展的核心要义的观点⑫。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既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民生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推进共享发展,用共享发展破解民生发展难题⑬。有学者提出共享发展的重点是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⑭。还有学者具体分析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导向,认为共享发展准确把握民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化和凸显了发展的民生导向,契合了民生改善的现实诉求,同时也提出了民生改善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路径⑮。从以上讨论可知,学者们将共享发展作为了一种模式,认为共享发展回答了关于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认为,新的发展理念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⑯。

2.关于“共享”与“发展”的关系

对于共享发展的内涵,有学者重点对共享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共享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要全面把握与理解。如,有学者提出发展的目标是共享,共享的基础是发展,既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盲目提高共享水平,也不能在发展水平取得提升的情况下而没有相应提高共享水平。要实现共享发展,就需要找到共享与发展的“结合点”⑰。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是以共享为发展的条件,而不单纯是作为发展的结果;共享发展有别于单纯发展成果的共享,而是将共享融于发展过程之中,以共享促进发展⑱。也有学者阐述了共享与共建的关系,认为共享同共建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建是共享的基础,而共享是共建的动力,其实质仍然是共享与发展的关系⑲。共享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讨论是关于如何发展的理性思考,既有利于我国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也使我国的发展充满了对每一个人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充分平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3.关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系

一些学者对“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一致认同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对二者的关系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高阶形态。如,有学者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社会制度建设与设计、解决矛盾的类型与方式、人际关系的建构、目标实现路线图的清晰度等方面比“共同富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都体现了“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高阶形态⑳。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有助于增强“共同富裕”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如,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从人主体方面构建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良性建构,主张通过共享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发展转型,使共同富裕在人主体方面的实现和建构既具有物质(生产力)层面上的获得感,又具有精神 (生产关系)层面上的满足感㉑。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时空跨度有所不同。如,有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目标,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更为富裕层次的生活状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阶段,共同富裕难以完全实现。共享发展的时空跨度比较大,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或比较高的阶段都可以实现,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享发展的实现手段不同,实现内容不同,实现层次不同㉒。

4.共享发展的特征和层次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共享发展的特征。

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具有差异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面性,其差异性要求应避免将共享发展等同于平均主义;其实践性要求应避免将共享发展等同于坐享其成;其渐进性要求应避免将共享发展等同于即刻共享;其全面性要求应避免将共享发展等同于共同富裕㉓。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历史性、现实性、导向性、实践性、人民性、普惠性、渐进性等鲜明特征㉔。一种观点认为共享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具有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特征㉕。还有学者还强调共享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搞两极分化,不是回到原始状态的所谓共享,共享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㉖。共享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充分认识和深入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的理论蕴含和精神实质,找准共享发展的实践逻辑,推动共享发展由理念转变为现实,切实做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对于共享发展的层次性,一些学者认同共享具有层次性,但没有进行具体讨论,只有少数学者对共享的层次性进行了讨论。如,有学者将共享分为生存型共享和发展型共享两个层次,认为生存型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最基本的层次,主要是指立足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强调注重机会公平,重点扭住精准脱贫,保障人们享有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条件。发展型共享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公共制度设计和政策逻辑在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既可为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积累可持续性条件,又能够直接提升社会发展质量,推动个体与社会共同向全面发展的目标趋近,其内涵集中体现在发展条件、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的共享上。该学者认为生存型共享与发展型共享两个层次,不是彼此孤立的两个发展阶段,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于共享发展理念之中,并且发展型共享是带动生存型共享的重要方式㉗。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分为低层次的共享发展和高层次的共享发展,低层次的共享发展其基本作用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期,以低层次的共享发展为主;高层次的共享发展是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时期,以高层次的共享发展为主㉘。有学者认为共享发展既有制度层面的共享,也有管理层面的共享,我国推进共享发展,公有制企业要努力实现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两个层次的共享;非公有制企业要在管理层面的共享发展上下功夫㉙。

学者们认识到共享发展具有层次性,是对共享发展的理性思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对于共享发展的层次划分为共享发展从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提供了努力的具体方向、具体目标、实施步骤和实施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和物质实现条件

关于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学者们讨论得较少,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讨论。如有学者在讨论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时认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得到的劳动收入,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再次分配中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共享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水平,进而表现为收入分配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有两条,一是收入分配均衡,二是社会保障健全。共享发展的一级衡量标准可确定为“收入分配均衡”与“社会保障健全”。“收入分配均衡”的二级标准可确定为“分配结构合理、收入增长同步、收入差距缩小”等,“社会保障健全”的二级标准可确定为“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适度和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增强”等㉚。对于共享发展衡量标准的研究有助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对于共享发展的衡量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成果共享的衡量,还应从其它方面,如过程共享、机会共享等方面探讨其共享程度。

