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2018-04-08 10:17张家口市教育局潘晓林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心家长学校

张家口市教育局 潘晓林

期末考试后,应邀参加了学校一次特殊的家长会,不再是班主任老师讲卷子、讲问题,而是由我和一年级的家长聊聊孩子初入学的点点滴滴。说实话,我喜欢这样的家长会。记得女儿小时候去开家长会,老师和多数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我因为女儿的成绩不是那么突出,往往坐在那里不免有些小小的尴尬。那个时候,作为家长,很希望每一次家长会都是一次老师和家长共商孩子成长的研讨会。

不出预料。活动中,家长们问我最多的问题是:“老师,我家孩子怎么总是比不上别的孩子呀?他假期里需要学点什么呀……”我问:“你能告诉我孩子有哪些优点吗?”“也有一些。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学习成绩总不是那么好……”我再问:“我们能分解一下一天24小时里孩子是怎样度过的吗?”很多家长犹豫了。当一起做完时间分解表的时候,更多的家长沉默了。因为大家发现,“学习学习学习”成了孩子们生活的主旋律,他们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童年,而他们,才刚刚上一年级啊!以后的时光那么漫长……

家长说,我的初心不是这样,我真的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老实说,我的初心也不是这样啊,我真的想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但是,他考不上一所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那他走上社会以后,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是的,应该说,大家都极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没有一个家长、一位教师忽视孩子“这个人”的存在。我们忽视了孩子这个人作为儿童的存在。从家庭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我们分秒必争地规划着孩子的童年生活,却早已忘记了童年生活原本的乐声与节律,忘记了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目前,一个难言的现实摆在了教育面前:因为诸如安全等等原因,因为未来竞争的原因,因为教育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的教育价值在渐渐异化——孩子们的童年走得越来越快,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童年的快乐,就已经被拽出了童年的乐园,被塞进了上课——补课——考试的反复轮回。我们忽视孩子们的童年需求,虽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却视而不见,我们随意踏入他们的童年乐园,植入成人的法则和秩序,在无意中以爱的名义加速孩子童年成长的轨迹。如是而已,孩子们会虚胖,会有高大的身躯,会有很多所谓的“特长”,但是,缺乏了灵魂和精神。而这,恰恰是教育在当今最不该丢掉的核心。

我曾在几所学校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你喜欢学校吗?”结果令人深思:高达87%的孩子选择了“不喜欢”。一边是温情的生命关照,一边是不堪重负的逃离欲望。当孩子们的生命状态在教育中被旁落,被疏离,当孩子们的童年热情在课堂上被渐行渐远,我们不禁要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又该是什么?

这些问题敦促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我们的初心,去重新规划孩子的童年生活。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承诺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我们能做到把孩子童年应有的闲暇和快乐还给他们,让他们回到应有的节奏和速度。

童年的速度,从一个新的角度提醒我们关注童年的消逝。毕竟,当儿童发展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时,孩子们的童年就真的死了。

让我们慢点,再慢点……

写到此处,我的耳畔响起了江苏昆山葛江中学、全国优秀班主任于洁老师的话:“我本凡人,生本凡人,平凡相遇为缘,相随相伴为福,孩子,请让我与你同行。”是啊,“同行”不是一句空话。在教育的路上想与孩子同行一定要学会且走且回头。与孩子同行,需要平静与平和;与孩子同行,需要细致和细腻;与孩子同行,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让我们慢点,再慢点,不忘初心……

猜你喜欢
初心家长学校
永远的初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