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看模型
——也谈摩擦力

2018-05-09 02:52陈明忠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物块传送带木块

陈明忠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 352100)

在习题课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归纳众多题型或者物理模型,从而希望帮助学生快速解答题目.然而,实际往往并不如愿,学生常常感觉题型太多记不住,或是在考场上有限时间里找不出与老师归纳的一模一样的题型.特别对于板块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同学们更是觉得棘手.其实从摩擦力的定义入手,理解了摩擦力的本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表达式,解题也变得简单.本文从摩擦力的性质、方向、大小入手,重新认识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突破模型束缚,解答物理难题.

1.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质量为M,其上叠放木块A,质量为m,假定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A与木板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1,且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A的质量m=0.5 kg

B.木板的B的质量M=1.5 kg

C.木板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D.木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审题时,应着重思考下,图2中为何在F1=3 N时,A、B开始产生共同加速度?F2=9 N时,A、B的加速度开始出现不同?

分类讨论:

当0

当3 N

F-μ2(M+m)g=(M+m)a①

当F>9 N时,木板B的加速度aB可以随F的变大而变大,但是因A受到的摩擦力fBA不能随F变大而无限变大,故当fB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A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导致A、B的加速度从相同变成不同,从而分道扬镳,A、B发生相对滑动.对A、B分别隔离分析,其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对A:μ1mg=maA③ 得aA=μ1g④

对B:F-μ2(M+m)g-μ1mg=MaB⑤

在a-F图像中,由图像知,

得μ1=0.4M= 1kg,m=1.5kg.当F=3N时,a=0.

2.一长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A轻放到木板B上,以后木板B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7所示.已知物块A与木板B的质量均为m,假定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A与木板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A与木板B间,木板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μ2

(2)木板B至少多长,才可以保证物块A不掉落木板

(3)从t=0到木块A与木板B均停止运动时,物块A相对木板B的位移大小.

结合木板B的v-t图像,用隔离法对木板B和木块A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8所示,知0-0.5s内,木板B做v0=5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木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9所示.

对木板B:

本题重点、难点在于分析0.5s之后,木板B、木块A能否一起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结果取决于μ1、μ2的大小.

对木块A:aA2=-μ1g=-2m/s2⑨

3.如图10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运行,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质量m=0.5 kg的物体,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若传送带上端A到底端B的长度L=16 m,则物体从A到B的时间t为多少?(g=10 m/s2,sin37°=0.6,cos37°=0.8)

传送带模型与板块模型类似,往往也存在多种可能结论的判定,其决定因素众多,包括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斜面的倾角、滑块和传送带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其实决定解题关键点就是对摩擦力性质、方向、大小及其突变的分析.

本题未点明传送带运动方向,故而先分类讨论.

当传送带以v0=10 m/s顺时针运行时,物块的初速度为0,相对传送带斜向上运动,故而传送带给物块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图11所示.mgsinθ+μmgcosθ=ma1.

得a1=gsinθ+μgcosθ=10 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当t1=1 s,物块的速度v1=10 m/s,与传送带共速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性质、方向、大小是解题关键点.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进行突破.假设此时没有摩擦力,则物块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加速度为a=gsinθ=6 m/s2,下一时刻物块将会相对传送带运动,故而假设不成立.物块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那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呢?因为μ=0.5,θ=37°,mgsinθ>μmgcosθ,所以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μmgcosθ,方向沿传送带向上:mgsinθ-μmgcosθ=ma2

a2=gsinθ-μgcosθ=2m/s2

S2=L-S1=11m

物块从A运动到B所需总时间为t=t1+t2=2s

当传送带以v0=10 m/s逆时针运行时,物块的初速度为0,相对传送带斜向下运动,故而传送带给物块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如图12所示.

mgsinθ-μmgcosθ=ma3

得a3=gsinθ-μgcosθ=2 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物块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为t′=4 s

从上述题目中可以看出,解答题目的关键更多的在于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摩擦力性质、方向、大小,然后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而摩擦力难以一眼判定,更多的在于当木块与木板或者木块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一旦突破,基本可以顺利解答题目.

参考文献:

[1]冯杰.中学物理课程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物块传送带木块
浅探传送带模型的分析策略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传送带模型中摩擦力的判断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剖析
粗糙水平面上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力与运动的“较量”