学者们对共享发展的物质实现条件进行了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公有资本具有高度生产性和广泛可分享性,与共享发展理念相耦合,为共享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公有资本与共享发展具有内生性,公有资本在整个公有制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换及其收益分配过程实现了资本集中、劳动修复以及消费力生产,体现出高度的生产性;公有资本范畴建构的制度性、公有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目标以及公有资本所有、分配方式则体现出公有资本广泛的分享性,公有资本的资本属性的确认和制度属性的回归实现的是共享发展关键要素之一㉛。一种观点认为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也为共享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有学者论证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促进就业和人民收入的增长等方面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共性,为共享发展从物质基础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㉜。

客观上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共享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当前,为了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还需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探索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产权组织形式,更大程度上实现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增殖。同时探索初次分配的有效机制,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从而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四、对策建议

对于如何实现共享发展,学者们讨论较多,既有从宏观层面上讨论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等来实现共享发展,也有从微观层面上讨论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首先,学者们从宏观层面上讨论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实现共享发展的原则。如有学者提出应坚持基本权利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弱势群体救助原则和依法分配原则,不断完善以教育公正、医疗公正和就业公正为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以“提低、扩中、调高”为导向的收入分配调节体系、以扶助弱势群体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加快完善与社会分配相关领域的立法和执法监督机制㉝。有学者认为应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兜底”机制、保障机制 、分享机制、动力机制㉞。有学者认为要实现共享发展,需要着重从利益共享、服务共享和机会共享三个关键维度入手,实现人民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享有;保障人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公平享有获取社会资源和利益的机会㉟。

一些学者具体讨论了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如有学者认为为了保障实现共享发展,必须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一是在基于效率由市场决定的初次分配中,坚持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切实保障机会均等,实现全民共建;二是在基于公平由政府主导的再分配中,通过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途径,加强政府的调节和纠偏力度,缩小收入差距;三是在基于道德信念以自愿为基础的第三次分配中,加强和完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充分发挥其弥补共享发展缺失的重要辅助作用㊱。有学者认为在三次分配领域中,要构建起全方位调节过大收入差距的机制;继续实施和完善系列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对特定地区、领域和人群进行有效的调节,在合理调节过大收入差距的同时,正确引导居民接纳合理的收入差距㊲。有学者认为应遵循按劳分配规律,在初次分配环节注重解决发展成果增量的分配问题,完善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度的市场评价机制和体系;在再分配环节注重解决发展成果存量的分配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㊳。有学者强调共享发展是以共享为发展的条件,而不单纯将共享作为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共享发展不是仅仅注重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事后调节,不是简单地通过再分配领域来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就注重发展的共享特征㊴。

一些学者具体讨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如有学者认为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共享性等特点和性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享发展理念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当前需要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破解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共享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㊵。

还有学者具体讨论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应架构为:建立三保合一,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覆盖全民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同时改革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并最终实现社保的全国统筹;通过政府统一补贴和个人缴费完成社保筹资;改革完善社保经办制度,坚持“社会保险社会经办”原则,依托市场化公平竞争机制,培育和完善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㊶。

其次,学者们就实现共享发展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了讨论。学者们首先区分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来讨论如何推进共享发展。对于公有制企业,有学者认为公有制企业应从构建所有制和管理层面的双重共享关系来实现共享发展。从所有制层面上,公有制企业应优先确保的是在所有制层面或制度层面上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共享关系,实现劳动成果共享和劳动过程的共享;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求机会向民营企业入股参股,放大国有资本的共享效能;发挥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在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在管理层面上,公有制企业应注重在管理机制、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使公有制企业在管理层面上实现共享㊷。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改革可以把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是改善收入分配、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但该制度还需要加以完善,如应区分用增量还是存量资产让职工持股的不同情况,鼓励支持前者,严格规范控制后者;完善职工持股结构和实现方式;规范职工持股权益等㊸。对于民营企业,有学者认为应推进其实现管理型共享。民营企业应以劳动与资本两大支点的动态均衡来创新企业的管理机制,通过员工持股、终身雇佣、最低工资增长等机制的改革创新来扩大员工在经济收入和机会权利方面的共享范围;另外,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劳动者的议价能力,提升劳动者在管理层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促进企业管理型共享关系的实现等㊹。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共享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实现,如,形成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平等的社会地位;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共享发展的共享型企业制度;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环境;合理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税率;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慈善事业等㊺。企业是经济的微观主体,为共享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共享发展是否可持续下去,决定着共享发展的层次;同时由于初次分配是在企业中实现的,企业的分配机制不但影响着企业的活力以至经济的活力,而且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因此对于共享发展的研究中,对于如何实现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内部的共享发展机制应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关于企业在共享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有学者认为企业在经营中不应该仅仅顾及股东的利益,还应该秉持共赢的理念,承担社会责任,扮演好企业公民的角色,针对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和问题,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等;积极参与本地、边远地区或定点地区的扶贫工作,结合自身业务特征为贫困人口提供培训、就业的机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教育事业等㊻。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也考虑社会效益,但对于企业在共享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最后,学者们认为公有制经济应对实现共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为消除两极分化,新常态下必须在深化改革中以多种形式壮大发展公有制经济,尤其要依靠创新等发挥国企的主导作用,通过现代绿色化等发展新集体经济,强化政府推进分配公平的功能㊼。有学者认为要坚持“国民共进”格局,做强做大公有制经济,用好并盘活国有资产,发挥国有资产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还要发挥公有制经济在民生事业建设中的导向作用㊽。有学者认为推进共享发展的基本路向是完善公有制经济的共富机制,防止过度民营化和私有化,保证资本由人民掌握,并用于为人民大众服务㊾。公有制经济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经济上的重要保障,应该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但同时也应该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注释:

① 潘格格、刘爱莲:《论共享发展理念及其时代意蕴》,《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0期。

②⑬⑱㊴㊽ 侯为民:《立足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共享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

③⑤⑭㉒㉘㉞ 赵满华:《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实现机制研究》,《经济问题》2016年第3期。

④ 张彧、陆卫明:《论共享发展理念的基础与蕴涵》,《探索》2016年第4期。

⑥ 王淑荣、许力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向》,《红旗文稿》2016年第4期。

⑦ 蒋永穆、张晓磊:《共享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

⑧ 张艳涛、张瑶:《“共享发展”: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前线》2017年第6期。

⑨㉖ 赵振华:《关于共享发展的若干问题》,《理论探索》2016年第4期。

⑩㊳㊷㊹㊾ 刘晋祎:《论共享发展的逻辑脉络、科学蕴含与推进路向》,《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4期。

⑪ 杨承训、杨承谕:《落实“五大理念”必须发挥和扩展国企优势——“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⑫ 李楠、陈晨:《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

⑮ 韩喜平、孙贺:《共享发展理念的民生价值》,《红旗文稿》2016年第2期。

⑯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1期。

⑰㉚ 褚福灵:《共享发展的内涵及衡量标准研究》,《中国社会保障》2016年第6期。

⑲ 张贤明、王丹宏:《论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三重特性》,《理论探讨》2015年第5期。

⑳ 陆自荣、张颖:《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

㉑ 韩步江:《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理念的目标指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

㉓ 罗月佳:《科学把握共享发展理念应避免的几个认识误区》,《理论导刊》2017年第7期。

㉔ 熊晓琳、王丹:《简论共享发展的十个鲜明特征》,《甘肃理论学刊》2017年第5期。

㉕ 吴勇、王聪:《论共享发展理念下PPP模式的制度建设》,《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

㉗ 孟宪生:《论共享发展的层次性及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8期。

㉙ 刘凤义、李臻:《共享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2期。

㉛ 曹睿:《共享发展阶段公有资本生产性与可分享性再认知》,《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9期。

㉜㊺ 邹升平:《非公有制经济与共享发展的逻辑共性及实现途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㉝ 赵汇、代贤萍:《共享发展与社会分配公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㉟ 于昆:《实现共享发展的三个维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㊱ 云付平:《收入分配视阈下的共享发展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㊲ 刘乐山:《共享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湖湘论坛》2017年第5期。

㊵ 梁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享发展的现实路径》,《晋阳学刊》2016年第6期。

㊶ 朱恒鹏、徐静婷:《共享发展、共同体认同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财贸经济》2016年第10期。

㊸ 郑有贵:《坚持共享发展和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5期。

㊻ 李岚:《共享发展中企业的角色转型、挑战与对策》,《领导科学》2016年第23期。

㊼ 杨承训、李怡静:《共享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学者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